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图是一种从小玩到大的玩具,几乎每个宝宝都喜欢玩。拼图对宝宝的动手能力和智力开发很有好处。
1、锻炼宝宝的逻辑思考能力。孩子是经过假设、判断到选择的过程,来学习运用逻辑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开始接触多片的拼图时,很多孩子都知道拼图要从边缘开始拼,这就是孩子学习顺序、秩序及进行逻辑思维锻炼的过程。
2、培养耐心,提高观察分析的能力。孩子玩拼图需要坐静下心,并且孩子对每一块图片都要细致地观察,培养了他们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同时,他们玩拼图还学会辨别颜色和图形,并能逐步理解色彩的深浅、线条的曲直、图形的形状等。
3、培养孩子合作的精神。孩子刚接触拼图,都需要大人在旁指点。随着孩子玩拼图的数目不断增加。当孩子和小伙伴,或是家庭成员一起拼一个较大的拼图,每个人都负责其中的一部分时,就需要集体合作,相互配合了。
4、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在不断摆放的过程中,需要宝宝进行精细的动作来完成,因此有助于细小动作的训练。
拼图的难度要从易到难,对于没玩过拼图的孩子,一开始若提供太难的类型,不仅会打击自信心还会感到挫折,放弃的机会很高。所以,爸比妈咪必须先了解孩子的年龄,适合什么类型的拼图,再协助孩子耐心的完成。
一般都是以4片拼图或大块拼图开始,爸比妈咪可以先把其拼成一幅完整图画后,再让孩子去亲自尝试。或者,让年龄大一点的孩子先仔细观察最终的图像后,接著将其中的1片拼图移开并放置在旁;观察少了一片的拼图有何边线和颜色特征,了解后就可以请她再次将其压回去。如此循序渐进,从一片到两片甚至多片的过程增加难度,同时加强思考和解决能力。
如今在平板上,也有很多拼图的app,爸爸妈妈也可以下下来给孩子玩,可以看看孩子现在适合玩什么类型和复杂程度的拼图了。
各年龄段适合的拼图类型:
【0~1岁,图案大&片数少】1岁前的宝宝,身体发育尚未成熟,所以活动的空间也有限。此时期可以选择色彩鲜艳对比、线条简单清晰、图案较大的图片;并且鲜艳的色彩,可以作为宝宝发展视觉图像认知的准备。
【1~2岁,从拼装玩具入门】1岁左右的宝宝开始会走路,所看到的视野开拓,所以对于事物和图像的认知能力大大提升。此时期可以给予简单的拼装玩具,来增加组合的概念。因为宝宝还不太认得物体的名称,对于完整图像概念还有点模糊,透过拆分到拼装的过程,可以初步建立“整体拆解成局部,局部又装成整体”的概念,同时促进手部小肌肉的运动和发展。
之后孩子,可提供简单的几何形状配对教具,选择较厚的木制拼版或是好握的拼图,方便手部功能尚未成熟的孩子开始学习。
【2~3岁,正式拼图出炉】2岁后的孩子就可以正式进入“拼图世界”,但要循序渐进、由简到难的步骤;让孩子从片数少的拼图玩起,拼图的线条必须大而清晰,适合用颜色分区块的拼图游戏。
慢慢地则开始有一些挑战,选择简单图案的拼图;或者颜色鲜明的拼图(如:黄色的鸭子、红色的苹果等)。当孩子渐渐产生信心后,片数就可以慢慢增加。
【3~4岁,图案复杂化】3~4岁后的孩子,片数可增加到10片左右,形状也可以较不规则;当孩子完成图案时,要给予夸奖并鼓励继续挑战。
【4岁后,增强思维逻辑】4岁以后,片数可以到约30多片以上,而且图案的选择已可尝试较复杂的类型,如:卡通或是同色系为主的拼图。可以更好地训练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爸爸妈妈赶紧开始跟宝宝一起玩吧~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