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体验了一下现在非常火的,AI画图工具,disco diffusion。这个是一个 页版的程序,这个程序是通过输入想要绘画的英文内容自动生成画作。大家在百度里面搜索disco diffusion很容易找到。没有注册过的朋友,可以通过qq群免费申请会员,领取一个30分钟的体验账 。一个画作的时间大概是10多分钟,如果你利用得足够充分,最多可以产生将近3幅画,所以为了把这30分钟利用充分,最好提前准备好要生成的英文说明。我感觉这个程序非常有意思,就又花了50元购买了10个30分钟的体验码。
以下是我这次输入的几个英文描述及产生的画作:
1)A futuristic paint of the city of Beijing,with a lot of mid-autumn festival elements
2)a cinematic hyperrealism highly detailed photograph of blue ocean, with a lot of space elements
3)A beautiful painting of a starry night, shining its light across a prosperous city by James Gurney, Trending on artstation
在输入画面内容的时候,我也输入过一些关于人物有关的描述。但是相比于风景类的画作,人物类的画作AI的渲染不够理想,我就不放出来了。这个不放出来也是有原因的,因为“恐怖谷效应”,AI做出来的只要有一点不太逼真,就容易没有美感,这方面软件还需要进一步优化。
“恐怖谷效应”简单来说,就是如果一个形象,完全没有人的特征(比如桌子,水杯)和完全正常人的特征都不会感觉到特别恐怖,但是,对于“似人非人”的生物,会感觉恐惧,比如,恐怖电影里面的,僵尸,小丑,异型等。这里不详细解释,详细介绍可以搜索百度百科“恐怖谷理论”。
通过这两天AI作画的体验,说一说对于人工智能AI的感受。
AI将越来越影响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AI的应用领域已经逐渐的从有边界规则的决策场景逐步进化到无边界的创意产业了。AI引爆新闻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就是“阿尔法狗”以一种无敌的姿态,战胜了人类最顶尖的围棋选手。无论是早期攻克国际象棋,还是现在攻克了更加复杂的围棋,其实本质还都是在有限游戏内运算。比如,围棋里面变化无论多么复杂,但是可供决策的选项是有限的,就是一个棋盘有限的量。比如下围棋的第一步,只有361个落子点可供选择。现在,AI已经产生了更多工作应用场景,比如我这次演示的AI作画,还有AI作曲,AI作词,这三个都是创意性产业。另外已经有了很多 道的AI疾病诊断,AI自动驾驶,也是风口上的应用。所以很有可能,用不了几年,AI可能会辅助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工种。
我们可以再猜想一下,未来,AI会让这个世界产生怎么样的变化呢?
1.最容易想到的是大量的产业的工作效率都会借助AI提升。比如,很有可能未来,一个广告公司的工作模式是这样的。接到一个品牌方的广告要求,要求在规定时间内设计出相关的文案。这个时候,广告公司的员工,把关于这个品牌的关键字输入到AI内,然后AI会自动生成多个文案供选择,于是一个广告公司本来3天干完的活,一天也就完成了,因为AI帮助完成了剩下两天的工作量。
2.AI的广泛利用,就可能使得AI结合紧密的工作领域,每个人都很容易达到60分的及格线了,那么在所有AI结合紧密的职业,职场人之间比拼就是多维度综合竞争力了。我认为在短期内,AI还是只能看成是一个提升效率的工具。以目前的AI进展,我认为AI可以先按照自动挡汽车对人力资源改变的情况进行类比模拟。比如,在最开始的时候,如果一个公司想招聘一个司机,如果车辆都是手动挡,那么学习成本相对较高,那么面试10个人,驾驶技术过关的可能只有5个人,从这5个人内再挑选相对综合能力强的人,就是当时不得不的选择了。但是自动挡汽车的产生后,开车变得更加简单,那么在寻找司机岗位,还是10个人来面试,发现可能9个人,在驾驶技能上都能达到公司的要求,那么剩下比拼的就是工具无法提供帮助的方面了,比如小伙子是否精神,为人处世是否稳重,说话是否得体了。AI闯入工作生活各个方面以后,综合能力将更加重要。随便猜测一下未来的某一个场景,AI编程普及以后,可能也会像AI作画一样,输入一个需求,产生一个可能有用的代码,这个时候,程序员只需要检验AI产生的代码,可能这个时候,构建软件逻辑框架的能力(框架编好后AI完成初步的代码编译)和项目组内的沟通能力,拥有这些综合特质就会产生更加大的个人价值。
3.懂一些英语的人,可能会有更大的发展机会。这个世界上有两类技能,一个U盘式的技能,插在哪台电脑上,都可以直接读取,直接运行。例如沟通能力,学习能力,规划能力,写作能力等。另外一类是硬盘式的能力,存留在这台电脑,这台电脑关机了,这个技能也就没有用武之地了。比如,你对公司目前销售产品的产品知识。英语很有可能会越来越成为必备的U盘式的能力,各个地方都通用。从长期来看,大部分新的技术,英文版先出的可能性还是比较高的,毕竟发达国家的科技还是要有一定优势的。比如我今天尝试的这个软件,disco diffusion,只支持英文输入。所以,可能从某种角度上来讲,如果一个人的工作是插画师,可能就是因为他懂一些英文,他就可以首先利用一些AI绘图软件,在目前和同事的竞争中有了一些优势,每天出的作品量就是更多一些。也很有可能,未来的高端职位,英语会变成类似于会熟练使用WORD这种基础项入职技能。如果说软件将来可做的事情越来越多,除了大众使用软件(如聊天软件)可能没有什么影响以外,专业化的软件可能存在很多无汉化版的情况。AI可能就像是一个 络电子游戏里面的一个比较厉害的武器,玩家在探索山洞的时候发现了这个装备,发现攻击速度很高,正想装备,结果一看装备说明,只有等级达到6级以上才能使用此装备。再仔细一看,是英语六级。这种事情其实已经很普遍了,有些问题,用英文通过Google搜索很有可能效率更高,这个现象很有可能延续到AI软件的使用上。
针对AI,我不认为短期内会产生科幻小说家眼里“类人”的发展水平,这类想象我认为短期也没有太大的讨论必要。AI目前只能看成是一个比我们手里现有的工具更高效的工具。工具总是不断在优化,但是总是会有不会使用新工具的人,吃效率的亏。比如,即使智能手机已经普及了这么多年,还有很多老人没有学会 上挂 ,所以每次都是坐车到医院挂 ,转天再去医院看病。或许AI作为一个高效工具的普及过程,类似的事情还是会重复发生。所以,在这个科技变化越来越快,人的寿命也越来越长的时代,生命不息,学习不止啊。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