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北京南站渣,数据来“平反”

▍和上海虹桥相比,南站照顾了更大多数

尤其还是和大家口中“别人家的孩子”上海虹桥站做对比时,优势格外明显!

对于一座超特大型城市的交通枢纽来说,高铁站最核心的功能就是要尽可能多的服务于这座城市的居民。正如“铁老大”今年5月发文所强调的:

新建车站选址尽可能在中心城区或靠近城市建成区,确保人民群众乘坐高铁出行便利。

那么,南站对于首都广大人民群众的覆盖能力如何呢?

一向倡导乘坐公共交通出行的DT君,测算了南站公共交通的半小时覆盖范围。

北京南站直接与4 、14 线连通,出站后半小时能到达的站点几乎覆盖二环以内的所有区域。向南可延伸至五环以外的清源路,东西两侧可达三环外的百子湾和玉泉路,称得上是四通八达。

反观一下深受大家爱戴的上海虹桥站。

虽然虹桥高铁站与三条地铁线对接,但由于地铁线路走向的原因,出站后如果坐地铁,则只能选择沿2 线、10 线往东,或者乘17 线奔西。想要去北部和南部,都需要多费些周折。而且对于内环的覆盖能力,也非常有限。半小时内最东仅仅可以到达新天地站,人民广场的炸鸡都吃不到。

除此之外,从站点数量上看,虹桥更是被南站“吊打”。

北京南站30分钟内可达的地铁站点占了全城总地铁站数量约1/3,而上海则不足10%。从短时间覆盖能力的角度上讲,一直被大家吐槽的北京南站,其实得益于地理位置和外部交通通达性,有着比上海虹桥更加明显的优势。

▍出站15分钟到不了陆家嘴,但能到西单

30分钟对于远途出差和旅行的人们来说,算是个还不错的体验,但对于办公室常年设在高铁上的职场精英,那简直是在浪费生命!他们需要更快的速度。

于是我们又尝试着对这两个高铁站提出更高的“要求”——15分钟辐射圈。如果这个时间范围能够覆盖到城市里最核心的商务区,高铁站无疑是为这里的职场人提供了“保姆般的呵护”。

北京南站的15分钟公共交通覆盖范围同样进入了二环以内。从地理位置上来看,虽然国贸CBD与此无缘,但灵境胡同、西单附近的金融街职场人却是很大的受益者。

可对于上海虹桥站来说,15分钟最远仅能抵达伊犁路,刚刚跨过中环线,连内环都没进去。

看来,只有虹桥商务区的小伙伴,能够享受到“近水楼台”带来的便利,静安寺和陆家嘴的名媛和精英们,皆不在虹桥站的“保姆式服务”范围内。

当然,精英们可以有更多的出行选择,但对于我等工作在魔都核心区的普罗大众来说,南站还有更加令人羡慕的一点,就是打车价格的诱惑。

试问,拎着笨重的行李箱准备出行的时候,谁不想优雅的打车去虹桥呢?但陆家嘴的小伙伴们,你们还记得有多少次打开软件,看到预估价之后,又默默的从包里掏出了地铁卡么?

可以说,在对城市核心商务区的辐射能力上,南站又略胜一筹。

▍北京南站就这么赢了?

别急,以上皆为我们对北京南站外部通达性和覆盖范围的考量,而真正被人们吐槽的是北京南站内部的管理。

一篇题为《为什么说北京南站不如上海虹桥站?》文章,描述了二者在进站时间上的天差地别:

在北京南站,特别是地下一层安检进站口,眼看着10米开外就是安检口,人群却被七绕八拐的铁围栏圈在中间,只能按照一路队伍鱼贯前行。少则20分钟,多则四五十分钟才可能抵达安检口。

登上上海虹桥火车站候车大厅二楼,站内情况一览无余,大厅里一样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四面安检口却总是秩序井然……一般几分钟就能进站。

别以为只是进去难,想出来也不是间容易的事:

以DT君自己的亲身体验来看,正常情况下,从上海虹桥高铁闸机出来后,正常步行速度,到地铁站台绝对不会超过15分钟。

我们假设北京南站进出站平均时长比虹桥慢十分钟,然后将这10分钟算入上海虹桥站的公共交通覆盖范围,再来对比一下。

此前所说的北京南站在公共交通覆盖能力上的“天资”优势,几乎荡然无存!

不仅如此,说好的打车价格低,也不是绝对的。首先是你在站内很难享受到打车服务!

其次,如果徒步走出站去,到路边打车,结果会是:

一名初到北京旅游的乘客(从南站出来)被要求花100元到和平门,另一名乘客要到东四环,被要280元。经向多名司机询问:到北新桥,4人拼车,每人100元;望京,每人180元,包车最低300元……基本是百元起步。

不得不说,同在一条京沪高铁上,南端上海虹桥,北端北京南站;同样两座“直属特级站”,呈现出来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差距怎么就那么大呢?

有人辩解说,因为北京人多,人多了管理就难。

真是这样吗?

从数据上看,北京南站的建筑面积大概是32万平方米,上海虹桥火车站的建筑面积约24万平方米;去年暑运期间,上海虹桥火车站日均客流量约为20万人次,北京南站日均客流量不到15万人次。即便在平时,上海方面的日均客流量也绝不逊色。

所以,一切都是借口,那问题出在哪儿呢?

屏幕前的你,对南站有哪些不得不说的故事么?或者对它的改良有什么建议?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8年7月2日
下一篇 2018年7月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