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RO 15 OLED 与AERO 17 HDR 属于同系列笔电产品,因此在外型设计上也延续相同的设计元素,采用整块铝合金 CNC 削切材质打造,双纹路材质搭配镜面分割线条,呈现简约利落的视觉感,屏幕上盖的 AERO 品牌 Logo 则为镜面材质,并具备白色呼吸灯配置。
笔电尾端配置有左右两个散热孔,中央的 AERO 金属铭牌还备有两个白色 LED 光源,让人有一种汽车车牌的错觉。
AERO 15 OLED 含内建锂电池的重量为 2.184Kg,其实也不算轻巧的配置,机身厚度则为 20mm。
笔电厚度
笔电重量
笔电左右两侧同样配置 RJ-45、3.5mm 耳麦孔、三组 USB 3.1 Gen1 Type-A、一组 USB Type-C Thunderbolt 3、mini DP 1.4、HDMI 2.0、DC-in 电源插孔,以及支持 UHS-II 规格的 SD 读卡机,另外还可以看到左右两侧散热孔配置。
右侧接口
左侧接口
AERO 15 OLED 内建 15.6 英寸 AMOLED 显示屏幕,为三星制造的 4K HDR AMOLED 面板,除符合 VESA Display HDR Ture Black 标准外,也具备 100,000:1 高对比、DCI-P3 100% 广色域、1ms 反应时间、400nit 高亮度,以及滤蓝光技术,当然也通过 X-Rite Pantone 色彩校准认证,以及 Delta。
小编也用四张 4K 照片人让各位看一下这面 AMOLED 显示屏幕的表现,由于这片面板的最低的亮度为 0.0005nit,因此在暗部细节与层次的表现上相当出色,各位可以从第一张黑猫的胡须与毛发细节可以看出端倪。至于色彩的饱和与层次的表现上也是相当出色,各位可以从第三张与第四张照片看见色彩的表现。
4K 照片播放
4K 照片播放
4K 照片播放
4K 照片播放
即便键盘左右两侧已经没有太多的空间,但技嘉还是将独立数字键放入 14 英寸宽的机身中,且与主要的全尺寸键盘采用相同大小的按键颗粒设计,孤岛式按键配置具备反馈感较重的敲击手感,同时也具备电竞风格的 RGB Fusion 2.0 背光键盘,使用者同样可以通过内建的 Control Center 来进行背光颜色与发光模式的设置。
键盘配置
独立数字键
与 AERO 17 HDR 相同,AERO 15 OLED 将 HD 视频镜头移致笔电 C 件上方,并附上双阵列式麦克风,并为了安全隐私性,同样也附上视频镜头屏蔽,使用者可依照使用环境需求将其打开或关闭。
视频镜头
视频镜头屏蔽
键盘下方则有 Windows Precision 触控板配置,并内建指纹传感器,能搭配 Windows Hello 进行生物性辨识的安全性登入,而触控板同样支持多样的手势操作与多点触控功能,不得不说,小编最近在使用 Windows 笔电的触控板时,发现确实比前几年的触控板要来得好用许多,虽然因为作业系统的关系,在操作的灵活性上还是比不上 MacBook 的触控板,但进步的幅度真的非常明显。
Windows Precision 触控板
指纹识别设备
笔电底盖的设计风格与 AERO 17 HDR 也是完全相同,靠近笔电尾端处可以看到有如双翼的大型进风散热孔配置,左右两个散热风扇还隐约透露出键盘的 RGB 背光,笔电底盖内侧则有硬盘与存储器插槽,想要升级或扩充硬件与清洁的使用者,将底盖螺丝孔拆卸后就可以进行。
AERO 15 OLED 则附上 230W 专用变压器,并采用分离式电源线设计,实际测量整组充电设备的重量为 828g,快要接近市售某些 13 英寸的轻薄笔电,其实要携带外出还是有点负担。
变压器规格
变压器重量
Gigabyte AERO 15 OLED XB 重点规格:
作业系统:Windows 10 Pro
处理器:Intel Core i7-10875H 2.3GHz
显示芯片:NVIDIA GeForce RTX 2070 Super with Max-Q 8GB GDDR6/Intel UHD Graphics 630
储存设备:1TB M.2 NVMe SSD
存储器:16GB DDR4 2933MHz(最大 32GB)
显示屏幕:15.6 英寸三星UHD AMOLED (HDR400/Adobe RGB 100%/X-Rite Pantone 认证)
接口:3x USB Type-A 3.2 Gen1
