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南省濮阳市两级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综合运用目标管控、质量监督、效率监测、条线指导、绩效考评,努力打造精细化、规范化、集约化、智能化审判管理模式,在狠抓执法办案中心工作中磨砺以须、倍道而进,提升审判质效、促进司法公正。
精细化管理
强化核心指标引领
据统计,2021年1月至4月,河南省濮阳市两级法院的一审服判息诉率达87.8%,位居全省第一;一审案件改判发回重审率降至1.62%,位居全省第二;平均案件审理天数等核心指标均位居全省前列。濮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徐哲在全省法院重点工作推进会上介绍了两级法院提升审判质效的工作经验。
这样优异的业绩,得益于两年来持之以恒的精细化管理。
“我们立即按照约定支付402万元,这个判决我们服!”2021年4月,濮阳县人民法院对张某诉江苏某公司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进行宣判后,江苏某公司诉讼代理人对法官竖起大拇指说道。为查清案件事实,合议庭经过1次委托鉴定、2次补充鉴定、现场勘查、丈量、多次对账及5次开庭审理,作出长达43页的判决书,对案件8个争议焦点一一论理分析,清晰地释明了裁判原因和结果。宣判后,双方当事人均对判决心服口服。
濮阳两级法院始终把案件质量作为捍卫审判工作、提升群众满意度的“生命线”,坚持以司法公正为核心,实行三级管理模式,明确审委会宏观管理、审管办综合管理、院庭长直接管理职责,层层夯实责任,强化目标管控。院庭长带头办理发回重审、指定审理和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履行审判监督管理职责,标注“四类案件”289起。强化质量监督,对全部案由进行类案划分,各团队实行专业化审判,出台多项类案审理规范性意见,统一裁判尺度和标准。每月对庭审直播、裁判文书随机抽查,对信访、改发案件进行评查,评查结果提交审委会研究,并对相关人员追究问责。
2020年以来,濮阳两级法院审判质效和整体工作首次同时进入全省第一方阵,被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评为全省先进集体、学习型法院,荣记集体三等功;全市法院系统执法满意度位居全省第二位,实现历史性突破。全国人大代表、濮阳市委书记宋殿宇表示:“市中院依法司法,公正执法,为民司法,全市法院系统干警素质明显提升,执法质量大幅提高,为平安濮阳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规范化管理
凝聚上下内外合力
“我们要对这块土地进行开发,债权抵股权,这样两个公司都盈利,这是双赢啊!”在山东某置业有限公司申请执行刘某某、张某某借款合同纠纷案中,台前县人民法院执行法官发现,除被执行人刘某某在山东省某公司有50%股权外,两被执行人并无其他财产可供执行;山东省某公司名下虽然有一宗土地,但公司经营不善,并没有能力对土地进行开发。按照程序,台前法院执行局两次对刘某某的股权进行拍卖,但均流拍,案件一时陷入僵局。为破解困境,台前法院执行局再次对案件情况进行细致分析,调整执行思路,与申请执行人进行积极沟通,最终促成申请执行人同意以2800万元的议价、以股权抵债的方式接收刘某某的股权,案件执行完毕。
濮阳两级法院以“七个刚性约束”即强化立案管理的刚性约束,强化执行流程的刚性约束,强化结案标准的刚性约束,强化案款管理的刚性约束,强化申请执行人参与、监督执行的刚性约束,强化智慧执行的刚性约束为抓手,开展“规范执行行为、提升执行质效”专项活动,聚焦实际执结率、完毕率、到位率、平均用时四项重点指标,对压案不立、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终本案件进行重点监控,实行挂图作战,加强分析研判,发现问题的及时提出解决方案,推动执行工作持续向好。
同时,濮阳中院先后出台关于规范发回重审、审理周期等10余项制度,将案件办理细分为6个阶段19个关键节点,所有节点均纳入监督体系,实现了全流程监督。标注批量案件、关联案件611件,通过示范诉讼、执转破带动批量案件高效解决。组建全市法院56人调研人才库,注重精品案件、典型案例的培育、编写,有效发挥案例的规范引领作用。
“如何在全省法院工作都进入快车道的大环境下,继续保持我们良好的发展态势,这要求我们必须认清当前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补漏洞、强弱项。”徐哲在全市法院审判执行质效推进会上强调。
濮阳两级法院通过数据分析,持续加强条线指导,定期分析审判运行态势,发挥数据的宏观调控和服务决策作用。通过分析各法官办案数量,及时调整各基层法院、各审判团队办案饱和度和人案配比;通过分析占比超过70%的八类案由,加强与相关部门对接,将金融消费、交通事故、劳动争议等案件纳入诉前调解范围;通过对异常数据分析,就案访比、“民转刑”、涉枪涉毒案件增多问题,向党委、政府提出意见建议,既有效助力全市平安建设,又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对法院工作的支持。同时,建立四级条线指导机制,濮阳中院每两月召开质量讲评会集中指导,各业务庭每月专项指导,领导班子成员分包指导,审监庭再审监督指导,多向发力、形成合力,共同提升司法水平。
