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后起者何以“先至”

相比于首批跨境电商试点城市,青岛西海岸新区起步较晚,错失了跨境电商发展初期的流量红利,尽管起跑并不顺利,但西海岸新区奋起直追,经过短短几年发展,跨境电商业务呈现“井喷”之势。作为跨境电商“后起者”,青岛西海岸新区是如何实现高速追逐的?

春日午后,青岛西海岸新区保税物流中心一派繁忙景象:在中日韩消费专区电商体验中心,市民在随心选购来自世界各国的商品;跨境电商创业创客中心的6层楼里,品牌方、供应链、出口企业、MCN直播机构等120多家跨境电商相关企业的员工各司其职,井然有序;保税仓内,唯品会、京东等电商平台的工作人员在紧张地分拣货物……

2020年青岛西海岸新区跨境电商进出口额约37.2亿元,占青岛市跨境电商业务的68.6%,其中保税备货业务占山东省的70%以上,实现跨越式发展。2021年1月份,该区保税物流中心进出口贸易额就突破25亿元,同比增长71.3倍,呈现“井喷”之势。

其实,相比于杭州、郑州、宁波等首批跨境电商试点城市,青岛跨境电商的起步明显要晚,从“后起者”到山东省跨境电商“龙头”,青岛西海岸新区是如何在追赶中实现飞速发展的?

并不顺利的起跑

那时,上海、重庆、杭州、宁波、郑州5个全国首批跨境电商试点城市已经发展了两年,有大批电商企业聚集,青岛却刚刚获批、一片空白。在“代购”“海淘”推动跨境电商发展的初期,青岛并没有享受到政策红利,起步晚是青岛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青岛西海岸新区是国家级新区,又有青岛港前湾港区等一类口岸,政策、区位、港口等优势让这里成为青岛跨境电商综试区发展布局的核心。”西海岸新区商务局副局长徐相森介绍。

2015年5月20日,位于西海岸松花江路的青岛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正式开园,成为山东省首家跨境电商产业园。山东省首家垂直型跨境购电子商务平台——“拇指商城”同步上线,多家跨境电商企业入驻园区,唯品会等跨境电商头部企业也与其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青岛西海岸新区的跨境电商发展开始起步。

唯品会当时在西海岸新区已经租好了仓库,备齐了设备、人员,意图“大展拳脚”,却因为保税备货政策缺失,业务难以开展,不得不选择南下,最终安身宁波。类似南下“戏码”,除了唯品会这样的企业,也在创业者身上上演,马瑞龙是一名“95后”,在西海岸新区读大学时就从事跨境电商创业,2017年毕业后,他本想在西海岸新区创业,却因这里整体营商环境欠缺,最终选择南赴深圳。

企业和创业者频频选择离开,让西海岸新区体会到了“切肤之痛”。在其他试点城市已经先行发展几年、跨境电商企业大多完成全国布局的情况下,如何对跨境电商企业进行重新“引流”,吸引他们留下,成为西海岸新区跨境电商发展必须解决的课题。

对于青岛西海岸新区而言,毗邻日韩两国是其自身独特的区位优势。放大区位优势成为西海岸新区跨境电商差异化发展的重要战略。西海岸新区笃定“拿到保税备货运营资质是早晚的事”,必须提前做足准备,才能后发先至。

深耕营商环境

2015年,青岛西海岸新区提前进行保税备货业务测通。此时,距离2018年青岛获得保税备货运营资质早了近3年。

保税备货,是指跨境电商企业可以提前集中采购进口商品,将货物统一由海外发至国内保税仓库,无需立即缴税,通过电商平台销售清关时缴税即可。限额内零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按法定应纳税额70%征缴。消费者在线上下单后,由物流公司直接从保税仓库配送至消费者手中。保税备货有助于降低企业的采购、物流成本,大大缩减消费者的消费成本和时间,成为跨境电商企业进口业务的重要选择。

2015年7月,青岛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完成保税备货业务测通。2016年5月,青岛前湾保税港区物流园区完成保税备货业务测通;全国首个以海运为特色的国际快件监管中心建成投入使用。

青岛西海岸新区还按照“一园六中心、一区多功能”的整体规划,打造保税物流中心,加快建设保税物流中心(B型)、中日韩消费专区电商体验中心、跨境电商产业园就业创业中心、国际冷链中心、产业园配套服务中心,从保税仓储、物流运输、金融服务等方面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全周期、全链条服务。一个涵盖跨境电商、一般贸易和国际快件的综合性口岸“破土而出”。

“保税物流中心是青岛西海岸新区跨境电商发展的重要布局。”徐相森说。在江南看来,建成综合性口岸,提高口岸通关便利性,实现多种贸易方式一地清关,意味着更多的选择和机遇。

