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电池手机已成往事,共享充电宝前来助战
10年前,我手机上的短视频应用不多,游戏占的内存不大,电影也不够清晰,没事也就煲煲电话粥,软件聊聊天,倒也不太担心电池不够用的情况。
要是实在觉得手机电不够用,我最多就多带一块电池,手机后盖一拆,电池一换,又能用小半天,万能充也是家中必备神器。
今天,我看着我的手机发呆—-手机是越来越重,屏幕也越来越大,看电影是真的爽!装的APP得有好几十个,办公的、点外卖的、买东西的、看视频的、玩游戏的、听歌的…耗电量也是蹭蹭地往上涨。
曾经读书时试过一个星期不用手机,也照样能好好的;现在我离不开它了,上班打卡登微信,外出消磨时间也离不开,没了它我得难受好一阵子~
当它电量只有30%,我开始觉得心绪不宁;只有20%,我开始觉得手心冒汗;只有10%,我觉得我的人生快完了;只有3%,完了,全完了!…我为什么没带充电宝!!?就因为觉得重?就因为图省事图方便?
当我看到了共享充电宝,扫码,充电,一气呵成。得救了!看着电量缓慢增长,我觉得我的人生得到了救赎。
充了一会儿看了下价格,好家伙!4块钱1小时!这就离谱!但是没办法,手机没电,只能由着你当大爷~
再后来充着电就忘了这事儿,反应过来的时候已是深夜,没找到地方还,只能拿回家过夜。第二天一看,费用将近90元,然后小程序建议我花88元购买此充电宝,如今这个充电宝在我家吃灰…
共享充电宝的崛起
自2017年共享充电宝在市面上崭露头角,从大家不是特别看好,觉得鸡肋,到后来迅速覆盖各大城市。
移动互联 时代,智能手机变成了人体不可分割的部分,可是手机上耗电的APP如此之多,一不留神,电量就耗光了,于是共享充电宝变成了很多人的刚需。餐厅、酒店、医院、商场等场所处处可以看到它们的身影。无论是坐在餐厅吃饭,还是正在逛街,只需要你扫描下二维码,支付一定押金,即可带走使用。
共享充电宝从一个伪需求,变成之后一段时间内的刚需。
负面消息不断的共享充电宝
然而随着共享充电宝的大量投放,关于共享充电宝的负面新闻也是层出不穷。
先是有客户想还充电宝,跟着地图找充电仓,结果发现店铺早已倒闭;
而后有还充电宝时,充电仓被收走导致还不了;
再有就是如今使用价格悄悄地一涨再涨,普遍价格已经翻了4倍,从最初的1元一小时涨到现在的4元一小时,而那些价格更高的特例就更不用说了。
对于共享充电宝悄悄涨价, 友纷纷吐槽:“开始收割了?”、“一天40我还不如买个呢”、“趁凉掉之前再赚一把”,对涨价行为嗤之以鼻。
也有 友认为苹果手机是导致共享充电宝涨价的“元凶”:“苹果用户居多,电池不给力还不随身携带移动电源,有些人就喜欢用这种共享充电宝,功率低充电慢价格还贵”、“苹果用户养活了共享充电宝”。
共享充电宝的种种操作,其实细品下来也不过是之前共享单车操作的复刻。
不管是单价上涨、信用抵押、亦或是最后的提桶跑路,留下满地鸡毛,都如出一辙。
换个姿势收割的共享经济
自从共享经济自从突然平地崛起,各式各样的共享服务犹如百花绽放,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睡眠舱一经推出就爆红爆火,各种福利发放给用户,互相争夺空缺的市场。
随着各方投资资金大笔投入,似乎大家都看到发家致富的机会。然而市场是残酷的,前期竞争主要是靠不断的“烧钱”来占领市场份额,在这其中不断有公司因为资金等原因退出竞争。
当市场局面基本稳定,竞争能力不强的对手被淘汰掉,共享经济开始悄悄进入盈利模式。那些在被淘汰的项目中投入资金的个人或是组织,都成了这场博弈的牺牲品。
资本的收割模式基本大同小异,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就是涨价,优惠全无,市场被垄断,受伤还是用户。
即使在现在这个阶段,共享经济的入局者还在不断的试图争夺残存的市场,也随时都准备拉原本占领市场的“大哥”下马,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永远都不会停歇。
共享经济的最后挣扎?
别的东西涨价了,我们可能会认为是产品太受欢迎了,供不应求,才出现了加价或者涨价的情况。
但是对于共享充电宝而言,显然不是这样。从共享充电宝的使用场景来看,这可能是共享充电宝运营困难的体现。
再者,无论是手机的充电功率还是电池容量都在提升,最高都实现了120W的有线快充,续航也足以满足日常,如此一来充电续航都不再是顾虑。共享充电宝也可能因此出现使用率下滑的情况,而共享充电宝的运营成本、维护成本不变或者出现增加,那么共享充电宝要想继续存活下去的唯一方法就是融资并且提高单价,从1块提升到4块,甚至更高的涨价,短时间内可能增加了收入,但这也无异于饮鸩止渴。
传统经济也需警惕
相对于共享经济这样年轻的经济,传统经济更依靠长久以来的信誉积累。那些有几十年历史积淀的企业,对共享经济最多也是持一个投资的态度,并没有太多的重心偏移。
餐饮行业里有天津狗不理,服装行业有回力鞋,通通都是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但是,在越来越看重服务态度的当今时代,只有好的服务,好的产品,好的售后,好的创新,才能在市场中站稳脚跟。
狗不理包子仗着老字 胡乱经营,如今快成了“人不理”;
回力鞋没有创新走向衰败,如今已是回天无力;
不仅企业需要选择市场,市场也会筛选企业,蚂蚁亦如是,想要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只能不断试错,不断创新,蚂蚁搬家也逃不掉这个规则,只能不断前行,摸着石头过河。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