集约化管理
释放分调裁审活力
濮阳两级法院根据案件不同类型分别适用诉前调解、简案速裁、类案快审、繁案精审模式。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致力于为群众提供更省时省力省钱的非诉讼法律服务,积极融入党委领导下的 会治理大格局,坚持推进源头化解、多元化解矛盾纠纷,101个调解组织、216名调解员进驻人民法院在线调解平台,大量纠纷未进入诉讼程序就得以化解。清丰县人民法院与县综治中心合力化解涉及600余户业主900间商铺200万余元涉疫情租金减免纠纷,入选全省矛盾纠纷多元调解十大典型案例。2021年第一季度,濮阳两级法院诉前化解纠纷3173件,诉前调解成功率达59.44%。
“咱法院免费到家门口给我们解决问题,真是太感谢了!”台前县后方乡东孙村12名村民高兴地说道。他们与台前县某橡塑有限公司签订了借款合同,该公司负责人意外死亡,其他入股人均放弃股权,眼看借出去的钱可能要不回来,村民们十分着急。台前法院及时启动诉前调解程序,与后方乡政府开展府院联动,组织所有当事人进行面对面交流。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有效化解了这起纠纷。
濮阳两级法院突出强基导向,加强人民法庭规范化、智慧化、专业化建设,主动延伸职能,与基层组织建立长效合作调解机制,为诉前调解打下坚实基础。人民法庭法官定期前往各村庄讲授调解经验和法律知识,通过“法官+人民调解员”“法官+乡村干部”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排查、化解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最大限度减少和避免矛盾纠纷的发生。清丰法院马庄桥人民法庭荣获全国法院人民法庭工作先进集体,濮阳中院也被河南高院评为人民法庭指导工作先进集体。
“加快审理节奏,释放程序效能,通过分调裁审大大缩短案件审理时间,有效减轻当事人诉累。”全国法院办案标兵、华龙区人民法院法官张帆谈道,“华龙区法院是河南全省受理案件前三名的基层法院,通过整合资源、集中送达、集中开庭、统一 结,团队的高效配合进一步优化了资源配置,收结案件也保持了良性循环。今年1月至4月,我们速裁员额法官月均结案都超过了100件。”
濮阳市6个基层法院全面推进繁简分流机制改革,33个速裁团队全部设在诉讼服务中心,实现人员集中管理、事务集约办理模式。2021年1月至4月,全市法院审结速裁案件7496件,占全部一审民事案件的63.97%,15天以内结案64.64%,第一季度案均审理时间29.03天,位居全省第二。
智能化管理
发挥智慧法院效能
“以前我们需要在法院立案窗口排队办理的案件,现在通过自助立案服务,当天就能办完。”在范县人民法院办理立案的河南范县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李诗森说。
濮阳两级法院充分发挥移动微法院、诉讼服务 等平台功能,大力推广 上办案,建设服务大厅、 上服务、自助终端、手机应用、12368热线五大平台,拓展跨域立案、电子送达、远程开庭、 上调解、 上交费等智能化服务,为当事人提供全天候、低成本的一站式诉讼服务。
“我春节前就起诉了,因为没有被告联系方式,俩月都没法开庭,没想到咱南乐县人民法院通过 络三天就给解决了,真是太感谢你们了!”远在陕西的当事人通过“云上法庭”签订离婚调解协议后感叹道。
濮阳两级法院全面巩固疫情期间“云上办案”成果,持续推进 上办公办案,巩固智慧法院建设成效,去年 上立案40199件、 上交费23125笔、电子送达107744次,诉讼服务质效全省排名第一, 上办公办案综合评价全省第三,群众充分享受到“指尖办、掌上办”的便利。
智能化的便捷不仅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也为法官绩效考评提供了更精准的“度量尺”。濮阳中院将办案质效作为绩效考评核心内容,部署研发智能绩效管理软件,对接审判流程、人事管理系统,逐步实现对法官的自动评估、精准画像。通过智能化考核的实现,改变以办案数量为主的简单评价模式,加大涉黑涉恶、破产、信访等案件权重,并将河南高院各条线通 、各类奖惩、调研成果等纳入考核内容;改变以法官为主体的传统考核模式,扩展至法官助理、书记员和司法行政人员,实现考核全覆盖,有效调动各类人员积极性;改年度考核为月度考核,在法院显著位置公布考核排名,将考核结果与评先评优、晋职晋级、选拔任用直接挂钩,让实干担当的干警受激励、得实惠。
奋楫笃行抓审判,臻于至善启新章。濮阳两级法院将以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为契机,筑牢政治忠诚,锻造过硬队伍,持续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以“效率制胜”为刃、“质量保障”为盾,不断提升司法能力和司法形象,努力在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展现濮阳两级法院担当!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