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操作系统?
首先,微信能被称作操作系统的原因大概有几个:
二是从微信的用户规模来说:微信的用户规模在2019年初已经突破了日活十亿大关,是全世界八分之一左右的人都在使用的巨无霸产品,已经达到了可以称之为【操作系统】的规模。
三是从微信的开发者生态来说,已经有数以百万级的个人开发者和开发团队依靠微信开展业务或在微信生态中创业。大批的专业开发者生产的软件、游戏和服务让微信内软件数量已经几乎可以满足用户的所有需求,而不十分依靠其他APP。
2019年8月9日,微信开发者 区出现了一则公告,如下图:
总结成一句话就是说:小程序可以在微信的PC端打开了。
点击之后,还可以继续使用小程序的内部功能,操作界面与移动端基本一致,如下图:
和移动端微信有5个悬浮窗,支持多任务场景一样,PC端同样可以同时打开多个小程序,就像下面这样:
如图分别是滴滴、递名片、和便利蜂三个小程序。
在界面设计上基本保留的移动端的所有设计,就像是把手机屏幕搬到了PC上显示一样,胶囊按钮、更多操作、分享等等全部都有。包括关闭小程序的操作也一模一样。
相当于是用户从微信中打开了很多个软件,那么微信客户端的意义可能也就相当于是【操作系统】了。
那么,当用户可以在不同聊天场景中更连贯地使用小程序之后,会发生什么呢?我想会是用户会把自己的更多需求放在微信中寻求解决,微信进一步占据用户更多的使用时间。微信变的更好用,用户更难离开微信!
虽然现在我们使用移动设备的频率和时间都已经十分多了,但在工作环境了,PC电脑还是毫无疑问的第一生产力工具,此次更新之后,用户就可以在工作时间脱离手机,不必经常切换不同设备,使用体验更加流畅。
以上是8月9日刚刚公告的PC版微信中小程序的变化,但对于微信想把自己做成操作系统这件事,其实在一个月之前的移动端版本更新中就有了体现。请继续向下看!
微信在7.0.5版本中新增了最多5个悬浮窗功能,并且把原来播放音频的形式也改为了浮窗形式,顿时用户们一片欢腾,表示简直是对自己的福音,这下不用担心一篇文章没读完又看到一篇好文章的尴尬情况了。也不需要把好文章都发到文章助手来收藏了。
5个浮窗只是为了让我们能保留一些没来得及看完的信息吗?或者是为了节省主屏空间,把原来播放音乐占据的30DP的高度省下来给聊天列表用,增加信息容量?这个问题可能并没有这么简单。
我认为微信不太可能只因为解决帮助用户保留未阅读完的文章而做出这么大的交互改动,包括在上个版本只有一个浮窗时其目的的主要成分也不是为了帮助用户保留内容。
我的猜想
微信这两个版本都是在做向【操作系统】形态产品演化的尝试。
具体到功能的话,则是在尝试解决操作系统中多任务并存和处理的问题。
按照微信现在的形态,如果把微信比作操作系统的话,
那么微信小程序就是操作系统中的各类【软件】产品,可以是商场、可以是音乐播放器、可以是各种工具软件、可以是你能想象到的、PC机上绝大多数类型的软件产品(包含游戏)。是各种服务的集合。
微信的收藏功能是操作系统的【文件管理器】,用户可以把收藏的内容保存在微信的文件系统之中,做到和操作系统文件管理器类似的效果。
微信是用完即走的,这句话并没有撒谎。
但是后面没有说的是:我希望微信是用不完的,即使能用完,我也要让用户马上回来!
更多消息
貌似有同样策略的公司还有百度,24日在 上看到的新闻中百度 盘总经理汤利华也表达了百度 盘希望借助5G大势从工具升级为个人云服务操作系统的意愿。并通过IoT与万物互联,如打印机、路由器、汽车、智能家居等。
在百度 盘最新的版本中,之前占据主要位置的备份和传输两大基础功能被其他服务抢占了不少空间,反而是笔记和照片搜索等其他服务的位置更加凸显了。
百度系的【百度智能小程序】也让百度 盘引入了美图秀秀、金山文档、小度扫描等等第三方的软件服务,虽然其小程序规模无法和微信小程序相比,但以百度的技术底蕴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还是没有问题的。(据 上消息称金山文档小程序在百度 盘中的月活用户已经达到了千万量级)
在内容方面百度 盘也和樊登读书、蜻蜓FM、小鹅通等等内容方建立了合作。可以看到,内容在百度 盘中也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这也是与百度 盘储存文件的本质是十分匹配的。
当然百度想要依靠 盘产品挑战微信的地位是不太可能的,但如果是只想在其中分一杯羹,保持不掉队倒也有些可能。
题图来自Unsplash, 基于CC0协议。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