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业软件发展历程及政策分析
我国工业软件行业起步时间与国外几乎同步,都是在20世纪八十年代,1986年,工业软件发展进入国家“863”计划;1996年,中国成功研制出首个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熊猫系统,国内工业软件处于萌芽阶段。90年代后期,国内工业软件受到国外软件巨头入侵,工业软件市场竞争激烈,本土企业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竞争力,企业纷纷倒闭,剩下的企业成为国外巨头代理商或二次开发商,国内工业软件市场彻底被国外企业占据。2015年以后,国家开始重视工业软件的发展,工业软件相关政策密集出台,但我国工业软件仍处于起步阶段,国产化率较低,其中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国产化率最低,国内厂商市场份额仅5%左右。而且多数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仅应用于工业机理简单、系统功能单一、行业复杂度低的领域。2020年以来,国内工业软件受到国外技术封锁后,国内企业加快研发进度,国产化提高,国内工业软件行业迎来新发展期。
中国工业软件行业发展历程
随着国内对工业软件行业发展的重视,近年来出台了很多政策。
2006-2021年中国工业软件行业发展重点政策一览表
未来短期内(3~5年),工业软件相关的重点政策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 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工业互联 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及各省工业软件支持政策。”十四五”期间,我国主要省份也提出了工业软件行业的具体目标。上海、江苏和甘肃对工业软件企业做出了详细的规划,上海主要目标为培育引进200家以上的工业软件企业、江苏的目标为到2023年打造3个国产工业软件龙头企业、甘肃的目标为培育1-2个工业互联 创新中心。江苏、内蒙古、甘肃、安徽对工业APP提出了具体目标。除此以外,上海和江苏对工业软件规模做出了相应规划。
二、工业软件市场规模及预测分析
我国工业软件市场增长迅速,2021年市场规模已达到2414亿元,同比增长22.23%。随着中国“十四五”期间加大工业转型升级力度,并大力发展高端、智能装备产业,工业软件市场进一步增长,对本土工业软件产业发展也起到极大的刺激性作用。
2011-2021年中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情况
应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工业设计研发信息化、生产装备数字化、生产过程智能化和经营管理 络化水平迅速提高。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一批新兴产业。科技咨询、工业设计、现代物流、软件服务、信息发布、创意产业等工业服务业蓬勃兴起,促进了工业的优化升级。 络文化、动漫游戏、休闲娱乐、数字家庭、 络 区、无线城市等电子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进一步改变了生活方式,扩展了消费需求,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电信 、互联 、广播 "三 融合"的推进为信息化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
工业软件的用户主要是钢铁、汽车、机械、军工、电子、化工等大型企业。在国家“两化”融合的积极政策推动下,中国软件产业近十年来的发展势头非常强劲。而中国的工业设计软件业,在装备、汽车、电子电器、航空航天等行业也迎来了极大的市场空间。
工业软件的细分产品主要是企业资源管理(ERP)、生命周期管理(PLM)、制造执行(MES)、数据采集与监控(SCADA)、其他产品。
2021年中国工业软件行业细分产品市场格局
自2015年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以来,工业互联 和工业软件的相关扶持政策不断推出。我国也对2022年和2025年工业发展均提出了量化目标,例如到2022年,智能制造装备销售收入实现4万亿元,制造业重点领域企业数字化研发突破70%等。未来,中国工业软件将从技术、产品、商业模式和生态进行突破。在各种政策及需求等因素推动下短期2025年中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将达到4022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13.61%;中期2030年中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将达到8000亿元;长期2050年国内工业软件市场规模将18800亿元。
中国工业软件短期、中期、长期市场规模预测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