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朋友去看了几个代发点,偌大的车间,几十名分拣在辛苦劳作。这些分拣员年龄和我大体相仿,每小时15-20不等,当然如果速度不及时,效率不高立刻就有被换掉的风险。平均工作8小时,想休就休,休息了还能不能来看情况。看到同龄人的辛苦,不由的心中一颤。
感谢这个伟大的世界,这些80后顶着计划生育的国策呱呱落地,又经历数次时代的改革,确切说生于忧患。
感谢这个伟大的祖国,让这些80后有生之年住上了高楼,通上了暖气,用上了电梯。不用忍受炮弹的咆哮,还有解决温饱的工作。
工作不分贵贱,像分拣员这份工作就不差,火眼金睛还要手速高,这本身就是80后的拿手好戏。星际争霸,魔兽争霸,CS,传奇,哪一项不是锻炼眼疾手快的全能游戏?分拣员确实是把这个时代的技能用上了。
另外,我对这个工作的模式比较好奇,时薪。10年前欧美国家有些工种是周薪,5年前国内的很多工种是日薪,这都时薪了还不知道,确实有点孤陋寡闻。
为什么会突然提到时薪这个概念呢?
最近在刨析模块化,有考虑部分职能按时发薪。会首先对一些比较繁琐消耗时间的工作,通过兼职的方式解决。比如:机S设备,比如说采集,把一部分技能要求不高,无法软件替代的工作分流出去,从而节约时间成本。
店群发展到目前,批量早已经实现,薪酬体系也已健全,已经实现模块复制的前置条件,但这个复制并不是一个绝对。
原因有三:
一、店铺资源。从去年跳对公陆续失效,企业淘宝门堪立刻升高,目前资源富余的就剩个人淘宝。当然通过自己注册、租赁购买、合伙也可以解决。
二、资金。做多店无货源不需要太大的资金,但能不能熬住黑暗看到光明。店群的资金大头在动销资金,至于其他的,充其量只能算押金。
三、软件。打个比方,比如农业,东北早几年已经兴起大的农场承包,承包都是按公顷计算,这么宽阔的土地全靠人力,不现实,机械化时最好的选择。同理,农场离不开机械,店群也不开软件。
以上的问题,说是问题也不是问题,时代的发展是一种必然,一叶障目,只能看到当下。那些智慧睿智的人,早已经在当下埋好种子。
如果不能一蹴而就,何不当下积累。
特别说明:
1、文章皆为日常感悟与总结,请结合自身硬件酌情实施,认清事实,无非走的慢点。
2、生意是理性的投资行为,投资的更多的是自己,知己两三足以,老师天下皆是。
3、没有所谓的暴力,市场就是一个大的蛋糕,你多,别人就要少,你强,别人就要弱,决定自己实力的往往就是你的硬实力。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