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类 贷,千万不能碰

导语

2019年8月28日,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在官方 站上发布了一则《P2P 贷行业风险提示函》,其中提到自2016年当地开始对 贷行业进行监管以来,至今未有一家平台完全合规通过验收。

如果说提示函是 贷行业管理乱象的缩影,那么甚嚣尘上的” 贷催款致人自杀”的 会新闻则正面揭开了不良 贷”高额免息”面具下的狰狞面目,直到今天,打开百度搜索” 贷 自杀”仍然会看到触目惊心的一串数字。

P2P,是peer to peer的简写,意即”个人对个人”,最早起源于英国,随后发展到美国、德国和其他国家,其典型的模式为: 络信贷公司提供平台,由借贷双方自由竞价,撮合成交。资金借出人获取利息收益,并承担风险;资金借入人到期偿还本金, 络信贷公司收取中介服务费。

本应十分简单的民间小额借贷模式,为什么到现在却成为了”杀人”的毒药呢?不良 贷都是用何种形式使得许多人跌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呢?面对不良 贷,借款人应当具备哪些意识?这些问题都将在下文一一解答。


不良 贷的”套路”

小郑是一名刚刚工作的年轻人,因个人需要在某 贷平台进行了借款。在提交了身份信息”认证”后,小郑获得了4万元的”额度”。之后,小郑在线上签署了借贷合同,当天即获得了4万元借款。

省吃简用还完借的4万元及利息后,小郑本以为借贷关系已经结束,结果却收到了 贷公司的催款短信。经过计算,小郑发现根据 贷平台的还款计划,自己按本付息还款完毕后竟然要偿付八万余元!愤怒的小郑拒绝继续还款,结果小郑的父母竟然在半夜收到了 贷公司的催缴电话,小郑也接到了该平台发出的律师函!对方甚至威胁小郑,若不按”约”归还借款,就将他的信息上传征信系统,并向他的亲朋好友公开。之后在律师的帮助下,问题终于暴露了出来。原来,在该平台借款除了支付利息外,还要向平台公司支付高达三万元的”服务费”,并被写入了小郑的借款合同。也就是说,小郑实际借款达到了近7万元。数额差距之大、套路之复杂实在令人大跌眼镜。

小郑遇到的是典型的不良 贷,同样也是当前 贷平台最常用的欺诈手段之一——“浑水摸鱼”

借款人与 贷平台签署标的额为X万元的借贷合同时,平台会告知借款人需要另行支付服务费Y万元。与此同时,平台作为”居间人”,会安排借款人与出借人签署一份标的为”X+Y万元”的借款合同,但借款人一方的”借款额”却仍然是X万元,这样一来,到借款人放弃清偿债务时,就会收到来自出借人(往往是正规机构)的律师函和来自 贷平台的催缴短信,当然也有可能是威胁电话。

除此之外,不良 贷还有另外一种发展模式——“放饵钓鱼”

具体来说,当借款人发现”放款失败”后,都会被推荐使用另外的 贷软件,而这些软件是无法通过官方的应用商城下载的,并不会受到监管(大多为非法软件)。此时,大多数的借款人都会忽略手机安全软件提示的”安装风险”而选择使用这种非法平台借贷,结果当然是放款成功了。只要留心点就会发现,同一人、同样信息,在不同软件上申请借款,却有两种不同的结果,这本身就很值得怀疑。

相对于上述两类模式,第三种模式就显得”温和”了许多——“撒 捞鱼”

这种模式其实在其他的”领域”也很常见。跟第二种模式的平台一样,借款人注册的平台也是一个”空壳”,或者说是一个”空口袋”,借款人注册成功后会发现这些 贷软件的联系方式、开发者信息等都是空的,但需要提交的信息却十分复杂,比如支付宝实名认证、微信 、通讯录等,一系列程序下来之后,却还是借不了款。

为什么?

因为”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个人信息也。一般借款人提交了一系列信息后,这些数据就被打包发送给了其他的 贷平台,之后的日子里借款人一般都会收到这些公司的电话,询问是否需要借款等。可见,有很多不良 贷公司是以 贷为名,行倒卖个人信息之实。


遭遇不良 贷怎么办?

不良 贷的模式似乎千差万别,但其手段都如出一辙——暴力

一般而言, 贷平台的催债方式都很简单粗暴却花样百出:(1)利用借款人先前上传的通讯录,威胁借款人不到期偿还债务就向通讯录好友一一拨打电话告知;(2)威胁借款人给其父母打电话,告知借款人的欠款事实;(3)与”讨债公司”等不法分子合作,上门暴力追讨(具体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围堵、关禁闭、羞辱等);(4)寄送带有威胁语句的律师函,或利用借款人对法律的敬畏之心,拿列入失信名单作为威胁,恐吓借款人……具体方式不胜枚举,但其目的基本只有两个:(1)逼迫借款人继续归还高额借款;(2)逼迫借款人继续进行 络贷款,”以贷养贷”。

因此,在遭遇暴力催款时,要养成以下几个意识:

一、证据意识。注意保留借款信息和收款信息,提取银行流水,核对是否存在实际收款额少于实际收款额的情况。同时,注意计算实际归还款项究竟是多少,查验实际的借款年利率

二、法律意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借贷平台设定的年利率超过24%的,就属于不合理的规定,若在36%以上,则属于违法放贷,借款人完全可以拒绝偿还这部分的利息

根据互联 金融风险专项整治、P2P 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17年12月1日正式下发的《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所谓的“砍头息”、”服务费”、”中介费”等费用,也是算在借款利息当中的

简单地说,如果借款人已经偿还了大部分借款,且所偿还金额已经超过本金的136%,就不必再偿还债务了,且多还的钱是可以通过法律手段予以追回的

三、防范意识。除了上述的高利率,不良 贷还有一个”标配”就是暴力催债。如果借款人收到律师函或申请列入失信的告知,千万不要惊慌,这并不代表你的权益会受到任何的限制。要立刻委托专业律师或求助 区的法律服务人员,寻求与 贷平台的正面有效沟通。同时,如果遭遇了短信轰炸、电话骚扰、人身威胁或者泄露个人信息,一定不要犹豫,请立刻 警!

四、理性消费,及时沟通。现实中很多遭遇不良 贷的借款人,都是因为无法克制自身的消费欲望而枉顾自身的经济水平才陷入了巨大的圈套中,也有一些借款人缺乏与家人的沟通和交流,盲目地选择自己默默承担一切问题,这也给了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所以,理性和沟通是所有的意识中最重要的。

只有保持理性冷静的头脑,拥有强大的节制力,与家人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真正做到:

远离不良 贷,回归美好人生!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8月1日
下一篇 2019年8月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