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一直没有放弃对 交业务的尝试。钉钉事业部近日重启了“来往”项目,内部称之为“新来往”,由前来往产品负责人、现钉钉CEO陈航(花名无招)负责。目前,其产品“Real如我”已经推出。
“Real如我”是一款主打校园 交的产品,基于地理位置,且拥有人脸识别的扫脸功能,已经在阿里内部小范围体验和推广。其秘密上线的11个月中,还曾用过名字“烂烂”。
这款产品的所属公司是“杭州捉急 络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陈航。
9月21日,“新来往”秘密进行了2019年第一次会议, 召“破土而出、枝繁叶茂”。目前,这个团队规模仍较小,“新来往、新气象”的大幅毛笔字画已经悬挂在办公室墙上。
史永翔商学院现推出了一节《找到目标客户,实现业绩倍增》音频课程9.9元
您将收获:
1.学会做用户画像,给客户打上标签
2.掌握交易型客户和关系型客户特点
3.找到属于自己的好客户
4.建立自己的独特的营销体系
5.真正意义上实现业绩倍增
评论区留言/私信“销售”限时领取
新旧来往
“新来往”的启动非常低调,和2013年 交产品“来往”亮相形成鲜明对比——没有10亿推广、没有阿里高管们集体在微博奔走相告、没有发动两万阿里员工一人拉100名用户、也没有定下一周用户过百万,一个月过千万,一年过亿的目标。
来往是阿里成立 络通讯事业部后,首个集团核心级项目。2014年被定为“CEO工程”后,团队迅速扩张到上百人。马云曾在内 召员工拉新,发出“火烧企鹅”的宣言:“杀去南极洲,去人家家里打架,该砸的就砸,该摔的狠狠摔。”
但其疯狂的拉新手段,就是彼时阿里运营为主的产品思路为失败埋下的种子——由于来往与微信功能类似、产品缺乏差异化,很难实现用户留存,来往很快陷入增长瓶颈。两年后“来往”低调更名为“点点虫”,主打阅后即焚的年轻人 交,但声量不再。
但来往给了钉钉基础架构和团队。2014年春节,P8级的无招带领的六名基层员工入驻湖畔花园,开始研发企业通讯工具,正式以“钉钉”为名,悄然发布了1.0版本,支持IM即时通讯与电话功能打通。
一些评论者认为阿里不擅 交,不擅长做自下而上的产品创新,不擅长垂直领域的创新。这些质疑声随着2014年阿里移动 交产品来往的失败达到了顶峰,又随着钉钉的成绩重审命题。今年8月,钉钉宣布个人用户已超2亿,企业组织数超1000万。
而此时,在钉钉团队重启来往,无招再一次选择了低调的打法。这次的境况已经与多年前不同——同样是选择了垂直校园 交赛道,新来往有着比创业公司更深厚的基础技术架构积累,也有着更强劲的资源;而在公司内部,钉钉团队又享有“产品思路”而不是运营思路为先、较为独立的发展空间。
新旧阿里
时任来往产品线负责人,现钉钉负责人无招在2017年接受《财经》采访时曾说,来往之后,阿里高层反思——即使集结最丰富的资源,阿里也不是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而马云也认识到,空间对于初创项目的重要性。
新旧来往之间,阿里做 交的心态也有了变化。彼时,来往是移动互联 路径摸索中,阿里焦虑性的产物,它急于证明自己不会被新时代落下,而如果对方上了船,阿里也可以把船掀翻。
此时的阿里,已经是互联 巨头二巨头之一,在电商和泛娱乐上与腾讯划江而治。在其交易商业的垄断性优势下,2C 交产品已经从“战略核心”,变成了团队尝试、低调探索。
上一个校园 交领域的明星产品,还是人人 ,但其已经在成立7年后,在去年11月,作价2000万美元出售。人人 短暂而无后继的成功,让无数玩家兴奋——实名化、强关系链的 交需求并没有被完全满足,尤其是关系 密集且清晰的校园。
大小巨头们都蠢蠢欲动。9月中旬,字节跳动完成了对一家校园 交公司“Biu校园”的收购,2018年11月参与了校园 交产品Summer的A轮投资。9月初,京东金融开发了交友软件“梨喔喔”要求每个用户都会对外显示所在的学校信息。
从经历和结果来看,钉钉无疑是阿里最应该派出的的团队。钉钉有着鲜明的文化——狼性、使命感、高举高打。
随着竞争者入局,新来往面临的问题仍与旧来往时相同:一家运营为主、使命感驱动的公司如何保持产品心态。钉钉回答了2B产品的部分,其产品成长仍是靠着激进的“共创策略”,而其2C的部分,仍没有答案。
一些体验过产品的阿里人士对其表示悲观,另一位人士则称:“其产品出发点非常犀利。”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