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T骨密度测量体模软件系统检测法骨密度测量的质量控制及重要性
卄密度测量是由不同厂家生产的不同仪器进行的,不管 多么稍密的仪器,都必然有一定的测量误差,为减少这些误 差,保证测置结采的可靠性和一致性,骨密度测撤中必须有 严格的质置控龋(〇a^6在此基础上迸行骨质疏松的流 调、诊断、疗效评价、药物试验和实验研究等.方能保证资料 的客现和真实。
一、骨密度测最的误差
1. 系统误趋:又称准确度或准确度误差(accuracy error), 指的是仪器的骨密度测董值反映与真值的一致程度~,应首 先校正。在测量干骨的骨密度后,600^024 h烧灰称最可代 表真值,也有人用合金铝(k? )或K2HPO?溶于水里的浓 度代表真值,近年則在一种能代替软组织密度的费料内加人 —定量的羟磷灰石作骨体模,其中羟磷灰石的置代表真 值W。目前羟磷灰石体棋有欧洲R椎体換.Hologic的》椎、 髋和前臂体棋,我们自己也做成了 QCT羟磷灰石体模。校正 时连续测体棋丨0次,以测董值和真值,求回归方程校正误差 或仪器之间进行交叉校正误差。据 导,该种误差 不到3个月监控不作校正的回归方程
2. ?机误差:与稍确度关系密切,又叫精确度、精密度、 精度或精确度识差(Precision error),是对同一个毋体棋或被 测人的某一个部位在相同仪器、相同条件下重复测置后求变 异系数(CV=标准差+平均值.或称相对稍确度误差)和标 准盏(绝对稍确度误差);多用短期精确度误差(连续测五 日),一般短期稍确度误差为丨-2%,也有用长期稍确度误 差1卜,】。
fi ? SD
户基线
fi*SD
0日 90日
监测曰数
图1 Sbewhft囝(纵向A量控_用〉
理想的精确度质控扫描应每日对体模进行I次,第1次
应连续测置体模的骨密度25次的均值为基线,然后作she- whait图(图1)观察,》hCwhart图是监测仪器纵向重复稳定性 的工具是均值(基线)、SD是标准差。
Shcwhart法則见表I。
表1 Shewhait法則
标定界
率(》)定羿
①1个鮰置点偏离基线>3个 SD
①一个《量点偽离基线>1.5%
②连缕3个点中的2点偏离
②连续2测量值偏离基线>
基线>2SD
1.0%
③连续5个点中的4点供离
③连续4次獼童值儀离基线>
基线> 1SD
0.5%
④连续9个点偏于募线的一
④连续丨0个测置值偏离基线一
侧
⑤连续2次之间M量值差>2%
遇到上述偏离Shcwhart法則现象,应立即连续5- 10次 扫描,差异不超过1SD还可以接受,可以臧少或*免假警 , 否則应由生产厂家处理。笔者对一个DXA仪器作一个月的 观察,发现有不连续的两个点偏离基线3个标准差以上,超 出Shewhait法則可以接受的水平,不到1个月换1个零件;如 果服药丨年仅有2.0%骨密度上升,則骨密度升高可能被稍 度误差淹没而看不出来。
观察仪器的稍确度误差,用体棋监测(而不是活的人 骨);观察仪器和测量搡作的稍_度误差,則应用不同骨密度 的生活人群作试验(表3);应用体模有4类(表2),理想的人 体骨模型具有4个特性:①代表骨矿成分②骨矿含置恒定 有线性梯度③对射线吸收系败同于骨矿④可长期保存。
表2 4种人工骨体棋各具有的特性
4神体供
理想的应具有特性
羟磷灰石
人干骨
合金钼
(Uo.)
K2HP〇4
溶液
代表骨矿成分
>/
(不)
(不)
骨量恒定.有线性株度
<有限)
>/
S/
射线的*收系败(;!>同 于骨
>/
>/
(接近>
近)
可长期保存
S/
<烧揮)
V
(产气泡)
注:以轻磷灰石体模最优趙
366
中B骨质疏松杂志2002年丨I月第8#第4期 Chin J Oileopocw.Nomnbcr 2002,Vol 8,No.4
表3骨体模与活体骨精度试聆的差异
误茇种类
羟磷灰石体模
活人体骨
DXA仪器梢度误塞
有
有(相同)
被A体引起误差
微
有
①几何形状误*
微
有
②休位的误差
无(微)
有
3. 软ffl织误*(置和成分〉
4. 骨外附加密度影响(软a织
无
有
?化.食入离密度钧庾,衣物上离
无
有
密度钧>
⑤增齡谋萑
无
有(BMD?和 退变的影电〉
注:活体作糟*试裣.误差大于体模.测置活体可以《察操作误 差
1. 搡作误差:是骨密度测量者,在搡作准备、体位设置和 扫描分析过程中出现的误差,并且融合在系统误盖和a机误 差中,通过培训可以减少到最小
1) 准备工作误差①体内、体表及衣物的?密度物质, 放射性物质的影响.骨畸形、增生和减少的影响。②尽可能 给被测最者盖上床单,移开衣K测置。
2〉体位放置的误差①腰椎轴线倾斜、僱移.人为侧 考。②髖部测置中股内旋角不准、不稳定,股轴线设置不标 准。③前臂测ft放置不标准化。④测童应为非优势侧(有 道优势侧的BMD离⑤测量过程中未制动。
3)扫描分析误趋①腰椎分析图的分椎线和边缘线不 准,有明M硬化、埔生应改?股开颈。②所测腰椎序列错误。 笔者对50例靑年女性统计,下移一个椎骨平均BMD增高 6%。③股#颈轴线放置不标准.股骨颈RO丨位置不稳定或/ 和坐骨相重。
