针对人力外包行业,很多企业都是上游拿到项目之后,而后开始从培训机构拿人,培训机构出来的人才往往有不少是没有办法满足用人单位的用工需求的。所以这个行业的中间环节外包公司,开始包装简历,一年包装成三年。所以人员摸底成为用人单位对人才考核的重大难题。所以在考核程序员综合技术水平的时候就不能单纯地看简历了,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几个维度
另外小编也在其它渠道找到一些关于面试的内容:
培训机构除了提供技术培训,往往还提供简历编写指导、面试指导。很多潜移默化的东西,我们很难甄别。但培训机构包装的简历,存在千遍一律的特征。
1、年龄较小却具备高级文凭
年龄较小却具备高级文凭,这个或许不能作为一项标准,但是大部分的应聘者,均符合传统文凭的市场情况。个别技术爱好者可能通过自考获得文凭,这种情况需提供独有的技术亮点。
2、年龄较大却几乎不具备技术经验
年龄较大却几乎不具备技术经验,相对前一点,这个问题就比较严重了。大家都知道,一个正常的人,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互联 技术也包括其内。如果一个人年龄较大不具备技术经验,那么只有两种情况:1、中途转行(通过培训、自学等方式强行入行)。2、由于能力问题,已有的经验不敢写入简历中(能力与经验/薪资不符)。
3、项目经验多为Crm系统、商城、XX管理系统、调查问卷系统、课堂考试系统等
项目经验,这一项用来评估应聘者的水平太合适不过了。随着互联 的发展迭代,每一年都会出来很多创新型的互联 公司和新兴行业。笔者最近发布的招聘需求里面。CRM系统、商城、XX管理系统、问卷系统、课堂系统占了90%的份额。试问现在2019年,内部管理系统这么火爆么。言归正传,我们对于简历的评估,应当多考虑“确有其事”的项目。比如说该人员当时就职于XX公司,该公司当时的背景下确实研发了该项目(外包除外)。
4、项目的背景不符合互联 发展背景
项目背景,每年的市场走向不同,从早些年的电商、彩票风波,到后来的O2O、夺宝、直播、新零售。每个系列的产品的出现,都符合市场的定义。如果简历中出现18年、19年才刚立项做彩票(15年政府禁止互联 彩票)、O2O、商城、夺宝(17年初禁止夺宝类产品)、直播等产品。显然是非常不符合市场需求的。这种情况下需考虑具体情况是否存在理解空间。
5、不同工作经验下多个项目技术架构或项目结构一致,缺乏新意。
一般情况而言,不同的公司技术栈不同,甚至产品的走向和模式完全不同。故此,当一个应聘者多家公司的多个项目中写到的技术千遍一律,业务流程异曲同工。看似整洁,实则更加缺乏说服力。
6、技术过于新颖,对旧技术却只字不提。
技术过于新颖,根据互联 技术发展的走向来看,我们在不断向新型技术靠拢。但是任何企业作为资历深厚的CTO、架构师来说。往往会选择更稳定、更成熟、学习成本更低的已有技术。对新技术的追求不会过于明显。而培训机构则是“哪项技术火我们就教哪项”。故此,出现了很多走入互联 行业的新人对旧技术一窍不通。甚至很多技术都没听过。
7、工作经验较丰富,但从事的工作较低级。
工作经验比较丰富,从事的工作比较低级,这里存在很大的问题,要么就是原公司没法提供合理的舞台给该人员更好的发展空间,要么就是该人员能力不够,没法完成更高级的工作。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该人员包装过多的经验导致简历中不和谐。这种情况需要评估公司规模和背景。
8、公司背景跨省跨市
可能很多用人单位和鄙人一样,最近接受到的简历,90%为跨市跳槽的人员。其中武汉占了60%以上。均为武汉XX 络科技有限公司。公司规模均小于50人。也有厦门、宁波、南京等等。这个问题笔者就不提了,大家都懂的。跨地区跳槽不好查证。
9、缺少业余热情与技术的证明。
有些眼高手低的技术员,做了几个管理系统。用到的技术却是各种分布式、集群、高并发、大数据、消息队列、搜索引擎、镜像容器、多数据库、数据中心等等。期望的薪资也高于行业标准。一个对技术很热情的人,业余时间肯定在技术方面花费过不少时间。那么可以从该人员的博客、git地址入手。甚至可以通过手机 、邮箱、昵称、马甲。去搜索引擎进行搜集,核实该人员是否在论坛、贴吧、开源组织有过技术背景。
其实根本原因并不是简历包装,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培训机构,培训机构对人员的培养不达标,只是教一些增删改查的基本功能,包括对接接口这些模块,很多培训机构都很少去涉足。所以很多程序员从培训机构出来之后都是拿好培训机构给出的面试题开始背。但是背出来的面试题只是表面,面试官一旦问一些原理性问题,很多学员都是答不上来。导致面试失败。
其实培训机构只是收了学费,教了基础知识,因为在培训期间都是一些微服务,所以都是需要不断的接触到新的项目,做为程序员能力才能不断的提升。培训机构有待国家整顿,不能单纯地为了收钱而去培训学员,小编认为要从程序员的职业规划做为最终的一个点,培训机构和外包公司要有机的结合起来,进行更加深入的合作,才能在技能和职业规划上双方面做好结合。对于程序员和用人单位都是好事情!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