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编曲,可以有多穷?

在搜索引擎上有上千万个结果

如果说一首歌诞生的过程是“作曲作词→成品”,那么编曲就是中间的那道“→”。

听起来好像很厉害的样子,而事实上的确是。

编曲是思路和现实之间的桥梁,他们要在旋律之下铺好合理又不落俗套的基调,要在基调之上构建画龙点睛的旋律装饰,并且还要一个一个细节地调整,像打磨一件艺术品一样,力求让作曲者和演唱者的某几个灵感得到最大化、最优化的升华。

其工作量之巨、功底要求之高,远远不是一般的写歌人能想象得到的。

这么厉害的人一定都是没有女朋友的脱发御宅吧?没女朋友正常,脱发也很常见,但要命的是,他们没钱。

为了攒足起家的底子,他们要购置各种硬件,买软件、买声卡、买乐器、买 盘、买买买,导致很多编曲人长期处于入不敷出的窘境。

编曲不是实物商品,价位很难像食品和日用品一样统一,因此经常出现一单生意被甲方从5000元硬生生压到200元的情况。

更有甚者,新入行的编曲菜鸟经常为了留住客户而听从其先曲后款的要求,然而很多客户拿到音频和谱子之后则直接将编曲菜鸟拉黑,费用自此无法追回。

左:我,右:甲方

他们必须漫无边际地阅读书海、请教高明,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提升自己的水平,而在21世纪,时间和精力是最要命的成本。

新人入行时,老炮经常会提出诸如“不要接低于1000的活”、“抓紧时间提升自己水平,避免一个活返好几次工”之类的建议。

这样的建议就如同“先充个一百万把麻痹戒指嫖到手”一样残酷。新手入行前,一般都会牢记前辈们的“1000一单/返工不超过三次”的底线定律,然而没过多久,底线定律就变成了真香定律。

此外,作曲和后期的商家同样将自己的搜索关键词与“编曲”关联,利用很多甲方分不清“作曲”和“编曲”的情况,强行挤进编曲人之间的竞争。

可以这么说,音乐产业链中任何一环,回 和投入的比例都远远高于编曲。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1月5日
下一篇 2019年1月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