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平谷都有!全国抗疫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日前,

党中央决定,

以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名义

表彰一批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

涌现出的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

以党中央名义

表彰一批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和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北京市共73名个人

25个集体上榜,

平谷区

一个先进集体、一名先进个人

榜上有名!

先进集体:

平谷区刘家店镇党委

先进个人:

平谷区滨河街道滨河 区

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

王月波

跟随小编阅读他们的事迹,

回顾疫情防控中,

他们所做的点点滴滴!


坚守为民初心强化使命担当,同心共战疫情防控阻击战

——中共北京市平谷区刘家店镇委员会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刘家店镇党委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时刻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全面落实市委区委防控工作部署,强化党委统领、支部引领、党员带领的作用,果断行动、全面布防、奋力应战,严格落实“三防”、“四早”、“九严格”、“六个全面”的要求,做到联防联控、严防严控、善防善控、群防群控,筑牢了疫情防线,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守护一方“净土”做出了贡献。

一、突出党委统领,强化责任担当,带领群众“硬核”上阵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刘家店镇党委迅速响应上级部署,连夜组织召开党委会,拿思路、定措施、拉清单,成立工作组、制定工作方案、启动防控工作,全员停休下沉一线,关闭景区、大集等人员密集场所,率先在全区实施村庄24小时封闭登记管理,为防控工作赢得时间、赢得主动。强化党委统领,在一线成立临时党委和15个临时党支部,集中统筹区镇村三方资源和力量,将责任落实到人,让党旗高高飘扬。在全镇实施 格化管理,划分59个 格,确定 格长71人、 格员197人,让党员干部落格落责、明法明权,把“梢儿”盯准、盯严、盯细,以点上的万无一失确保面上的绝对安全。统一思想,落实“台账制、登记制、会商制”战时三项机制,充分运用钉钉软件、微信群等组织召开镇村会商调度视频会50余场,确保镇村干部行动听指挥、工作有方向,形成了全镇防控一盘棋、一股劲。

二、突出科学防控,创新机制手段,上好防控工作“保险阀”

疫情防控工作任务艰巨、情况特殊,对管理模式、工作机制、治理能力都提出了新的挑战。为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刘家店镇坚持科学防控,在抓细节、抓创新、抓落实上下功夫。入村入企入户对全镇开展八轮次递进式地毯式排查,实现人员流向掌控全覆盖、无盲区、无死角,为科学防控奠定重要基础。面对流动人员复杂多变的情况,实施精细化分级分类管控,创新推出“红、橙、黄、蓝”分级管控机制,因地制宜、因人施策、精准管控。在检查点实施“拦、测、登、放、 、转”六步工作法,逐点督导,将防控关口前移,确保人清、车准、事明。在14个村和镇机关推行使用电子扫码进出登记小程序,登记个人出入机关、出入村信息,实现镇域全覆盖,有效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信息化、科学化、规范化。在卡口管理上体现友善精神,创建“友善卡口”,科学制定3大方面、15条标准、39条细则的考核标准,从规范操作、友善值守、优化环境等方面进行管理,让群众感受到温暖,彰显友善。根据区域和行业分类,将1312名在外工作人员、75名返乡人员、48家出租房屋户、38家“十小”、210余名返乡务工人员、70余名孤寡老人以及下岗失业人员等全部纳入重点管控 络,专人专责专项管理。编写《刘家店镇“的哥”防控十五条》,推动出租车司机安装简便实用的“安全舱”,为出租行业防控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结合北京防控要求,全面摸排到重点市场人员名单,第一时间做好居家观察,按照“应检尽检,愿检尽检”原则,高效有序开展核酸检测工作。

三、突出群防群控,广泛发动群众,汇聚万众一心“同心圆”

既要做好疫情防控,还要保障村民生产生活。刘家店镇党委做好权威信息发布、防疫知识讲解等舆情引导工作,组织录制村书记大喇叭和的哥大喇叭广播进行宣传,发放《刘家店镇致村民的一封信》等宣传材料3000余份,在疫情防控宣传栏每天通 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形成正面舆论场,坚定群众的信心,同时也每日宣传反面事例,以案说法,引导村民加强认识,形成干群协同配合共同应对的浓厚氛围。为居家观察人员提供服务包,党支部在生活上给予关心照顾,提供买菜、买水等服务保障工作;在产业发展上给予支持,成立服务队做好果树修剪、套袋等工作,真正让他们安心在家。疫情防控期间创新党员群众教育形式,开设 络战疫讲堂、大桃学院、太极学堂、书法学校,指导村民生产、丰富村民生活、强健群众体魄,受到群众一致好评。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形成干部+党员+群众的 格管理队伍,制定了“刘家店镇疫期临时村规民约”和疫期文明积分管理办法,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同向同责,发动群众力量同心同德,共同守护家园。



