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BIM软件应用发展与展望!

一、BIM软件市场分析

1、全球BIM软件市场规模预测

根据TransparencyMarket Research(透明度市场研究)的 告——《2015-2022年BIM全球市场分析,规模,信息,增长,趋势以及预测》,2014年全球BIM软件市场价值27.6亿美元,而到2022年,将预期到达115.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8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保持在19.1%。同时,TMR指出2014-2022年,亚太地区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将达到21.2%,中国、日本、印度等国家的施工工程量的增长将为BIM带来巨大的市场前景。

2、中国BIM软件市场分析

根据BIM产业的特点,来估算2020年BIM产业的市场规模。BIM产业主要可分为四个细分市场-——软件、咨询、培训与运维市场。

1)国家政策引导,以及建筑业市场发展倒逼,众多特一级企业愈发重视BIM投入,根据2016年7月21日住建部发布《关于公布第一批建筑业企业资质换证名单的通知》统计,国内有9604家特一级建筑企业,按照每家企业BIM系统投入每年(维护、升级等费用也计入)200万元计算,BIM软件的市场规模大约在100亿元左右;

2)依据上海住建委出台的《关于本市保障性住房项目实施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的通知》中对各阶段和项目规定的BIM使用价格在10-25元/㎡之间,结合国家统计局公布2016年的房屋新开工面积为16.69亿㎡,按照5%的增速计算,BIM年市场容量将在150亿元-400亿元之间;

3)BIM技术是未来建筑业从业人员必备的技能,根据每人每年投入100-200元的培训费用,BIM培训市场规模大约在50-100亿元;

4)根据统计局数据,全国既有建筑面积达600亿平方米,其中城市的既有面积约为360亿平方米,按照每平米每年产生5元的运维费用,则BIM运维市场的规模在1800亿元。2020年BIM产业的市场规模在2250-2600亿元左右,BIM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二、市场上的BIM软件分类

目前市场BIM软件繁多,按照建筑生命周期,结合建筑从业人员的工作,我们对于BIM软件按照建筑规划、建筑设计、招投标预算、施工、建筑运维5类进行区分。

1、在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建模阶段:常用软件有Revit、Rhino(犀牛)、Bentley、ArchiCAD、Tekla。

1)采用revit+国内插件的方式,既可以绘制模型,又可以输出符合国标的施工图。revit强大的体量创建、自适应族的建筑复杂造型功能,是它的优势。Revit主要用于进行建筑信息建模,Revit平台是一个设计和记录系统,它支持建筑项目所需的设计、图纸和明细表。建筑信息模型(BIM)可提供您需要使用的有关项目设计、范围、数量和阶段等信息。Revit是国内民用建筑领域里,最为常用的BIM建模软件。大家在使用Revit的时候,一定不要当做建模软件来用。

2) Bentley,奔特力工程软件有限公司在1984年创立于美国宾州,是一顶尖的技术提供者,致力於改进建筑、道路、制造设施、公共设施和通讯 路等永久资产的创造与运作过程。目前国内应用较少,其主要应用在基础设施建设,海洋石油建设,厂房建设等等。

3) ArchiCAD,最早的3D建模软件,可以自动生成 表,通过 络可以共享信息,在土建方面非常优秀。OPEN BIM是由GRAPHISOFT公司和TEKLA公司2009年共同注册的商标。OPEN BIM是实现设计协同并完成建造的一种独特方法,参与项目的所有成员无论使用什么软件,都可以参与到BIM流程中。

4)Tekla,全称Tekla Structures,是Tekla公司出品的钢结构详图设计软件。Tekla的功能包括3D实体结构模型与结构分析完全整合、3D钢结构细部设计、3D钢筋混凝土设计、专案管理、自动 Shop Drawing、BOM表自动产生系统。

2、在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分析阶段:采用国内比较权威的软件:PKPM结构设计、节能设计、绿建设计、清华日照等国内成熟的软件做分析。

PKPM,它是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工程软件研究所研发的工程管理软件,它可以直接从DWG文件中提取建筑模型进行节能设计。可以最大程度的减轻建筑师的工作量,在方案、扩初和施工图等不同设计阶段方便的进行节能设计,避免了二次建模的工作。使用建模软件进行建模。CHCE软件提供了自带的建模工具,可以快速高效的完成建筑模型的建立。可以直接利用PKPM系软件的PMCAD建模数据。如果有了PMCAD的数据,则可以直接进行下一步的节能设计工作。

3、在招投标、施工阶段预算造价工作:常采用广联达、鲁班等钢筋、图形、计价软件进行造价算量、套价,完成招标控制价、投标 价的编制。

广联达/鲁班这两款软件主要在工程量统计和进度管理上起作用。工程量统计比较多的是Revit直接提取计算工程量,然后再用广联达提取计算一遍,两者相差不超过一个值(比如3%),那么就在合理范围内的,这个部分会由投资监理来把控。那广联达怎么提取工程量呢?一般土建部分,可以用Revit导出的IFC格式文件给广联达土建算量软件(GCL)进行计算。但是,Revit钢筋这个部分有些bug,所以,一般钢筋由广联达钢筋算量软件(GGJ)自己建模,然后提取。通过鲁班BIM系统和广联达BIM 5D可以实现有效的进度管理。

