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高新区:产业项目“链”动发展活力

春光里,产业兴。走进位于西安高新区草堂基地的比亚迪年产20Gwh新型动力电池项目,10条产线开足马力运行生产,黄色机器人与身着蓝色工装的工人协同作业,整个生产流程灵活高效,井然有序。

比亚迪20GWh新型动力电池项目主要生产为比亚迪DM-i超级混动车型配套的电池电芯、模组及电池包等系列产品。项目投资120亿元,于2021年4月启动建设,截至目前,10条电池生产线已经建成投产,全部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达22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5000个。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动力电池产业的良好发展也成为新能源汽车业发展的关键一环。

除20GWh新型动力电池项目以外,比亚迪多个动力电池项目在西安高新区落地开花:一期10GWh项目已经投产,为北汽、福特、华为等客户供应电池产品;总投资70亿元的12GWh外供动力电池项目正在进行主体建设,主要生产新型动力电池CELL、PACK生产线及其配套零部件,全面建成达产后实现产值超100亿元,目前两栋厂房钢构主体完成,一栋厂房完成基础施工。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保有量持续上升,新能源汽车产业前景广阔。利用优势项目,西安高新区将产业链进一步串连延伸。2021年12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项目在西安高新区落地开工,项目包括电机、电控生产厂,涵盖了“三大电”其中两项,建成后年产值达700亿元,不仅为西安高新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领域“链”起完整的产业链,还将完善陕西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关键环节。

在西安高新综保区,另一家以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为主要产品的企业——三星环新(西安)动力电池有限公司的生产线也在高效运转。三星环新一期项目2018年12月投产,年产值约50亿人民币。今年2月底,三星环新一期扩能升级改造项目试生产,以满足日益增加的订单和现有极板产能的不足。

据了解,三星环新一期扩能升级改造项目投资16亿元人民币,新建一条34Ah锂电池产品组立生产线、一座112Ah极板生产工厂,建成后将新增产能0.9GWh/年,新增产值10亿元人民币/年,实现100%极板本地化生产,为西安高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再添砝码。

除了龙头企业、重点项目的强有力带动,西安高新区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的种种举措,同样也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正向推动力。

聚焦制造业重点产业链,西安高新区深入实施“链长制”,把工业项目技改扩能、新增产能作为主攻方向,把招商引资作为“关键一招”,把营商环境作为核心竞争力,持续开展“千人帮千企”等亲商助企活动,全力推进比亚迪汽车、动力电池等重大工业项目新增产能快速充分释放,形成了产业链企业集聚发展的“强磁场”,加速高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壮大成势。

“链”起生态,“链”出动能。目前,依托比亚迪、法士特、三星环新动力电池、联合汽车电子等重点企业,西安高新区已经形成了涵盖整车、零部件、汽车电子、动力电池等环节的完备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2021年,高新区汽车产业全口径产销规模948亿元,同比增长22%。汽车产业正在向新能源加速转型,为西安高新区打造百万辆汽车生产基地和千亿级汽车产业集群提供了强劲动能。

2022年,高新区将围绕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三电系统、增量零部件、汽车电子、智能 联等重点领域,奋力打造全生命周期的智能汽车生态体系,全区汽车产业产销规模突破1100亿元。

与此同时,依托西安奕斯伟、唐晶量子、斯瑞新材料、铂力特等行业领先企业,西安高新区在先进半导体材料、先进有色金属材料、3D打印材料等新材料产业领域也形成一定的规模。

以奕斯伟为例,第一阶段已投产的奕斯伟硅产业基地项目,直接填补了我国半导体行业硅材料的空白,正在加速建设的奕斯伟集成电路产业基地项目,将通过建设建设产品研发与生产测试中心、软件开发与生产测试中心、工艺开发与生产测试中心等,进一步带动硅材料产业在西安高新区提档发展和加速集聚。

随着一个个重点产业项目的开工建设、竣工投产,西安高新区以大项目带动,推动产业纵向成链、横向成群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走得更为稳健。2022年,西安高新区继续秉承“以高质量项目助推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全年谋划537个(含前期)“四个高新”建设项目,其中,在建的先进制造业项目116个。毋庸置疑,这些产业项目将为完善延伸产业链条、建设“实力高新”再添有力支撑。

放大龙头企业引领效应,以项目推动产业强链,脚步不停的西安高新区正不断做大做强产业兴城这篇文章,向着建设“实力高新”、打造中西部高质量发展新高地的目标加速奔跑,闯出高质量发展的新天地。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3月12日
下一篇 2022年3月1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