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 时代,做一款让用户喜爱的产品或许不难,但要做一款即让用户喜爱、又能赚钱的产品却很难。这一点,相信作为微信之父的张小龙正越来越深刻的感同身受。
微信此次推出的服务分为两类,一类是投放广告的人,被称作广告主,类似传统在各类媒体平台上做广告的企业和品牌;另一类是接收广告投放的人,被称作流量主,角色则类似电视、 纸、 站这样的媒体。
盈利压力下微信不断出招变现
尽管如此,微信在如何赚钱的道路上还是坚定地越走越远。在推出广告业务之前,微信早已经在手机游戏、微信支付、电商业务等几大方面有了深度的尝试。
其中,智能手机游戏运营算是微信平台目前最成功的商业模式,截至目前已经登陆微信平台的手机游戏已经多达近20种。腾讯凭借微信和手机QQ在智能手机游戏上的双管齐下,2014年第一季度,该领域的营收超过了18亿元,环比增长近200%,而付费用户环比也增长了一倍以上。上述游戏中有6款在2014年一季度曾名列苹果App Store中国地区排行榜的前十名。
而在微信支付方面,微信产品团队在去年春节期间创造性地推出了“微信红包”这个应用,一下子把微信支付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开通微信支付的用户数也急剧增长。同时,通过在微信中提供包括手机话费充值、购买彩票、Q币充值、滴滴打车服务等服务,进一步拉升了微信支付的活跃度和可用性。而腾讯最新一次针对微信支付的举措是,微信群人数超过100人后,入群用户必须要开通微信支付才能进入。
由于微信目前还不是独立公司,所以很难获得其比较具体的运营投入数据。不过,可以跟它的老对手新浪微博比较一下。新浪微博2013年全年的运营支出高达3.7亿美元,与新浪微博相比,用户数量、信息量、使用频度都明显高出一筹的微信的资金投入显然只多不少。
微信在近半年来,密集的推出各种跟商业收入有关的服务和应用,显然跟有着巨大的投入和营收压力有关。微信发展到今天,已经有3年半的历史,坐拥数以6亿计的庞大用户群以及超高使用率,如果自身不能解决盈利问题,这是腾讯无论如何不能接受的。相反,在腾讯心中,微信不但要赚钱,还应该成为未来很多年中腾讯业务的核心支柱。
商业化突进面临与用户体验互博
不过,正如此前新浪面临的尴尬和困境一样,就是作为一款主要是互动 交类的产品,到底要如何才能在良好用户体验和规模化商业营收方面取得很好的平衡呢?
此前新浪为了解决营收甚至盈利问题,不仅接受了阿里巴巴作为投资方,还大面积在微博中引入了淘宝的各种广告。与此同时,新浪微博还在微博页面开设了大量的各种形式的广告位。然而这一举动引发了大量微博用户的吐槽。而随着微博中商业广告以及各种推销愈演愈烈,大量的微博用户的活跃度开始明显降低。
现在,微信也开始面临当年新浪微博类似的成长的烦恼。作为商业企业和商业产品,考虑如何挣钱天经地义,但最终能不能挣到钱,却往往还是用户说了算。如果涸泽而渔,因为过度商业化开发而导致用户大量流失或不活跃,那么微信也最终无法获取更长远的收益。
微信之父张小龙是业界最牛的产品经理之一,更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很早就曾说过,微信必须简单、以用户体验至上。不过,今天的微信早已经不是当年张小龙心目中的那个小清新了,在各方利益的博弈下,微信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沉重。现在,更麻烦的事情来了,在商业变现的急迫诉求下,微信还能让亿万用户倾心点赞吗?
????????????????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