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技巨头IBM公司近日已经同意以340亿美元(包括债务)收购美国软件公司红帽(Red Hat),以寻求在技术、硬件和咨询业务外发展利润率较高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实现多元化发展。有行业人士就此发表自己的看法,IBM决定收购红帽,在商业上无异于是一场豪赌,但IBM此举却是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毕竟,这是IBM有史以来所进行的、规模最大的收购案。IBM目前的市值1140亿美元。
红帽公司成立于1993年,专注开发最流行的开源软件Linux操作系统,该系统被业界看成是可以替代微软的专利软件。红帽的成功绝对与它的商业模式有着密切的关系。自红帽成立开始,便采取了开放源代码的模式,为全球企业提供专业技术和服务。红帽将系统源代码共享给具备一定资格的使用者,这些使用者可以免费使用、进行自定义编写红帽的产品,但是需要向红帽支付一定的服务费。红帽公司在商业上的成功正好向人们印证了,免费的开源软件是可以让公司赚得盆满钵满的。
红帽也是云计算技术和解决方案的供应商之一。自2009年开始,红帽就开始陆续推出云计算领域的软件产品及服务,并提出自己对云计算市场的定位——“构架供应商”。随后在2011年10月5日,红帽宣布以1.36亿美元现金收购开源存储软件提供商Gluster。红帽这样做的目的说来也很简单,就是要大规模的数据市场。
一方面,近几年来,IBM的业绩在不断地下滑。除了“资产剥离”等因素,IBM最大的原因还是自身现有的硬件、软件和服务产品销售在下滑。在市场上,年轻的科技新贵层出不穷,IBM开始有点招架不住了。根据市场研究机构Synergy的数据显示,IBM在第三季度全球云计算市场中所占的份额已经降至7%,更大的市场被亚马逊、微软等巨头占去了。而云计算正好又是IBM的四大关键战略要素之一(其他三项分别是 交、移动和分析),但IBM想要追赶上亚马逊和微软,还欠缺一些火候。另一方面,红帽公司的业绩和市值在近期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红帽的营收放缓已经“触底”;截至上周五,红帽的股价在过去六个月内下跌了28%。
因此,外媒人士分析,IBM收购红帽公司,将让自身成为“现在云计算领域的可靠参与者——无论是私有云还是混合云”。美国有媒体也这样评价,IBM过于依赖过去,无法预见技术的未来,而红帽公司的规模则太小,无法与巨头竞争。如果单打独斗,IBM和红帽公司注定会在计算行业永远落后。两家公司通过这笔340亿美元的交易达成,或许可以联手制定出一条新的发展路线。
曾经在2014红帽高峰论坛上,红帽公司大中华区总裁张先民博士就说道,并不是Linux或OpenStack在技术上所带来的成功,而是开源这种新的商业模式在市场中获得了的成功。
在市场中,任何一家公司以赚钱和市场为导向本无可厚非。IBM在此次收购中付出了可谓非常大的代价,完全等同于是一场“豪赌”。当然,如果IBM在以后经营得当,合并后的公司则可能对亚马逊、微软,以及其它正在打算重塑企业计算行业的公司构成严重的威胁。而且,该行业的规模又高达2万亿美元。行业垄断不断发生,显然这已经成为趋势。一个问题是,一家科技巨头是应更偏重于追求在技术上的登峰造极,还是应该努力在市场中寻求获得巨大的财富?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