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前段时间“丢失率将近百分百”的共享雨伞吗?彼时, 上有不少段子嘲笑这批企业家,用共享概念包装自己的卖伞行为。当时就有几位创业者出来发声了:“我们不卖伞!”、“最多算公益!”。
不过,最近两天,一家新的共享雨伞企业入驻了上海地铁站,而他们应对高丢失率的方法居然是:7日不还伞,默认你买了!
不得不感叹,我们走过最崎岖的路,或许正是上面这些创业者的套路……
共享雨伞推新招:7日不还默认购买
最近两天,沉寂了一段时间的共享雨伞又开始活跃起来了。先是此前首家披露获得融资的共享雨伞品牌“春笋”宣布再获1200万元融资。
不过,“春笋”从宣布上一次的天使轮融资至今,似乎还没有在线下真正铺开。据悉,春笋打算以商超和酒店为线下投放点,用户通过小程序或&公&众& 押金59元,享受24小时内免费,之后每日一元的雨伞使用权。此外,春笋计划使用的也是丢失率较低的有桩模式,这跟市面上其他的共享雨伞企业,区别并不大。
而更加引人瞩目的,或许是近日出现在上海地铁的一批黑绿色的共享雨伞——摩伞。这批共享雨伞近日进驻上海地铁2 线各站点,共享雨伞运营方表示,要借共享雨伞,需要用户使用身份证和手机 进行实名认证,且要支付押金39元;该设备尚未安装定位追踪系统,如7天内不归还伞,将自动默认扣除押金。
在目前的活动期间,租伞首个24小时内免费,超过24小时按一天2元收费,直至还伞成功,超过七个自然日未还伞,则算自动购伞并扣除押金。
此前 上有个段子,说“某繁华路段,最近出现了一批共享雨伞,共计3万把,押金19元,半小时收费0.5元。可投放了没几天,雨伞就全部被人拿回家。这该是一段经典的营销案例,必将载入中国销售史册。9.9元一把的伞卖19元,几天时间卖3万把。最主要的,这还是无人销售”。看来,这个段子成真了。
该业内人士表示,对于用户使用物品不归还,直接拿走或者买走的行为,还是要靠完善个人信用体系,提升违约成本来规范。随着国内信用体系完善,信用记录更完善,违约成本会越来越高,这是一个趋势。
APP开发公司软捷科技:
http://www.256app.com/News/2495.html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