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6万人往返武汉鄂州过上“同城”生活

2月26日早上7时,来自孝感的何爱军正在孝感前往武汉的列车上,不到30分钟,她便到达目的地。每个周末,何爱军都会往返于武汉与孝感两地。“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为我们带来了太多便利。”何爱军说。

近年来,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按下加速键,跨城地铁、城际铁路、高速公路连通起整个城市圈,打通“断头路”“瓶颈路”,通过交通硬联通,打造9城“一小时通勤圈”,逐步消除圈内居民心理上的“异地感”。如今,武汉城市圈内每天数以万计的“城市候鸟”穿梭在两个城市之间,过着怡然自得或奔波忙碌的“双城生活”,越来越多的人形成了同城化的工作圈、生活圈和朋友圈,推动城市圈由“通”走向“融”。

■ 鄂州安家武汉上班,通勤只需40分钟

像吴先生一样过着“城市候鸟”生活的人不在少数。据有关方面统计,地铁11 线三期葛店段自2021年1月开通以来,客流量日渐攀升,日均客流量已突破万余人次,共计超6万“新武鄂人”过起从“双城”到“同城”的生活。

据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办公室秘书处介绍,武汉现有对外道路通道近60条,其中高速公路十余条,国省干线约40条,鄂州与武汉东湖高新区已实现城市道路直接联系,复合型高快速多层次主骨架路 通道体系基本形成。目前,汉孝、硚孝、汉蔡、汉洪、武嘉、青郑、武黄、武鄂、武英、武麻等高速出口路已建成通车,武汉至大悟高速公路等正在全力推进当中,建成通车后,大悟至武汉仅需1个小时,比现在用时节约将近一半。

武汉城市圈去年9月还新增三条长江过江通道,包括黄石棋盘洲长江大桥、武穴长江大桥和赤壁长江大桥;560公里的武汉城市圈环线高速公路也于去年2月全线通车,一线串起了黄石、黄冈、咸宁、嘉鱼、洪湖等20多个城市。

正是由于圈内高速“由线成 ”和武咸、武黄、汉孝、武冈、武仙等城际铁路、地铁的开通,让吴先生这些“城市候鸟”一族的“同城化生活”成为现实。

■ 半小时武汉到孝感,乐此不疲两城间

何爱军有两个家,一个在孝感市,另一个在武汉市。从曾经的“双城”生活到如今的“同城”生活,何爱军已走过了十多年。

如今,随着两地铁路部门不断改善,行车时间不断缩短,现时直通车不到半小时便可到达孝感,高速公路1小时便可直达。“2016年,城铁就开通了。想回家了,坐上城铁,一会就到了,双城变同城,两地一家亲。”

从孝感到武汉,每周末的奔赴,十年间已越过5万公里的行程。而这样的生活,何爱军现在乐此不疲并享受其中。

“在列车里,我和旅客们交流,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通过他们,我才知道在冬天下午3点哈尔滨天就黑了,知道那边寒冬和武汉不同;我也知道,在广西桂林有一种叫罗汉果的药材对咳嗽很有效;我在列车上还看完了《京华烟云》《三体》系列等书籍。”何爱军说。

周末时,何爱军与家人在武汉四处逛美景、享受美食。“武汉大学的樱花、磨山的绿荫都被我们的镜头摄入;户部巷的小吃,老字 的早餐都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何爱军表示,在不断地行走中,她也感受到武汉这座城市的变迁:地铁越修越多,公交越来越快,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等新生事物的广泛应用,增长了她的见识,还成了她的写作素材。

■ 交通便利双城轻松切换,周末踢球时光尤其美好

江波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需每周出差,往返于武汉、鄂州、黄石三地。近半年时间,江波并没有认为出差是一件令人疲乏的事情。在他眼里,这只是生活的一部分。

“现在交通非常便利,我从黄石到武汉坐高铁只需半小时,从黄石到鄂州开车只需40分钟。如果我从武汉到鄂州,可以直接坐地铁,这个通勤时间可能比武汉市内的通勤时间还短,完全不会给我带来负担,也不会感觉到累。”江波说。

上班在武汉,生活却在黄石。本就是黄石人的江波,在黄石建立了固定的生活圈、朋友圈。一到周末,他便回到黄石,约朋友踢足球。每周固定2次2-3个小时的踢球时间,他总是预留给自己,20多人在足球场上挥洒汗水,大家早已从球友变为朋友,而运动的喜悦总是让他抛却一切烦恼。

“平时工作比较忙,只有周末的时间可以放松,我就喜欢回到黄石自己的家,看望自己的父母,与朋友相聚,感受亲人朋友的温暖。踢足球是我的爱好,这不仅让我加深与朋友的友谊,也让我锻炼自己的身体,调节自己的生活状态。”江波说。

■ 政务服务跨市通办,为“城市候鸟”提供更多便利

另一个黄石人田青也保持着工作日在武汉、周末在城市圈的生活节奏。她来武汉工作有3年了,周末还是喜欢回黄石陪陪父母,或是找老朋友一起逛逛街。

回忆起黄石这些年的变化,田青很有感触:“几年前,老家房子周围的环境不太好,各种设施都很老旧,道路通行也并不方便。不过,现在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老城改造,周围的建筑外立面都做了统一美化,着实让人眼前一亮。”也正是家乡的这些积极改变,激起了田青常回家看看的想法。