滨河 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 王月波

1975年8月出生,共产党员,现任平谷区滨河街道滨河 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作为 区书记,她一干就是18年,被百姓亲切地称为“ 区居民的贴心人”。2003年,在平谷一个普通 区,她战斗在抗击非典的最前沿;17年后,依旧在这个 区,她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带领党员群众,坚守 区防线,筑牢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

扛实责任、勇担使命,用脚步丈量 区“安全值”

春节前夕接到疫情防控命令后,王月波始终坚守在防控一线,站在群众身边,克服困难和压力,冲在前、干在先,默默无闻、倾力奉献,展现了一名基层党组织书记该有的责任与担当。

滨河 区始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属于典型老旧小区。辖区内28栋居民楼,1235户居民,小区内部四通八达,外围商铺林立,7个出入口均与辖区主次干道接壤,尤其是 区老人多、出租户多,居民防控意识较差……为了解决这些防控难题,王月波制定了周密的工作计划。

“7点,卡口巡查;9点,居家人员情况问询;11点,辖区菜店“1米”行动落实情况检查;12点,商户住户逐户摸排;18点,卡口轮值;20点,更新数据……”在王月波的工作台历上,详细记录着一天中的工作计划,有的工作甚至要细化到分钟,居民们都睡了,她依然工作着。关键时间节点、重点防控部位,一定有她的身影。

为实现有效封闭式管理,她带领 区工作人员逐个对出入口进行实地踏勘,细致走访 区每一条街巷,每一个出入口,反复征询百姓需求和建议。为加强卡口防控力度,她冲在一线,坚守卡口,每天分3个时段对卡口进行巡查,在她的带领下, 区党员积极参与卡口值守,严格落实测温、查证、验码、登记等防控措施,有效保障了 区的安全稳定。

支部吹哨、全员 到,当好基层一线“指挥员”

她充分发挥 区自治机制优势,按照楼栋、单元,将 区划分为3个 格管理片区、28个楼栋 格、107个单元 格,48名小巷管家、28名楼长、100余名单元长“即刻”到岗,机关干部、老党员、出租司机、退伍军人、志愿者主动 到,精准有效落实人员排查、卡口管理、居家服务等措施。

她第一时间组建党员突击队、抗疫志愿服务队,带头入户登记,两天内完成1200余车辆、1235户居民的摸排登记造册工作。针对人户分离的情况,她利用楼栋单元群发布邻里互动提醒,耐心细致地做好每一名群众的解释工作。对于辖区内的居家观察人员,她主动把防控的任务揽在身上,及时了解人员需求和心理状况,进行心理疏导,让观察人员感受到家的温暖。

早上七点,在一段优美的音乐后, 区广播准时响起,“居民朋友们,今天我们给大家广播一段 区王大爷编写的疫情防控‘三句半’……”为了动员群众主动配合 区工作,积极参与疫情防控,“月波”广播每天早晚时段向居民宣传防控政策,跟大家讲疫情防控的那些事,用身边人、身边事说政策、讲知识,潜移默化把防控知识传播到居民心中。如果哪一天月波广播没有按时响起, 区会接到居民电话询问,是不是月波书记生病了,还是家里有什么事情。自疫情防控以来,“月波”广播防控专题已持续了近200天,成为了 区疫情防控教育宣传的有效平台。

民呼我应、民难我解,做好服务群众的“贴心人”

疫情防控为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不便,如何更好地服务保障民生直接关系着最终战疫成果。跑菜店、看大棚、找农户,联系、比对、协调,她将菜摊直接搬进了小区,还“定制”了送菜上门服务, 工成了“外卖员”,居民不出家门就能吃到新鲜蔬菜,既解决了居民买菜难问题,也帮助了卖菜难的农户。

大年三十的晚上,王月波的手机响了,“书记,我到首都机场了,我一到咱 区就跟您 告!”打来电话的是住在 区的一位即将返区的湖北黄冈居民。从“抵触回避”到“主动联系”,在这之前是王月波每天的电话沟通,反复告知注意事项,无数次的心理疏导。人一到,即送上“温馨礼包”,温度计、口罩、洗手液……居家观察期间,包居 工随叫随到,王月波每隔一两天就过来看看,问候虽隔着门窗,传递的却是家的温暖。

她说:“ 区就是我的岗位,保护这里的居民就是我的责任。疫情时刻,更要用党员的责任与担当坚决守护好 区这个‘大家庭’。”

筑牢疫情防控防线,

心系百姓健康安危,

在平谷的战“疫”一线,

有很多基层党组织的努力,

有很多党员干部的无私付出,

谢谢您们!

将病毒“阻断”,让爱延续!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8月1日
下一篇 2020年8月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