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信贷’的这笔贷款,我们解决了燃眉之急。” 在30日2022年“苏信贷”软件企业专项线上银企对接会上,南京云问CEO王清琛有感而发。
近年来,江苏软件产业整体发展势头强劲,2020年业务收入首次突破“万亿”大关,产业规模稳居全国前列。去年,江苏软件业务收入达到1.2万亿元,并提出2025年全省软件产业规模1.6万亿元等 “十四五”规划目标。为进一步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软件产业的信贷投入,帮助中小企业融资纾困,省财政厅会同省工信厅在省普惠金融发展风险补偿基金项下设立了“苏信贷”软件企业专项贷款产品,确定了6家银行作为“苏信贷”合作银行,并于去年年底正式开展贷款投放。
南京云问 络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开发的软件企业,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和产业的快速发展让企业不断壮大。但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节奏”,公司回款受到了极大影响,现金流逐渐吃紧。在了解并申请了“苏信贷”后,银行向公司发放了300万元的贷款,助其解决了燃眉之急。“商业汇票支付要6个月,但人员工资和其他开支都不能等。而从我们申请‘苏信贷’到发放也就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这为公司正常业务开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王清琛介绍说。
据悉,在充分考虑到产业特点和企业实际融资需求的情况下,“苏信贷”将单户企业的最高融资额度设定为3000万元,贷款期限最长1年,重点支持首贷企业和信用贷款,鼓励合作银行创新开展“投贷联动”“知识产权质押”“股权质押”等。对于以信用方式投放的“苏信贷”,利率不高于LPR+100个基点;对于追加其他抵押、担保措施的,利率不高于LPR+50个基点。此外,在满足基本要求的基础上,“苏信贷”还鼓励合作银行发挥主观能动性,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门槛和融资成本。截止目前,江苏已有3970家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进入了“苏信贷”白名单库,自去年11月起已放贷3550万元。
而为了帮助企业用好普惠金融政策,强化政策落地,发挥金融灌溉作用,清除政策落实的难点和堵点,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新冠肺炎疫情难关,省工信厅软件处党支部、综合处党支部与省财政厅金融处党支部积极响应“两在两同” 召、携手开展“为群众办实事”服务,面向全省软件企业举办了本次“金融抗疫·普惠共赢”线上银企对接活动,并将本次活动纳入“软件1+N”硬核先锋队系列行动,全面服务江苏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大局。会上,省工信厅副厅长池宇表示,软件作为技术和知识的程序化封装,是信息技术之魂、 络安全之盾、经济转型之擎、数字 会之基,只要经济 会不断发展,人类知识和经验不断积累,软件产业就永远有“风口”、永远在“风口”。希望各方综合用好多层次资本市场,共同培育一批产业带动能力强、生态整合能力强的头雁型企业,围绕头雁型企业、链主企业、“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开展产业链金融产品创新,促进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良好格局。“下一步还将细化开展白名单企业推荐评级,更加积极主动地推动银企在互信互利的基础上,本着平等、自愿、公平和诚信的原则,进行更加深入广泛的合作。”
省财政厅金融处副处长王芳则表示,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风险共担”原则,将建立“苏信贷”风险共担机制,并设置两档差异化的分担责任比例。对于单户贷款额度不超过1000万元的贷款,省普惠金融发展风险补偿基金承担80%的贷款本金损失风险,合作银行承担20%的贷款本金损失风险和全部利息损失风险。对于单户贷款额度在1000-3000万元的贷款,省普惠金融发展风险补偿基金承担50%的贷款本金损失风险,合作银行承担50%的贷款本金损失风险和全部利息损失风险。“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工信部门将与合作银行一道,进一步发挥省普惠金融发展风险补偿基金政策功能,不断做大“苏信贷”产品规模和企业覆盖面,让信贷资金有速度、政策支持有力度、金融服务有温度、小微企业得实惠。”
(陈宁)
ID:jrtt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