1x USB Type-C Thunderbolt 3
1x UHS-II SD 读卡机
1x HDMI 2.0
1x mini DP 1.4
1x 3.5mm 复合式音源插孔
1x RJ-45 络插孔
1x 电源输入孔
通讯:Killer Ethernet E2600/Killer Wi-Fi 6 AX1650(Intel 技术)/Bluetooth V5.0 + LE
电池:92.24Wh
尺寸:356( W ) x 250( D ) x 20( H ) mm
重量:2.1Kg 起
处理器性能测试:
本次测试的 AERO 15 OLED 同样内建 Intel Core i7-10875H 2.30GHz 处理器,为八核心 16 线程架构,搭配 16MB L3 快取存储器。在 CPU-Z 测试软件中,单执行绪性能测试结果为 541.1 分,多执行绪性能测试结果为 5106.3 分,CINEBENCH R15 的单执行绪性能测试结果则为 201 分,多执行绪性能测试结果则是 1735 分,OpenGL 性能则为 127.69fps,CINEBENCH R20 的单执行绪性能测试结果则为 480 分,多执行绪性能测试结果则是 3601 分,,在 X264 影音转档性能上则获得 47.9FPS 的性能表现,整体的性能与 AERO 17 HDR 差异不大。
处理器信息
快取存储器与存储器性能测试:
AERO 15 OLED XB 则是搭载 16GB DDR4-2925MHz 规格的存储器,采用双通道配置,主要存储器的性能测试结果为 39632 / 38842 / 35008 MB/s(读取/写入/拷贝),延迟时序则为 58.4ns,至于 L3 快取存储器的性能表现为 343.61 / 209.42 / 260.78 GB/s(读取/写入/拷贝),延迟时序为 11.5ns,与 AERO 17 HDR XB 主要性能差异在主存储器的时脉规格不同。
硬盘读写性能测试:
AERO 15 OLED XB 内建 NVMe PCIe 3.0 x4 SSD 固态硬盘,储存容量为 1TB,原厂则提供两个插槽供使用者升级或扩充使用,在 CrystalDiskMark 的循序读写性能表现为 2287.99 / 1169.77 MB/s,TxBench 性能测试中,循序 Max QD32 性能测试中,获得 668.308 / 1169.245 MB/s 的性能表现,最后在 AS SSD Benchmark 性能测试中,则获得 2,517 分的性能分数,以及 1113.59 / 499.29 MB/s 的性能表现。
绘图性能测试:
AERO 15 OLED XB 同样也内建 NVIDIA GeForce RTX 2070 Super with Max-Q 独立显卡,并具备 8GB GDDR6 独立显示存储器,另还有 Intel UHD Graphics 630 内显芯片。
GeekBench 4 OpenCL 性能
GeekBench 4 CUDA 性能
同样也使用 SPECviewper 13 来进行图形运算性能测试,将屏幕分辨率设置在 3800 X 2120 的环境下,实际测试的图形运算性能,在 3D 图形运算与渲染的结果算是相当不错,且别忘记这是在 4K UHD 的环境下进行的测试。
至于在 RTX Octane render 测试软件中,这张 NVIDIA GeForce RTX 2070 Super with Max-Q 独显,获得的性能分数为 575.67,各位可以看到在 RTX off 的情况下,性能分数仅有 164.83,同样有接近 3 倍的性能表现落差。
内建 NVIDIA GeForce RTX 2070 Super with Max-Q 独立显卡,小编是在开启 Edge AI 与高性能电源模式下进行性能测试,在 3DMark Fire Strike 三种测试模式下,分别获得 17,842 / 9,124 / 4,732 分的性能表现,在 NVIDIA 全新的 Max-Q 技术加持下,即使是用于游戏的体验,也算是相当足够。
3DMark Fire Strike 测试
3DMark Time Spy Extreme 测试
3DMark Fire Strike Ultra 测试
另外看到 3DMark Time Spy 模式下,得到 7,608 分的性能分数,在 3DMark Time Spy Extreme 模式下,获得 3,542 分的性能分数,最后则是 3DMark Port Royal 测试模式,这是测试最新的光线追踪技术,这款笔电获得的测试分数为 4,527 分。