曾经导致起跑失利的“政策缺位”也已经补位。2018年,青岛正式取得保税备货运营资质。然而,跨境电商企业并未蜂拥而至,大多选择观望。

为了提升电商企业对口岸的信心,吸引企业进驻,保税物流中心团队针对企业落户的“痛点”进行破解。为满足不同规模企业的仓储需求,保税物流中心对仓库进行“全能仓”设计,涵盖保税仓、普货仓、公共服务仓等多种类型。“有的企业一天单量不超过2000单,抵消不了租仓成本和管理成本,就可以选择公共服务仓。当企业单量达到一定体量的时候,可以再自己建仓。”江南说。为做专日韩进口货物,保税物流中心特设中心仓,企业的日韩货物可先暂存在中心仓,再根据其他城市的具体需求进行调配,实现货物集中发运,降低头程物流成本。

西海岸新区打造专属干线产品——“中日韩海上高速公路”,通过货栈打板、海港联运、日韩机场中转“海空联运”模式,形成“海运价格+空运时效”的物流优势。

2019年对西海岸新区而言意义非凡。当年8月,山东自贸区获批,青岛片区全部位于西海岸,这给西海岸新区跨境电商发展带来了更高层次的发展机遇。9月,西海岸新区保税物流中心封关运营。国家层面的战略布局、硬件设施的配套完善、专业服务的提升,让保税物流中心备受关注。

随着唯品会华东保税仓、京东青岛保税1 仓等重要跨境电商的重新布局,西海岸新区的保税备货业务迅速发展。2019年“双11”购物节期间,西海岸保税物流中心的保税备货业务突破30万单,2020年“双11”更是突破91万单,实现3倍增长。青岛这个新口岸在业内有了初步影响。

打造产业生态圈

像唯品会和马瑞龙一样,大批企业和创业者对西海岸新区产生了兴趣,这背后,除了西海岸新区的区位优势、港口优势和政策优势,当地营商环境的整体提升也功不可没。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对外贸的冲击,青岛西海岸新区迅速成立跨境电商平台攻坚作战总指挥部,汇聚海关、财政、交通等多个部门的力量,集中解决跨境电商发展难题。《支持跨境电商产业发展实施办法》顺势出台,设立1亿元专项基金用于支持跨境电商平台建设、仓储物流、人才培育等服务体系建设,促进跨境电商全产业链发展。

为解决人才问题,西海岸新区对接引进专业培训机构企业,同时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科技大学等6所高校在青岛跨境电商产业园设立大学生跨境电商就业实训基地,开设相关专业、课程,为跨境电商产业发展储备专业人才。

在一系列利好政策推动下,2020年,深圳沃飞、重庆大龙 、恒邦云捷等78家跨境电商相关企业落户西海岸新区,一个涵盖跨境电商企业、服务商及衍生产业的跨境电商产业生态圈初现雏形。

2020年8月,中日韩消费专区电商体验中心正式开门纳客,开辟了“线上下单+线下体验”新零售场景。这里成为全国首家以日韩进口商品为特色的跨境电商展示交易平台,也是山东省首个“前店后仓”跨境电商新零售模式的应用场景。在体验中心内,跨境商品看得见、摸得着,顾客通过线上下单后,可以快递到家,也可以现场等待完成通关直接提走商品。“单笔不超5000元,全年不超2.6万元”的免关税政策吸引众多消费者前来尝鲜。

“这里商品品类很丰富,部分商品价格还比国外便宜,关键是从线上平台下单,既可以等货物从保税仓清关后直接到指定区域提货,也可以直接邮寄到家,真的很方便。”体验中心“前店后仓”的运营模式让青岛市民李宇琪倍感惊喜。

当初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开展“ 购保税+线下自提”零售,黄岛海关口岸监管处副处长杜凯深知其中的难度。但为更快抢占消费市场,通过线下展示实现线上“引流”,青岛西海岸新区加快布局。“我们必须加快中日韩消费专区电商体验中心建设,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跨境电商消费新高地。”徐相森说。

黄岛海关在现有政策允许范围内,通过流程再造,创新实施“线下实物体验、线上平台下单,指定提货点提货或者快递到家”的保税展示监管模式,保证中日韩消费专区电商体验中心顺利开业。

众人合力让西海岸新区的跨境电商发展突飞猛进。如今,面对全国105家跨境电商综试区的激烈竞逐,西海岸新区有了更多底气,江南心中也多了份淡定。“我们将充分发挥青岛的港口经济、区位、交通和‘双节点’物流优势,联合青岛港传统货源腹地——黄河流域9省区与新疆、云南2省区共11省区获批的3个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29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打造‘黄河9+2跨境电商进出口商品供应链集群’。”江南说。(刘 成)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3月3日
下一篇 2021年3月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