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这笔费用,全部取消

你被“自动续费”了吗?

APP“主动”帮用户选择自动续费

最近,重庆市民26岁的小佳(化名)一查自己的手机钱包,才发现多个APP正在“自动续费”。而其中有的APP早就停用甚至卸载了……这一切,都源于小佳当初在开通会员时忘记将“自动续费”停用。

小佳表示,自己打算在“双十一”血拼一波,因此,就清算起自己的微信和支付宝账单,想做好计划开支。她发现,自己的微信和支付宝里,有多笔“自动续费”的扣款。

本想体验一把短期会员待遇,却没想到在APP服务协议中默认勾选“自动续费”。如果用户没留神,即使卸载了APP,“自动续费”也不会关闭。“被自动续费”使不少人掉进消费陷阱。

有 友爆料,偶然清算支付账单,才发现有多种“自动续费”扣款,包括视频会员、 盘会员、修图软件会员、音乐软件会员、论坛会员等等。虽然一些APP早已被弃用,可用户荷包仍在“跑冒滴漏”。这样的例子绝非个别,被扣“冤枉钱”,消费者必然有种被坑的感觉。

国内7家视频 站承诺

年内完成整改,取消强制自动续费

去年,浙江省消保委约谈提出的7项问题,7家视频 站全部整改有3项:

1、取消强制自动续费,用户可以自行选择是否自动续费;

2、自动续费前,会通过手机短信、站内消息等方式提前3-5天告知用户;

3、不再使用“开通会员免广告”等绝对宣传用语。

今年各视频 站整改 告及整改落实情况汇总如下:

浙江省消保委消费调查监督部主任李嘉表示,这段时间,他与各视频 站保持紧密沟通,从7家视频 站的整改进展情况来看,不少 站整改迅速;从承诺情况来看,大部分 站整改事项将于11月底或12月中旬完成,请广大消费者共同监督。

李嘉同时建议,针对各视频 站会员服务的“顽疾”,相关职能部门应依据《广告法》、《民法典》、《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形成长效监管机制。同时,通过 会各方的共同努力,形成 会共治的良好氛围,以更好地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人民 评

随着移动互联 融入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诸多场景都要用到各种手机APP。APP服务商纷纷推出付费会员制,宣称会提供更好服务。商家还会设置新用户优惠价或首月免费,而这往往和“自动续费”关联,容易造成消费者的冲动消费。

事实上,用户没注意或忘记“自动续费”,恰恰是中了某些APP的算计。

利益当前,其中的套路颇费心机——不少APP在会员协议中不起眼的角落约定“自动续费”,甚至不勾选就无法进行下一步,更狠的是在APP中不设关闭“自动续费”菜单……一顿被牵着鼻子操作下来,某些用户稀里糊涂地入了瓮。

接下来,“自动续费”不会提醒用户,单次扣费金额不大,消费者不易察觉,细水长流。如此静悄悄地“粘性收费”,还不一定要为用户提供服务,即便用户哪天“如梦方醒”,多半只能吃“哑巴亏”。在APP经营者看来,“自动续费”已经经过用户“同意”,无论是没注意,还是忘了关,似乎都是“用户责任”。不少APP的如意算盘打得很响,这个锅甩得实在太“溜”!

“自动续费”字体小不起眼,加上不清晰的标示,涉嫌侵犯消费者知情权。用户若不同意“自动续费”就不能继续,更是一种“强买强卖”。在APP中无法关闭“自动续费”,“设障”很难说不是故意为之。一系列手法透着“损人利己”,与堂堂正正收费和服务相去甚远。

电子商务法明确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搭售商品或者服务,应当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不得将搭售商品或者服务作为默认同意的选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也要求,商家对于格式条款要尽到说明和提示义务。法律既有规定,为何一些商家还抱着侥幸心理为消费者埋下消费陷阱?一个原因在于当前治理强度和惩治力度难以让商家“却步”;另一个原因在于商家看似尽到了相应义务,实际上却通过人为设置繁琐步骤、故意使用小字 提示等手段,给消费者制造知情或者退出障碍。对此,监管部门应加大监管和处罚力度,维护市场公平正义。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10月10日
下一篇 2021年10月10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