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不少家长的共识。天河区龙口西小学的四位家长,更是身体力行,自主开发了一个阅读分享软件,让孩子们通过该软件分享闲置书籍,互相借阅。如今,该软件不仅让龙口西小学的孩子们受益,其他学校的同学们也加入了这个由家长发起的“阅读分享计划”。
书太多触发分享计划
“同学借书”软件的创始人之一敖汉森是龙口西小学一位一年级学生的家长,今年9月儿子将升读二年级。在父母的影响下,儿子从小喜欢阅读,家里的书多得书柜都装不下。他把这个“苦恼”跟三个同样从事互联 行业、关系要好的家长聊起,几个“码农”经过碰撞,一个念头产生了:何不开发一个借书软件,让班上的孩子们可以互相借阅图书呢?同学之间借书,不仅能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分享阅读感受也更为方便。
四个人一拍即合,开始投入了研发。从2016年10月份开始,利用周末、晚上的时间开会讨论,第一代产品在今年1月面世,敖汉森孩子的同班同学成为第一批粉丝。一台手机、一本书,安装好“同学借书”软件,通过“扫一扫”就能将自己的书籍“上架”,接下来就等着同学来借了。
和传统去图书馆办借书证一样,在同学借书App,用户同样采取实名注册,不过注册信息全部围绕“同学”开展,所在城市、区、学校,提交真实信息就能找到自己的班级“大本营”。
“这是一个基于班级小圈子的分享平台。”敖汉森介绍,班上每一个学生分享的图书最终都集合在班级共享里面,同学们可以在书库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书,“确定借阅后,可以在平台上完成操作,系统会给拥有这本书的同学发送提醒信息,图书拥有者将书带回学校,交给借阅人就可以了。”
一个班分享了700多本书
经过几个月的试运营,龙口西小学的学生们成为最活跃的一波用户。如今一年(11)班全班的分享读书接近700本,参与分享的对象38人,有学生也有老师。叶廷隽是该班分享榜上的第一名,他的分享图书高达73本;第二名是班级的数学老师,分享了67本书。数据显示,在五月和六月,该班同学之间的借阅数达到317次。班主任梁老师认为,这种图书共享模式有几点优势:同班同学交换阅读,1+1大于2;从小培养绿色共享理念;软件上的交流沟通平台,知识互动交流是重点;培养诚信、互助共享、团队协作等观念。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