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IC
北京正在抢占智能 联汽车高地。
作为最早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城市,2009年我国启动“十城千辆”工程,北京便成为首批参与城市。这一年,北京亦率先建立了新能源汽车联席会议制度。北京市经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北京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50.7万辆,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
智能 联汽车产业已然成为北京重点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之一,并擘画出了未来蓝图——推动车端智能、路端智慧和出行革命,加速传统汽车智能化 联化转型,力争到2025年汽车产业产值突破7000亿元,智能 联汽车(L2级以上)渗透率达到80%。
在政策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双轮驱动下,北京智能 联汽车政策先行区不断突破,先后发布了高速公路测试、无人化城市道路测试、示范应用和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无人接驳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等一系列具有全国首创地位的创新管理政策。
智能提速:300多条自动驾驶测试道路
近20年来,新能源汽车赛道上演了“中国速度”,产销量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北京作为我国最早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城市,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以北京本土企业北汽集团为例,敏锐捕捉到纯电动汽车发展趋势和上升势头,成立北汽新能源,并成为国内较早发力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实体。与此同时,其新能源汽车总装车间装配链也是国内第一条新能源汽车总装车间装配链。北汽新能源曾连续7年拿下全国纯电动汽车销量冠军,目前也在加速向智能化、高端化升级。
“北京汽车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制造业,而制造业90%以上集中在北汽集团。”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专务秘书长葛松林细数北京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时间节点:第一个是北汽与现代合作,带动本土乘用车发展。第二个是与奔驰汽车合作,助力北京汽车产业发展成长和形成规模。第三个则为北汽自主品牌乘用车和商用车发展,通过合资反哺促进自主开发和研究,提升整体研发能力和制造能力。
10多年时间,北京在新能源汽车发展和上升势头中驶入新赛道。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新能源汽车示范应用,到2009年我国启动“十城千辆”工程,北京成为首批参与城市,再到2013年以北京为代表的特大城市提出十万量级新能源汽车发展目标,智能 联赋能新能源技术,北京也开始加快智能 联汽车全产业链布局。
2016年,北京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意见》,其中重点提及新能源汽车的新业态培育,并将聚焦智能 联电动汽车领域。同年《北京市智能 联驾驶技术创新工程(2016年-2025年)》拉开了北京在智能 联汽车研发布局的序幕。2018年《北京市智能 联汽车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19年-2022年)》出台,提出要将北京建设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智能 联汽车产业创新发展领先城市。3年时间,一张智能 联汽车之 在北京织就。
北京智能车联产业创新中心数据显示,截至11月中旬,北京累计开放经开区、海淀区、顺义区、房山区、通州区、大兴区6个区域323条1143.78公里自动驾驶测试道路。其中,支持无人化测试的道路达到3个区域82条423.26公里。而北京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累计里程超过957万公里。
开启自动驾驶时代,全产业链发力
2020年9月,北京开放自动驾驶载人测试启动仪式在Apollo Park(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和车路协同应用测试基地)举行,百度阿波罗宣布在北京正式推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萝卜快跑。北京此次开放的自动驾驶载人测试区域总长度约700公里,覆盖海淀、顺义生活圈和商业圈等近百个站点,全国开放区域最广、测试里程最长。
2021年4月,北京正式批复了《北京市智能 联汽车政策先行区总体实施方案》,国内首个智能 联汽车政策先行区设立在北京大兴区。目前,北京正在积极布局推进新能源汽车研发、设计、试验、试制、验证等环节的全产业链集群,持续推动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建设,促进产业链企业聚集。
“北京智能 联汽车的发展呈现出外围包围城市的势态。”在葛松林看来,在路况信息、交通场景相对简单的情况下,技术逐步做到比较成熟,此时慢慢向路况更复杂的市中心转移。目前北京智能 联汽车试验区域、试验道路等已经形成从研发、上游到生产制造以及应用试验比较完整的产业生态。
1998年,葛松林作为优秀留学博士回国进入国家机械工业部从事汽车科技项目管理工作,后转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专职负责汽车科技国际合作与推广工作。十几年前,位于北京的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率先组织行业龙头企业成立有影响力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其中包括智能 联汽车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研究汽车行业前沿技术并落实产业化,而这也成为北京探索智能 联汽车发展的行业联盟先发优势。
葛松林认为,北京汽车产业发展具有其他省份不可替代的优势。“第一是高校优势,例如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这些大学里的运载车辆、交通等相关专业都是行业比较强的学科,聚集了大量高精尖专业科研人员和专家型人才。第二是拥有多个创新联盟,并发展成为研究型机构,甚至是具有产业化实体,他们既有理论研究,也有产业化优势。第三就是北京的政策支持。”葛松林表示,北京智能 联汽车相关政策的超前意识比较到位,设立的示范区不仅为本地的智能 联汽车产品提供路试,也为全国其他整车企业超前开发的智能 联汽车提供路试的准则和条件。
抢占智能 联汽车高地
聚集多方优势,北京已在智能 联技术融合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方面,率先探索出了产业“双智”实践之路,而亦庄正是“双智”落地北京的核心区域。未来,北京将围绕新能源汽车创新产业集群、自动驾驶等更高技术领域加大投入。
《北京市“十四五”时期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指出,要坚持 联式自动驾驶技术路线,推动车端智能、路端智慧和出行革命,加速传统汽车智能化 联化转型,力争到2025年汽车产业产值突破7000亿元,智能 联汽车(L2级以上)渗透率达到80%。
不过,葛松林和梅松林均认为这是一个有挑战的目标,在2025年智能 联汽车(L2级以上)取得80%的渗透率,也就意味着一般乘用车基本上要标配L2级或以上,这需要整个智能 联汽车价值链参与者共同努力才行。
梅松林认为,智能 联汽车发展可从三个维度对比:上游-供应链,中游-车企,下游-市场,北京在上游和下游很强,集中了大量智能 联供应链企业,终端市场大且智能 联汽车渗透率高,但连接上游和下游的车企仍需进一步强大。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