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提起裤子的时候,会觉得自己离哲学家只差出本书。
人在失眠的时候,会觉得自己就是哲学家本家。
这是我从多年失眠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哲理,如无意外,它将出现在我未来著作的第一页。
反思,是哲学的思维方式。
人在白天吵过多少失败的架、掉过多少次粪坑,到了夜晚就会有多少次哲学闪光——这是我著作第一章要探讨的主题。
发问,是哲思的打开方式。
人若在日间未有对自身进行思考,所有的发问便只能在失眠之时完成。搜索引擎留下的求知踪迹,是现代智人为后世提供的思辨参考——这是第二章,写于某个失眠的夜晚。
第二章:
失眠时的搜索记录
是人类通向未知世界的虫洞
1:13 a.m.
“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个问题。”——莎士比亚
蚊子死还是我睡不着,这是个废话。
你在相关搜索里看到的记录,分明证明人类对蚊子同仇敌忾。
但你有过犹豫,取走一个鲜活的生命何其简单,若只为一晚酣眠,这样的举动算不算防卫过当?
人类不灭绝蚊子自有原因,半梦半醒间,你忘掉了确切的依据。明晚你会再次搜索再次忘记。有蚊子相伴的明晚何其多,你预感总有一天会记住那个答案。
此时听得孙子托梦训话:“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你关上灯,以肉身予之,当嗡嗡声达到最大音量,你猛扇了自己一巴掌。半分钟后,嗡嗡声又响了起来。
2:26 a.m.
“睡眠是片段的死亡,是我们借来用以维持并更新日间所消耗的生命。”——叔本华
醒在他人酣睡时,你是薛定谔的阴阳尸。你不愿抛弃睡着的一丝希望,也无力就此下床奔忙。
你听人说,一天睡8-9小时是最好,但你对这种说法存有疑问——
如果今晚我睡不着,明天中午补觉3小时,那这3小时究竟应该加在今天的睡眠里,还是提前预支了明天的睡眠量?
补觉行为究竟是借用了明天的生命,还是暂缓了今天的死亡?我今天的午睡到底是填补了昨晚失眠的缺口还是直接导致了今夜无眠的结局?
“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村上春树
将生将死间,思维如走马灯般活跃。你对睡眠的渴望和因睡不着产生的暴躁情绪已经消散,思绪高飞远走。
3:14 a.m.
“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法朗士
既然睡眠成了奢侈品,好奇可否让我梦一夜诗书?
广州白云山上墓碑所刻《聘妻古霽雪墓表》,文末写有“东莞刘兆铭谨撰,番禺汪兆铭敬书”。
金洲鸽业董晓波,是北京鸽王。
附睾吻合术是切除曲细精管至射精管开口之间的阻塞,行附睾输精管吻合的手术。
据统计数据,古往今来,上海有很多人的母亲死了。
对本土大小事的好奇摧毁了今日睡眠,你寄希望于明天的信仰,也不再介意牺牲多一分钟美梦,把问题投向更远的远方。
“怀疑与信仰,两者都是必需的。怀疑能把昨天的信仰摧毁,替明天的信仰开路。”——罗曼·罗兰
4:00 a.m.
“苦恼的不独你自己,人人都有某些苦恼,只是形式各异罢了。”——池田大作
凌晨四点,你开始觉得就算睡着也属徒劳,昨天的生命已被消耗,今天的补觉不过亡羊补牢。与其强迫自己入睡,此刻你更愿意了解人类的普遍苦恼。
谷歌的实际控制人是Larry Page;世界上最长的小鸡属于座头鲸,可达3米;日本人很爱看韩剧《世界上最美丽的我的女儿》。
搜索引擎总是难搜到你真正想知道的答案,你只知道今夜过后会收到很多增长广告。利欲熏心的互联 世界,多的是人给资本捧臭脚。
最臭的脚从来都只会是无从考证的一家之词,当你带着预设问出问题,就要做好被“臆断其有无”的准备。
科学探索的魅力在于触碰极限,带有“最”和“极”字的诗歌容易让人动容。当一个失眠的人开始发问,世界将坍缩到可用键盘探索。
“当北极近到可以触到南极,地球便消失了。”——米兰·昆德拉
“当黑夜近到可以触到白天,我的睡眠便消失了。”——院办野汉
5:03 a.m.
“音乐常使死亡延迟。”——伊索
你在音乐软件搜索“失眠歌单”时,第一次读懂这句话。
这个世界有上亿人试图靠着音乐入睡,白噪音、后摇、“事后烟”和鲍勃·迪伦最近常常出现在你的深夜歌单中,它们有时能够奏效,更多时候只能徒增焦躁的缘由。
还有两个小时闹钟就要响起,你很可能将像过去每个失眠的日子一样,度过如回光返照般精力过盛的早晨和体力急速下降的午后,你开始后悔进行了一夜的追问。
若不是今晚褪黑素刚好吃完,若不是半夜邻居吵闹,若不是咖啡可乐喝得太多运动做得太少,若不是我问得太多懂得太少……
你睡不着,最该做的是多做运动多吃蔬菜少抽烟,少为解决不了的事情苦恼,多读书多看 ,如有需要医生也能给你开药。
为健康考虑,多睡点总比一整夜睁着眼睛好。
“不过有件事情可能值得你骄傲:你对世界的好奇永远不比别人少。”——院办野汉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