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软件研究所团队日前发布全新量子计算编程软件——isQ-Core,并成功部署至世界领先的超导量子硬件平台,标志国产量子计算软硬件结合迈出重要一步。isQ-Core由中科院软件研究所与北京中科弧光量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技术团队联合开发。
近年来,量子计算机发展迅速,“九章”、“祖冲之 ”、“祖冲之二 ”等相继问世。与电子计算机类似,量子计算机的高效运行和使用,离不开软件的配套支撑。量子软件须满足量子计算底层物理原理和算法逻辑,具有较强专业性和特异性,主要包括量子程序编译器、量子测控软件等。
量子软件是连接用户与量子计算硬件设备的桥梁,量子计算软硬件的结合,将为更多不同行业人士进行量子计算相关理论研究和应用探索提供便利。isQ-Core量子编程语言及其编译器具有简洁、易用、高效、扩展性强、可靠性高等特点,能为量子计算用户提供许多便利。
据介绍,未来,isQ-Core将持续升级,增加完善更多功能,与我国量子计算硬件协同发展。
isQ-Core已成功部署至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量子计算云平台。该平台是目前国内硬件规模最大的量子计算云平台,由“祖冲之 ”研究团队提供硬件支持,并将引入“祖冲之二 ”(66量子比特)的计算能力。
如下图所示,量子计算系统主要分为基础层、开发层和应用层,其中基础层包括量子芯片和量子测控系统等硬件,开发层包括量子编译器、量子语言等,有了基础层和开发层,就可以运行量子算法,最终实现量子应用程序。
据光子盒了解,围绕“祖冲之 ”研究团队开发的量子芯片,国盾量子和中科大开发了超导量子计算操控系统ez-Q Engine,中科院软件所和弧光量子开发了量子计算编程软件isQ-Core,以及国防科技大学联合华东师范大学等国内外团队开发了“青果”(Quingo)量子编程语言。
至此,在各方团队的努力之下,围绕“祖冲之 ”研究团队开发的量子芯片已经完成基础层和开发层的搭建,为量子计算的实际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各方团队正在加紧实施更大规模的软硬件对接,将为国内外各类机构及个人开展量子计算理论研究、基础实验和应用探索提供更优质平台。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