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千行百业,南京2025年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规模将超1万亿元

赋能数字经济:“数字劳动力”创新力足、应用场景广

今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联合南京硅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新采用“数字人”技术,将张纯如的形象恢复与重塑。专家通过张纯如的历史照片与影像资料,通过建立模型、制作物料、绑定骨骼、捕捉动画、克隆声音、驱动口型、调节灯光、渲染输出等多个环节,让她重新“出现”在人们面前。全息投影打开时,张纯如站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门口,讲述那段沉重的历史。

健身“数字人”,是南京硅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又一款产品。用户可以与大屏中的虚拟健身教练一起完成深蹲、开合跳、肘膝碰等多种健身动作,满足人体不同部位的锻炼要求。据了解,该设备通过图像和语音传感器,将运动与AI技术结合,给用户的运动轨迹打分,并通过虚拟“数字人”进行实时反馈,最终依靠强大算法提升用户与虚拟“数字人”之间的互动,增强运动体验。

目前,南京硅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AI创新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咨询、娱乐、教育、医疗、旅游、政务、交通等众多行业的数字化商业服务交互场景中,成为新时代数字经济生态发展的驱动者、创新者。

“硅基‘数字人’的出现不是让人失业,而是将人从简单重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做更有价值的事情。人最大的能力就是创新。既然已经到了一个创新的时代,那么,一些重复性的工作完全就可以交给机器人来做。”南京硅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政府关系中心总经理陈俐伶表示。现在,硅基智能已创造100多万“数字劳动力”,投入服务40多个行业,涉及4万多家企事业单位。

赋能智慧城市:“一 通办”助力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带来城市信息化应用水平不断提升。为了提高城镇化质量,提升城市管理成效和改善市民生活质量,“智慧城市”建设应运而生。“大力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这里面有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等一系列应用。”浩鲸云计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任勇介绍,他们在这些方面都做了探索。

赋能企业发展:一秒钟为企业匹配“政策套餐”

登录平台,点击“政策匹配”,系统一秒钟就可以自动匹配企业数据,获得一组量身定制的“政策套餐”,告诉企业到底能申 什么项目,以及可享受哪些政策的“真金白银”……这个“政策罗盘”智能化服务平台来自江苏鸿程大数据研究院。

“每年各级政府都会发布大量产业扶持和惠企政策。但有时政府与企业在政策服务上缺少信息互通的桥梁。”江苏鸿程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研究院技术副总朱光辉介绍。优化营商环境,需要惠企政策落地有声,他们成功研发出了一套智能化政策匹配与精准推荐服务平台,可以为企业提供从政策发布、搜索、筛选、匹配、测评与申 、兑现在内的一站式、全流程政策服务。

结合南京江北新区科技创新局的政策服务需求,目前智能化政策匹配与精准推荐服务平台已在江北新区自主创新服务中心部署并上线服务,为新区科技政策服务部门和新区企业,提供高效智能化的政策匹配推荐服务。

南京目标:2025年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规模超1万亿元

南京是首个中国软件名城。据了解今年1月至10月,江苏全省提前两个月实现软件业务收入突破万亿元,全行业从业人员增至150万人。其中,南京市完成软件业务收入超过5480亿元,同比增长16.6%,产业规模继续位列全省第一。

作为全国屈指可数的“千亿级软件产业基地”,位于南京市雨花台区的软件谷现已打造各类公共服务平台40余个;集聚各类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5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62家;独角兽、瞪羚企业45家,位居南京市高新园区前列。南京江北新区产业技术研创园(南京软件园)近年来也迎来蓬勃发展。据统计,“十三五”以来,园区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累计收入2200多亿元,基本保持年均20%的增长。2020年软件与信息业务收入达643亿元,同比增幅20.07%,收入组成涵盖软件产品、信息技术服务、信息安全、嵌入式系统等多元化业务。今年以来,园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同比增幅依然超过30%。

近年来,南京还陆续引进了阿里巴巴江苏总部、小米华东总部、字节跳动南京研发中心、龙芯中科南方总部等一批龙头企业重大项目,为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集群再添“生力军”。南京也明确目标:到2025年,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规模超1万亿元。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10月3日
下一篇 2021年10月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