二、骨密度测置中存在的QC问題
目前骨密度测量方法多种(SPA、SXA、DXA、QCT、<?US* X射线片).都存在质控问埋,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在DXA方 法,是因为笔者统计了半年主要杂志的关于骨密度测置与流 调文章25?,0从占约50%,5?人占24%。其他4种方法很 少,再則当研究骨密度测童存在的误差时.DXA出现的问题 较QCT测量的更多[42;因此M内首先应当建立DXA的多中 心正常参考值和诊断标准,质置控tt(QO必须进行。QC对 骨?疏松的研究可多方面发生影响,以下仅从测*骨密度的 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操作误差方面举例说明QC的重要性。
1) 药物临床试较测置搡作中的QC:半年期间笔者对46 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测置两次毋密度,BMD的变化> =t
者,腰椎有7例,股骨颈15例,经分析,部分与簡量误差有 关,由不同因索引起(见表4)。
2) DXA的准碗度误差
①Pcanon用欧洲腰椎体模(ESP)监测27台欧州的DXA 仪器的准碥度U、ESP体模分大、中、小3个椎体,骨密度分别 为 1.5 g/cra1,1.0 g/cm1 和 0.5 g/cm其监结果如表 5。Ho- logic仪器大、中、小3种体模的测*值都小于真值6- 17.4%,Norland仪器大、中、小3种体模测量值都小于真值
5.4-丨6%,Lunar仪器的中、小体模测置值大于真值.8-9%. 大体模小于真值0.7%。
表4不同因素引起测童误差
问題类fi
发生数置(%)
PA腰椎分榷线?昇
8 例<17>
两次边缘线羞异
16 拥(35)
胶骨两次内族程度不R
8 例(17>
股骨丨放置不同
3 例(6.5)
股骨* R0丨区内含有坐骨绾节
1例⑵
表S Pcaraon用欧州腰推体模监测27 台DXA仪的准确度误疸
ESP腰榷体模 (真值>
(g/cm1)
测置值
Hologic
Lanar
Hi
xUnd
与 ESP% M
差*
M
与 ESP%
M
与 ESP*
离1.5
1.24 < 17.4
1.49
<0.7
1.42
<5.4
中1.0
0.9 <10
1.09
>9.0
0.91
<9.0
低0.5
0.47 <6
0.54
>8.0
0.42
<16.0
②笔者用股骨中段作4台Lunar DXA仪器的准碗度试 验:取股#中段干骨(长7 cn〇,置于丨5 cm深水浴中,分別用 4台DXA仪测量后,600^24 h烧灰称灰重计算BMD值并与 测量诅比较,4台两量值分别大于灰*值5.8~丨0.8%。Mori- ta也 导同一厂家生产的同S 仪器测置的结果有差异%。
3) 不同地区峰值骨量的差异难免有QC问?(表6)
表6几个医院非质控的峰值毋量的差异
衬料来猓
男
女
n
M
SO
n
M
SD
301医院
47
1.213
0.148
53
1.153
0.132
北京协和£院
28
1.180
0.140
38
1.202
0.140171
上簿华东医陕
30
1.032
0.16S
29
1.004
0.107
华西K大跗四院
60
1.076
0.114
38
1.106
0.113⑷
S内不同的地区的4家医R的峰值骨量的均值.男女间 的差异最高达17.5%和丨9.7%,根据IWm和§内的准确 度试铨的误差,可齙完全或部份由仪器测量误差引起。坍女 的峰值背置的SD差异最高达45%和31%,用其-2.5SD的 诊断界值。流调的患病率.发病率差异甚大,有待QC下作研 究处理。
(4>梢确度误差对科研的影啗
方氏 导稍碥度控铀后试验样本可减少6.3 – 74.4务。当骨密度仪的梢确度为丨%时,一个病人前后两次 的骨密度测量值变化> ±2.8%方有临床意义,当< *2.8%. 則厲于仪器本身的误差。如果仪器梢确度为3?,則同样一 个病人前后两次骨密度变化要大于8.4%才有临床意义,许
第I年上升较快,分别达5%及4%以上。Tucci 等%连续应用阿仑膦酸钠3年,腰椎和髋部BMD分 别增加约10.0%及3.8%。均不及本DASRR方案 中各部位BMD上升的幅度大、用药量少。
5. DASRR防治#质疏松性骨折 Shikari等用丨《(0H)D,为丨丨3名女性骨质疏 松病人治疗2年,每年新骨折率为丨.75%。Black 等M对3 658例病人进行阿仑膦酸钠3 – 4年的治 疗,其总骨折率比对照组滅少70%。本研究治疗过 程中骨折人数少,并呈下降趋势。
免费获取更多骨密度.骨质疏松.脂肪肝测量、肥胖腹部脂肪测量、糖尿病.影像放射.骨科.超声等诊断学上千集教程视 频几千本电子书期刊论文教程资料880G以上,不断更新中!!!成都华西华科研究所研发生产多种QCT骨密度检测体膜软件诊断系统
6.
7.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