DMark Time Spy 测试
3DMark Time Spy Extreme 测试
3DMark Port Royal 测试
而在《Unigine Heaven Benchmark》图形性能测试中,小编将显示分辨率设置在 4K UHD 全屏幕,并将画面质量设置在 Ultra 模式,并开启 4xAA 反锯齿模式,测得的性能表现为 923 分与平均 36.7fps;在《Unigine Valley Benchmark》测试软件中,则有 1,483 分性能分数与平均 35.5fps 的性能表现。最后看到《Unigine Superposition Benchmark》图形性能测试中,小编使用 4K Optimized 模式下进行测试,最终获得 6,279 分性能分数与平均 46.97fps 的性能表现。
Unigine Heaven Benchmark
Unigine Valley Benchmark
Unigine Superposition Benchmark
最后来看到《Final Fantasy XV Benchmark》的游戏图形性能测试中,小编将显示分辨率设置在 4K 全屏幕,游戏画质则设置在 High Quality 模式进行,性能表现则为 3,400 分与 Standard 的性能等级。
实机游戏性能测试:
在实机游戏性能测试中,第一款游戏为《刺客教条:奥德赛》,小编将屏幕设置在 4K UHD 全屏幕分辨率下,关闭垂直同步同时将画面质量与特效设置在很极高的设置,所测得的性能表现分别为平均 32fps。
《刺客教条:奥德赛》显示设置
《刺客教条:奥德赛》画面设置
《刺客教条:奥德赛》性能
第二款实机游戏则为《极地战嚎 5》,小编同样使用 4K UHD 全屏幕分辨率的显示设置,关闭垂直同步并将画质设置在极高的配置,最终测得的性能表现分别为平均 41fps。
《极地战嚎5》显示设置
《极地战嚎5》画质设置
《极地战嚎5》性能测试
散热性能测试:
AERO 15 OLED XB 同样也采用全新的 WindForce 风之力散热系统,小编则是在高性能电源管理模式搭配深度控制散热模式,同时开启 Edge AI 模式下进行测试。使用的系统稳定度测试软件分别为各位熟悉的 FurMark 与 Prime95。在待机时可以看到 CPU 温度平均落在 50 度上下,而 GPU 温度则为 49 度。通过 Flir 的热像仪器,实际测量笔电机身温度,在待机状态下,笔电机身最高温出现在笔电中央后方,最高温为 45.1 度。
系统稳定度测试(待机)
系统稳定度测试(待机)
在两个系统稳定度测试软件进行约 15 分钟运作后,可以看到 CPU 温度提升至 77.1~78.3 度,而 GPU 温度最高则来到 86 度,至于笔电温度最高处则没有改变,实际测量最高温则来到 55.6 度。整体来说,AERO 15 OLED XB 的稳定度表现算是不错,散热效果则与 AERO 17 HDR 一样受限于机身厚度,以及笔电机身尺寸大小关系,表现算是差强人意,虽然没有影响到实际的使用,但笔电本体的温度太高,也成为后续需要解决的地方。
系统稳定度测试(运作)
系统稳定度测试(运作)
小编在系统稳定度测试时,也测量散热风扇的噪音,但在深度控制的模式下,系统会自动判定高温来调整风扇转速,因此最高噪音值仅有 55.5dB,算是相当出色的散热风扇噪音控制表现。
笔电综合性能测试:
最后来看到的是计算机综合性能测试部分,小编使用 PCMark 10 测试软件来进行,在标准模拟一般笔电工作模式下,这款笔电获得的整体性能分数为 5,413 分,依照先前测试 AERO 17 HDR XB 的性能等级排名来看,AERO 15 OLED XB 同样是属于中高端性能笔电机型。
电池续航力测试:
AERO 15 OLED XB 则内建 92.24Wh 充电式锂电池,比起 AERO 17 HDR XB 电池容量要少一点,小编在平衡电源管理模式下,关闭蓝牙传输、定位功能与键盘背光,并开启 WiFi 并保持连线,屏幕亮度则维持在 50%。在 PCMark 10 针对一般笔电工作模式的环境下进行测试,最终的续航力表现为 6 小时 25 分钟,并剩余 6% 的电量,以具备独显的笔电来说,算是相当不错的性能表现。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