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湖北省信息 络安全协会会长王耀发“免费领奖品”当心泄露个人信息

对话人物

王耀发,湖北省信息 络安全协会会长,信息 络安全方面资深专家

对话背景

9月5日至11日,是2022年国家 络安全宣传周,今年主题为“ 络安全为人民, 络安全靠人民”。

时下, 络安全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黑客”和 络攻击离普通 友远吗?电信 络诈骗花样翻新迷人眼,个人如何防范?注册APP领取小礼品、小程序抽大奖,这些好事的背后,都暗藏哪些 络陷阱?

信息 络安全关系到每一个人

极目新闻:前两天,我们关注到,西北工业大学遭美国 络攻击,揭开“黑客帝国”的虚伪面纱。请问,“黑客”和 络攻击离普通 友生活远吗?

王耀发: 络攻击离 友生活其实不远。比如美国这次对西北工业大学的 络攻击,最开始用的就是大家常用的电子邮件。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公布的证据,今年4月,西北工业大学发现一批以科研评审、答辩邀请和出国通知等为主题的钓鱼邮件,内含木马程序,引诱部分师生点击链接,非法获取师生电子邮箱登录权限,致使相关邮件数据出现被窃取风险。

现实生活中,“黑客”窃密和 络攻击一定会影响到老百姓的正常生活,比如:银行数据丢失,就会影响每个人的“钱袋子”;高铁信 和数据系统紊乱,就会影响行车安全,甚至导致意外事故;能源系统瘫痪,会造成大面积停电……所以说,信息 络安全关系到每一个人。

预防电诈陷阱要做到“四个不”

极目新闻:我们知道,在国家严打电诈的背景下,电信 络诈骗案呈下降趋势,但为何屡打不绝?

王耀发:当前,电信 络诈骗是涉及面最广、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犯罪类型。今年5月,公安部公布五类高发电诈案件——刷单返利、虚假投资理财、虚假 络贷款、冒充客服、冒充公检法。这五类诈骗类型发案占比近80%。

电诈侵害的群体具有广泛而非特定的特点,漫天撒 ,受害者包括 会各个阶层各行各业,既有普通民众,也有企业老板、公务员、老师,波及面宽。现在很多 络电信诈骗案的犯罪分子、服务器都在国外,诈骗手法更新迭代快,很多是跨国有组织犯罪,出境打击受制约,这给打击犯罪造成了很多困难。

极目新闻: 络电信诈骗花样翻新迷人眼,个人如何加强防范?

王耀发:电诈的受害群体都有一个共同特点:轻信、盲从、贪图利益等。预防电诈,首先要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老年人应该多听受骗案例,吸取经验,不贪便宜,有疾病去正规医院问诊,不能轻信别人的嘘寒问暖以及夸大疗效的药品和保健品。中年群体则要警惕 购诈骗、求职诈骗、“杀猪盘”诈骗、贷款诈骗、刷单返利诈骗等,特别是要树立理性恋爱、理财、消费观念。对于孩子,家长要指导和监督他们使用手机和互联 ,不对外发布家庭信息,合理游戏和追星,最重要的是不要告诉孩子手机账户支付密码。

总之一句话,要做到不上当受骗,一定要做到“四个不”:不听、不信、不转账、不汇款。

“免费领奖品”小心泄露个人信息

极目新闻: 络上,注册APP领取小礼品、“砍价”免费得商品、小程序抽大奖的活动很多,真有这样的好事?这些行为的背后,都暗藏哪些 络陷阱?

王耀发:这样的好事,往往以个人信息泄露为代价。比如生活中,很多保险公司会发来链接,送你一份意外险,只要你点击填写了个人信息,往往就会有相关的保险推荐接踵而至。还有些APP搞推广,声称只要下载注册APP,就可以免费领奖品、拿礼物,很多 友以为“免费的,不拿白不拿”,随后输入了手机 码、身份证、年龄、家庭住址等信息。殊不知,APP平台只用了点蝇头小利,就套取了你很多个人信息。

还有的套路就是,小程序免费抽奖活动,声称只要转发就可以获得手机、电脑、口红等礼品,很多人以为“参加下没有啥问题”。但是你不知道的是,很多小程序违规搜集用户信息,只要你注册了往往就会收到很多骚扰电话。

第三个套路是朋友圈点赞。我们经常收到朋友发来的链接,说孩子参加了某某活动,请帮忙点赞拉票。点击链接后,很多会提示链接不安全,有的没有提醒,但是后台已搜集了你的个人信息。

拒绝各种“免费”陷阱, 友务必谨慎填写个人信息,坚决关闭提示风险链接。有一句顺口溜:“免费”不是真白拿,骚扰电话烦死你,切勿贪图小便宜,丢失钱财悔不已。

互联 个人信息的买卖,是所有互联 犯罪的源头,我相信大家都想保护自己的个人隐私信息,所以,不要轻易相信“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只要不贪小便宜,就能避免掉入这些 络陷阱。

不要为了蹭流量去制造 络谣言

极目新闻: 络上,经常有一些“有鼻子有眼”的 络谣言,真假难辨,个人如何防范,做到不信 络谣言,不传播?

王耀发:“死亡小鸟传播猴痘病毒”“藿香正气水能防热射病”……这样的 络谣言很多人都看过。很多 络谣言看起来“比真的还真”,不少人上过当。

络谣言往往会给 会和个人造成负面影响。很多时候,我们基于对新闻信息平台、某个大V或对自己家人朋友的信任,转发了一些信息,这也可能是无意识帮助传谣。在某些直播平台,靠着视频剪辑的效果,连“眼见为实”的视频都有假,所以,我们对一些 络传言和谣言要仔细甄别,涉及重大事件或敏感信息的内容,更不应该轻易传播和转发。

针对“花样百出”的 络谣言,国家有关部门启动了“清朗·打击 络谣言和虚假信息”专项行动。专项行动特别提到,要健全完善辟谣机制,这一机制将对接触过谣言和虚假信息的用户,精准推送相关辟谣信息,提升辟谣效果。

还有一点需要提醒的是, 友千万不要为了蹭热点和流量,去制造 络谣言和虚假信息,否则当转发到了一定数量,或者造成了负面的 会效果,那是要承担法律后果的。

广大 友要有互联 主人翁精神

极目新闻:为了上 更安心,个人怎么筑起 络安全的防火墙?

王耀发: 民规模10.51亿,互联 普及率74.4%——这是我国互联 络发展状况最新统计数据。

维护 络安全,离不开每位 民的积极参与和主动行动,也需要政府、企业、 会组织共同参与,共筑 络安全防线。对于 友来说,首先是要装好防护和杀毒软件,不浏览不良信息 站,不点击非法链接,发现 上不良信息时要举 ,要有互联 主人翁精神。对于家庭来说,要合理引导孩子安全使用互联 ,安全接触影视媒体等信息,让孩子们健康成长。要帮助老年人用好互联 ,跨越“数字鸿沟”,让他们能体验互联 带来的便利和快捷。

络安全意识时刻“在线”,上 才能更安心。只要每个人都筑起 络安全的“防火墙”,我们才能充分利用互联 工作、学习、教育、娱乐,广大 友在 络空间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会不断提升。

湖北日 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 、 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8月3日
下一篇 2022年8月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