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司马南,论联想改制之国有资产流失

“千家万户知联想,街头巷议司马南。”

针对司马南先生质疑联想种种,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联想研发占比不到3%,却妄想科创板“割韭菜”,对其科创版“一日游”的嘲讽及不屑。

2、 联想没有核心技术,只会搞组装,做代工厂。

3、联想搞金融,就想赚快钱,不务正业。

4、 联想集团 27位高管中的14个是外籍人员,而联想电脑又是政府采购所支持的国产电脑,牵涉国家安全。

5、联想国内产品卖的比国外贵。

6、 联想高管及退休人员超高的薪资。

以及最主要的问题

7、联想股权改制涉嫌国有资产流失。


那么联想是否如司马南先生所说的那样呢?

1、联想的股权改制是否涉嫌国有资产流失?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从联想的前世说起。从360百科词条中搜索联想集团,得到的结果是联想集团,成立于1984年,是由中科院计算所投资20万元人民币,11名科技人员共同创办的一家在信息产业内多元化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富有创新性的国际化的科技公司。作为全球电脑市场的领导企业,联想从事开发、制造并销售可靠的、安全易用的技术产品及优质专业的服务,帮助全球客户和合作伙伴取得成功。联想公司主要生产台式电脑、服务器、笔记本电脑、打印机、掌上电脑、主板、手机 、一体机电脑等商品。(买电脑电子器件的那个)是1984年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投资20万元人民币,由11名科技人员创办。”

司马南先生在其个人 交软件中出示的图片,创始人是王树和,注册资本金为130万元整,办公面积500平米。时间回到1984年,计算机是一个新兴产业,中科院计算研究所为留住人才,弥补科研经费的不足成立了联想公司,计算所给了20万元的开办费,房子也是随便使用,就这样,联想公司就在一间小平房里诞生了。(注明:这里的20万元并不是柳传志出的,而是计算所出的,柳传志在当时是技术员,差着层级。)1986年,柳传志当上公司的总经理,提出了“国有民营”。联想开始从国有资产一步步变成民营企业。柳传志当上总经理以后,开始不再提计算所,而改为“11人”。公司的宣传也慢慢的由中科院主导变成了似乎是11人不分主次共同协力创办的结果。

这便是联想的前世,而坊间所传“柳传志20万元创办联想一说”,一方面是因为柳传志对联想后来发展影响无疑是最大的;另一方面,自联想成立的20年,也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20年,联想以及众多的像联想一样的企业成长为大型跨国企业,柳传志自然也就成为了“教父”级的企业家代表,所以对一位影响力空前的企业领袖的“造神”运动也成为合理的。就像历史上“汉高祖斩白蛇起义”一样,都是带有一丝的“个人崇拜”在里面。

然而上面所述都不是重点,重点在于联想控股在2009年进行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时,是否有国有资产流失。时间来到2009年,曾茂朝先生卸任联想控股董事长,由柳传志接任。

曾茂朝

柳传志

2009年,联想控股进行股改前,中科院持有联想控股65%的股权。

上图为2009年联想控股大股东中国科学院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拟转让联想控股29%股权的 道,拟挂牌价为27.55亿元,当时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林钢便预测到“这宗交易中挂牌价明显高于评估价,且评估基准日后标的的企业又进行了两次利润分配,一般来说,估计第一次不会有人摘牌,预计降幅在10%之内才有受让方愿意接盘。”但最后,泛海控股第一轮便以27.55亿的价格拿下了联想控股29%的股权。我们再看联想控股在2008年的财务合并 表

联想控股2008、2009、2010三年资产负债表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少数股东权益是620209.50万元,股东权益是777061.1万元,合计139亿元,而这139亿元便是联想控股的净资产值。那么出售给泛海控股的29%的股权到底应该怎么计算呢?

从上图可以看出联想控股旗下的公司情况,子公司并不是100%控股,所以根据会计准则,归母公司权益应扣除掉少数股东权益,也就是说联想控股对应的实际权益为777061.1万元。所以中科院转让其中的29%的股权,对应的净资产价值就是777061.10万 X 29% = 225,347.72万元,大约22.5亿元

而司马南先生直接用合并 表的净资产来计算,得出29%的股权价值=139.49X29%=40.45亿元,进而说国有资产被贱卖了40.45 — 27.55=12.9亿元,这个计算过程显然是错误的,违背了财务基本常识。

股改后中科院持股36%,员工持股会持股35%,中国泛海持股29%。

2015年6月29日,联想控股港交所挂牌上市。联想控股将向包括亿万富豪郑裕彤、国有背景的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在内的24名基石投资者出售价值9.5亿美元的股票,认购规模为发行规模的一半。上市后,联想控股市值达到了910亿元(约合1137亿港元),而中科院作为最大的单一股东,持有联想控股29.05%,价值264.35亿元(约合330.29亿港元)。即使联想已不是当年的联想,按截至发稿日的联想控股股价12.2港元计算,联想控股市值287.46亿元,也就是说中科院持有的股票价值67.87亿元(约合83.05亿港元)。

以投资价值角度看,1984年,中科院投资20万元,37年后获得了3394倍的投资收益,毫无疑问是实现了国有资产的大升值。

至于司马南先生所说一轮轮融资和上市后,中科院因股权被稀释而失去了表决权,上市后股权不断稀释是正常情况,在股改后联想控股实现了国资、企业家、股东多赢的局面,而国资则退出了实际经营,作为财务投资者享受企业发展带来的红利,可以说联想控股的模式甚至可以是国资改革的一个方向。用财经作家吴刚梁的话说,“联想控股是不是已经私有化了?主要看它的国有股东是不是保持控制地位。目前,联想是国有资本相对控股企业,采取的是“无实际控制人”模式,与现在的万科差不多,就是国有资本出资人充分授权董事会、经理层负责经营企业,而不是事事 上级单位和主管部门,搞行政化的审批。这是“管资本”模式,是国企改革的方向。

写在最后,国有资产管理是个全体国民都关心的问题,国资是中国经济的主动脉,这是宪法赋予国资的使命,而”国有资产流失”这个话题又显得格外的沉重。可以说国企改革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而来,而在这期间因决策失误导致的国有资产流失较为普遍,一是“地域利益”作祟,盲目引进,重复建设。二是决策不民主,一言堂。所以国家也是对国资改革非常慎重,小步快走,国资监管部门也正在探索对混合所有制实施差异化管控,而国资改革永不会止步,更需要全体国民的监督,但监督不能绑架舆论,特别是有大量粉丝的大V自媒体人,更应慎言慎行,避免情绪化表达,煽动舆论,绑架民意,谋取一己之私,一切都应以论证的事实为依据,要知道自媒体时代,一个企业很容易就会被 会舆论所淹没,进而给企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毕竟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感谢大家的耐心阅读,接下来我将与大家探讨联想与司马南事件。

欢迎大家关注、点赞、留言。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10月1日
下一篇 2021年10月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