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起点学院】,BAT实战派产品总监手把手系统带你学产品、学运营。
产品从零到一阶段是PM的一笔宝贵经历,在此阶段需要对行业发展、产品定义、资源梳理以及未来规划作通盘考虑。因功能需求和时间分配无法两全,这一阶段往往比较辛苦,恰好自己有过这样一段经历,故希望能够通过产品复盘的形式找寻出些许做产品的规律,期待能够减少以后的弯路。
如上图所示,任何一个新产品的落地大致都需要经历上述五个阶段,任何一个阶段又可细分为子层级,夯实每一个子层级的工作,才能保证每一个阶段的完整性。
行业分析
在进行行业分析时,需要把握五个点,分别是行业背景、环境导向、发展现状、是否可做及未来增量。
以我曾经做过的电影行业为例,按照上述五点分析,得出如下思维导图:
借助于思维导图的梳理,我们得出如下结论:
产品定义
与行业分析类似,在确定行业可做的前提下,我们需要找准自己从哪个细分领域切入,同样需要关注五个点,分别是:哪个细分领域、时机是否合适、目标用户群体、成本、是否具备竞争壁垒。
同样以电影行业为例,思维过程如下:
借助于思维导图的梳理,我们得出如下结论:
做播放器能够快速积累用户量且比较直观,做影视行业51job能直击用户痛点,那我们就做一个视频形式的影视行业51job吧!
大佬还没做出靠谱的东西,但行业已经具备一定热度,现在的时机刚刚好
二三线艺人往往在圈内缺乏施展才能的平台,TA是我们的目标用户
我们有圈内资源,更了解用户需求;我们有全产业链布局,资源能够互补,自己陪自己玩都足够了
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的难点往往在于我们并不知道需求是什么,一般需要注意4个方面,分别是:管理需求池、保持目标用户单一、永远只做不超过3个功能、进度平衡。
以上述产品为利,基于思维导图的取舍过程如下:
借助于思维导图,可得出如下结论:
竞品分析
通过前面的层层剖析,终于可以确定产品的基本形态——“基于视频流媒体影视行业一站式资源匹配平台”。在细化产品功能的过程中,还需要做大量的竞品研究工作,做竞品研究时,也需要注意五个点:研究渠道、竞品选择、产品逻辑、需求定义、SWOT。
同样以上述电影产品为例,思维过程如下:
借助于思维导图的梳理,我们得出如下结论:
综上,没有一个竞品是可以完全被抄袭的,比较现实的方式是先对自己的产品进行功能分解,然后依照功能需求去找对应模块的竞品。
通过上述分析过程,我们产品最终的形态具备如下特点:
上述几个过程(开发迭代就不细说了),基本上概况了产品从创意到落地的几个基本阶段,行业分析阶段,我们在关注行业是否有发展前景的同时更应该明确这个行业是否适合我们去涉足;产品定义阶段我们需要明确目标用户群体和自己的产业壁垒,这是后续产品抵抗“抄袭”的核心竞争力;需求分析阶段,需要能够很好管理需求池,能够始终基于某个特定用户完成产品设计,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跑偏;竞品分析阶段需要掌握多种竞猜搜寻途径,先进行自有产品的功能拆解,再尝试模块化的竞品分析,不仅要分析竞品的优势,也要分析其风险和劣势。
是以为记!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