“周六早上和老公、孩子一起从武汉家里出发,带些特产去老家看望爸爸妈妈,约同学朋友吃饭叙旧,在黄石‘逍遥’两天,周日晚上再返程。甚至有些时候舍不得那么早回来,等到周一清晨6点钟出发,卡着时间回武汉上班。”田青说,毕竟从小在黄石长大,对黄石有着特别的感情,养成了生活习惯,熟悉这里的环境,所以周末就想待在黄石。

“即使涉及到办 保、医保等,也不需要再两边跑了,现在互联 这么发达,武汉城市圈很多数据都联 互通了,确实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便利。”田青说。

同城化发展,交通是基础,改善和便利居民生活则是最终落脚点。去年以来,武汉城市圈9市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实现319项政务服务事项“跨市通办”,医疗、交通、旅游等服务“一卡通用”,为城市圈“候鸟一族”的生活提供便利与保障,让他们在圈内的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 厚厚一叠的交通票,是融入武汉城市圈生活的凭证

“一家人之前在武汉住过一两年,因为父母年纪大了,考虑到老人的生活习惯和孩子的教育问题,还是让他们回到了仙桃。”就这样,36岁的肖波也成为了武汉城市圈“候鸟一族”,工作日在武汉打拼,周末回仙桃与家人相聚。

只要没有特殊情况,周五晚返回仙桃,周日晚再来到武汉,这样的生活肖波已经持续了快5年。肖波在武汉玩伴 络科技有限公司工作,公司就在光谷,这几年他亲眼见证了武汉的成长:“为了方便工作,我就住在光谷东,每天上下班都路过高新大道高新二路,眼看着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道路越修越多,经常感叹光谷的飞速发展。”

而武汉的变化对他直接影响最深的,就是武仙之间的交通发展。肖波回忆,刚开始往返两地的交通工具主要是大巴和普通火车,“后来有了天门南站,发现坐动车也很方便,从天门南站也能坐到直达仙桃城区的公交车。”

2020年12月26日,武仙城际铁路正式开通,这是湖北省继武黄、武冈、武咸、武孝之后的第五条城际铁路,设计行驶时速200公里,武仙城际动车全程行驶87公里,最快只需40分钟。肖波往返两地可选的交通方式越来越多。“坐城际铁路舒适又实惠,几乎成为了我回家的首选。另外,武仙往返的顺风车相当多,半日内的顺风车基本上都能随时约到。”

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按下加速键后,肖波的许多办事习惯也随之发生了改变。肖波曾经往返两地办证,都要提前一天请假,确保预留足够的时间。现在,武汉城市圈“跨市通办”事项不断完善,不用再两地跑了,“不用半天就可以办完。”

■ 跨城往返十余载,回家总是最幸福的时光

“没有感觉在两个城市之间穿梭,只是在家庭与工作地点之间的往返。”谈到两地之间往返10来年的经历,程银生有点云淡风轻。

程银生从事建筑行业,工作地点在武汉,安家在咸宁,经常需要在武汉与咸宁之间往返。“从武昌出发,途经武珞路、白沙洲大道,自青菱高架转入京港澳高速,由咸宁北回咸宁城区。”近90公里的回家路他早已烂熟于心,10余年的“候鸟”生活中,程银生已跑过超10万公里的双城路程。“假如家里有什么急事,我立马启程赶回去也来得及,两地之间往返很方便。”

在程银生的“候鸟”生活中,家庭是最重要的关键词。“目前孩子已经14岁了,学习任务正是紧张的时候,有我在家,孩子心里会踏实一些。”

■ 当周末回家变成常规选项,到汉求学工作不再孤独

“这周末我还想回来,记得到车站接我,老地方见!”挂断父亲的电话后,马乐从宿舍桌子下面拖出一个小行李箱,准备乘坐第二天上午的城际铁路回仙桃老家。

马乐今年读大四,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读书的这几年里,她数不清有多少次这样拖着行李箱说走就走。

不管用什么方式,她周末必须要回家,有时是坐公汽,有时搭顺风车,甚至让爸爸妈妈专程开车来接。“在学校太无聊了,谁不愿意回到家里享受生活呢。”马乐说。

“有的人说仙桃太小,景区太少,一点都不好玩,但我却不这么看。去仙桃商城大厦逛逛街,到武商广场里的溜冰场体验冰雪运动,走进烽禾电影院看一场热播的电影……这么丰富精彩的生活,还有什么不满足的!”马乐说,大学校园生活虽然美好,但周末回家放松也是一种让人无法拒绝的诱惑。“这种感觉就像平时在闹市中忙碌,休息下来之后,去寻找诗和远方。”

随着时间流逝,她渐渐适应了校园生活,也习惯了当武汉城市圈的“候鸟一族”。“现在两地的交通问题完全不用担心,我甚至期待有一天,城际铁路能像坐公交班车那样方便!”马乐说,武仙城铁开通后,她周末回家的次数反而不像之前那么频繁了,因为往返两地已经如此方便,回趟家不再是一种奢望,而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规选项。

[8版]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1月17日
下一篇 2022年1月17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