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虹介绍,在保持国有控股地位不变的前提下,考虑引入战略资源,改善公司的治理结构,持续提升上汽的市场竞争力、协同创新力和资源整合力。在集团下属的企业层面,对一些具备中性化、平台化特征的创新业务,根据发展的不同阶段,有序推进实体化运作、市场化融资和分拆上市等工作。目前,上汽已经培育形成了捷氢科技、智己汽车、飞凡汽车、友道智途、享道出行、零束软件等20家“科创小巨人”企业。近三年来,捷氢、智己、享道等5家企业已经实现了市场化融资将近百亿元。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是上汽旗下的捷氢科技。捷氢科技是专注于燃料电池电堆设计,以及核心零部件研发和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目前,捷氢的新一代燃料电池电推平台已实现完全自主设计开发,一级零部件达到了100%国产化,而且整体水平也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今年6月,捷氢科技拟分拆至科创板上市的申请,已获得上交所的正式受理,成为上汽首家,也是国有汽车集团中首家启动分拆上市的案例。通过科创板上市,捷氢科技将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和产能建设,加快氢燃料电池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久事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过剑飞介绍,久事在体育产业领域深耕多年,目前也形成了众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赛事和场馆品牌,连续多年成功举办F1中国大奖赛、ATP1000 球大师赛等世界顶级赛事,投资建设了上海国际赛车场、浦东足球场等标志性体育场馆,目前还在加快推进徐家汇体育公园、久事国际马术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积极打造更多的城市新地标,目的就是助力上海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久事集团作为“一江一河”开发建设的主要企业力量,将通过强化“水岸联动,通江达海”功能的发挥,把浦江游览打造成上海旅游的“第一入口”“第一名片”;由久事集团牵头打造的苏州河旅游水上航线目前已进行试运行,争取早日让这条航线成为文化旅游新地标。此外,久事集团负责管理着外滩核心区域十多幢经典楼宇,近年来,举办了一系列艺术展览,以“建筑可阅读”的形式,让市民游客走近外滩、感受城市的文化魅力。
上港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严俊介绍,2021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实现4703万标准箱,已经连续12年蝉联世界第一,也是世界上唯一突破4000万标准箱大关的港口。洋山四期是全球单体规模最大,也是综合智能化程度最高的码头,2017年12月开港,2018年开港第一年就实现了201万标准箱的吞吐量,去年(2021年)完成的吞吐量是570万,作业能级达630万标准箱,全面实现设计时的远期吞吐能力。
在劳动生产效率方面,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是传统码头的200%以上,效率非常高。人工成本节约70%的前提下,效率却提高30%。目前,桥吊单机的作业效率,单船平均作业台时量等,各个生产指标都屡创新高。
上海港目前在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一系列前沿科技的应用方面也取得了很多进步,尤其是自主研发的ITOS系统,即全自动化码头智能生产管理控制系统,这是上海港完全自主研发,也是目前国内自动化码头唯一的“中国芯”,它不仅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而且还实现了效率反超,目前已经在国内外14个集装箱码头得到应用。我们还研究了一批技术。如,“超远程智慧指挥控制中心”,可以在离港区100公里以外,控制桥吊等,瞬时误差时延在6毫秒之内;开发上线了数字孪生系统,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以及3D技术,在虚拟空间中复刻了一个洋山四期,让其不断进行压力测试和系统的优化迭代。另外,首个智能驾驶的集装箱转运技术场景也不断提质增效,上港和上汽、上海移动在洋山有一个智能重卡项目,通过“5G+L4”的技术,在去年(2021年)已经实现了4万标准箱的转运业务。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