4、在招投标、施工阶段管理控制工作:采用BIM5D、Navisworks等软件,进行进度工期控制、造价控制、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施工管理、合同管理、物资管理、施工拍砖、三维技术交底、施工模拟等工程管理控制。

1)广联达BIM5D以BIM平台为核心,集成全专业模型,并以集成模型为载体,关联施工过程中的进度、合同、成本、质量、安全、图纸、物料等信息,为项目提供数据支撑,实现有效决策和精细管理,从而达到减少施工变更,缩短工期、控制成本、提升质量的目的。模型全面:可以集成土建、机电、钢筋、场布等全专业模型。可以承接Revit、tekla、MagiCAD、广联达算量及国际标准ifc等主流模型文件;依托广联达强大的工程算量核心技术,提供精确的工程数据;协助工程人员进行进度、成本管控,质量安全问题的系统管理。

2)Navisworks,这款软件属于Autodesk公司。NW的软件很大,功能和操作却很简单。它能将很多种不同格式的模型文件和并在一起。基于这个能力,产生了三个主要的应用功能:漫游,碰撞检查,施工模拟。漫游就是在里面走动。碰撞检查就是你能很轻松的发现哪一根管道和哪一根梁发生了碰撞。施工模拟就是把施工的过程做成一个动画。让大家知道每一天施工到了什么程度。

5、在运维阶段:采用国内运维软件,进行物业的维修管理:如蓝色星球资产与设施运维管理平台(BE BIM AFMP V2.0)、ArchiBUS。

1)蓝色星球资产与设施运维管理平台(BE BIM-AFMP v2.0),是蓝色星球基于BIM技术开发的系列应用软件产品之一,集中体现了公司3DGIS+BIM的核心技术和价值,同时形成了:以工作流为基础,实现资产与设施(备)的运行管理;以模型为载体,关联了资产、设施、设备、资料等信息,以及围绕运维阶段的需要,采用了物联 、异构系统集成、移动互联、二维码等应用技术,使该软件产品实现了真正意义的基于BIM的资产与设施运维管理。据可查的资料显示,该产品的BIM技术是系统性应用的经典代表软件。

2)ArchiBUS是目前美国运用比较普遍的运维管理系统,而且可以通过端口与现在的最先进的建筑技术BIM相连接,形成有效的管理模式,提高设施设备维护效率,降低维护成本。它是一套用于企业各项不动产与设施管理信息沟通的图形化整合性工具,举凡各项资产、空间使用、大楼营运维护等皆为其主要管理项目。

我们可以看到BIM可以应用于建筑生命全周期,每个阶段的需求对应不同的软件。

三、近年BIM软件应用与未来展望

1、现阶段BIM软件应用

1) BIM软件产业是整个BIM产业的核心与根基。国内BIM软件市场上,以Autodesk、DassaultSystems、GRAPHISOFT、Tekla为代表的国外软件厂商依然在设计BIM软件领域占据绝对优势。但近几年国内BIM软件厂商由建造、施工BIM软件向协同协作端软件发力,不断将触角伸向产业链上下游,通过本地化产品和配套的技术服务支撑,取得了相当好的成绩。

2) 因BIM软件研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目前国内实力的BIM研发企业主要有鲁班、广联达、鸿业、鲁班、品茗等实力较大的软件厂商。另外国内BIM的应用比较积极的是施工单位的应用,政府的积极的推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施工单位的BIM软件选择主要还是要符合国内需求的软件,如使用习惯、模型的有利使用、技术服务的支持等,目前选择比较多的为广联达、鲁班等。

2、BIM未来发展展望

1)BIM软件之间数据信息交互最重要的是建立在模型的基础上,由于目前各个阶段建模软件多样,数据接口不统一,导致BIM数据信息还不够畅通,容易产生重复建设,提高使用成本。要推动设计、施工、运维阶段数据的打通,更多的需要寄希望于BIM软件厂商之间的合作以及市场竞争的自然选择。随着应用的拓展,主流BIM软件厂商应用的数据标准将会形成事实标准,可以预见,产业界将最终以事实标准为基础,加以深化和完善,推动形成行业标准,类似于国外IFC标准。标准的形成与统一,将为BIM的发展,带来更广阔的空间。

2)大土木工程专业类别众多,从房建、厂房、市政到钢结构、精装、地铁、铁路、码头、化工等,十分庞杂,专业区别十分巨大,建模技术要求不同。不同的工程专业的工艺流程,管理体系也十分庞大,各专业要真正用好BIM技术,需要自己的专业BIM 系统。各专业都拥有专业化非常强的BIM技术系统将是一个发展方向,与专业需求、规范,甚至是本地化深度结合,做出用户体验最好、投入产生最高的专业BIM技术体系。另外 对于BIM来说,与物联 的结合,可以为建筑物内部各类智能机电设备提供空间定位,建筑物内部各类智能机电设备在BIM模型中的空间定位,有助于为各类检修、维护活动提供更直观的分析手段。随着智慧城市的发展,利用“BIM+GIS+物联 ”建设数字化城市越来越需要拥抱BIM来获得海量的城市建筑设施模型数据。从BIM到CIM,将成为BIM技术升级面临的更大市场。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8年10月3日
下一篇 2018年10月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