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头娃娃”背后,“消字 ”为何不消停?

近日,有婴幼儿博主曝光一位家长购买“益芙灵多效特护抑菌霜”,给5个月大的孩子使用后,出现“大头娃娃”现象:发育迟缓、脑袋肿大、毛发密集等。

据该博主介绍,其将该款抑菌霜送专业机构检测显示,违规含有30多(mg/kg)的激素(氯倍他索丙酸脂)。该产品取得了“(闽)卫消证字”许可证 。目前该抑菌霜已在全国下架,涉事厂家也已停产。

早前,国际权威的医学期刊《柳叶刀》也曾发文,点名一款中国生产的消毒软膏产品含有激素,而滥用激素会让皮肤形成依赖。

如何辨别?

中新 国是直通车采访了一位药品监管领域资深专业人士,帮大家区分一下消字 、妆字 、械字 、药准字等产品,看看这些“字 ”代表了什么?

——“消字 ”产品

《消毒管理办法》规定,消毒产品主要起杀灭和消除病原微生物作用,不能出现或暗示治疗效果。

换句话说,“消字 ”产品不具备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的功效,既不可宣称有疗效,也不具有疗效,如果商家宣称“消字 ”产品具有皮肤护理作用,便是虚假宣传。

——“妆字 ”化妆品

化妆品上标注的“妆字 ”,是非特殊用途化妆品经药品监管部门备案后获得的许可证标 。日常护肤中使用的保湿类爽肤水、乳液、面霜、精华液,以及粉底、口红、眼影等产品都属于“妆字 ”产品。

“妆字 ”化妆品的主要作用是清洁、保护、美化、修饰等。

——“药准字”产品

药准字指的是药品,国家药品监管部门审批一个国药准字 ,通常需要3年以上时间,5至10年也算正常,并经药品评审专家严格审评,符合要求方可批准。

此外,审批期间还要做大量的产品质量定性考察、药效实验、病理实验、毒副安全实验及大量临床实验。

——“械字 ”产品

“械字 ”产品属于医疗器械。医疗器械是指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软件。

其使用目的包括: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监护、缓解;对损伤或者残疾的诊断、治疗、监护、缓解、补偿;对解剖或者生理过程的研究、替代、调节;妊娠控制等。

——“消字 ”和“国药准字”如何辨别?

1. 看包装标注。一个标注“国药准字” ,一个标注“卫消证字 ”。

2. 看产品名称。根据相关规定,正规药品会标注原料和制剂方式,如糠酸莫米松乳膏、地奈德乳膏等。个别“消字 ”产品,为了诱导消费,会有很“霸气”的名字,如XX灵、神XX等。

3.看适用范围。“消字 ”属于卫生消毒用品范畴,仅有消毒功能,不具备治疗效果;而“国药准字” 以治疗作用为首要目标,具有针对性治疗功能。购药请认准“国药准字”。

“消字 ”的秘密

近些年,“消字 ”产品乱象丛生。部分不良企业打着“消字 ”的名义,生产具有医疗功效或者美妆功效的产品。背后主要还是一个“利”字 在作怪。

与“妆字 ”化妆品、“药准字”产品相比,“消字 ”产品审批上市更容易、时间更短、利润更丰厚。

“消字 ”产品主要是外用卫生消毒用品。一般经地方卫生部门批准即可,审批相对容易,在包装上也不需要全成分标识。产品既不像药品需要做严格的新药临床试验(只需要简单的临床观察),也不像化妆品上市后还会受到国家的严格抽查和监管。

中国药师协会药学服务创新委员会副主任、知名药师冀连梅表示,主要原因在于药品和化妆品归药监部门监管,卫消字 归各级卫健委监管,但卫健委不具备监管药店和商超的职能,这就造成了监管的灰色地带。

根据相关要求,类似产品中如果添加激素成分,必须通过“药”字 审批上市销售,而“药”字 必须通过国家级部门审批,要经过药理、病理、副作用、临床验证等一系列测试、验证,整个流程走下来,少则3年,5至10年很正常。

“消字 ”产品的许可认证审批简单很多。由地方卫生健康部门执行,时间一般仅需1个月,检测指标主要是它的杀菌作用。

最终部分“消字 ”产品通过打政策擦边球,在审批流程上走了捷径。部分商家为了突出所谓的疗效,非法添加违禁激素成分,炮制出所谓的“秘方”噱头,迅速打开市场。

审批流程缩短、时间成本降低……一系列操作下来,原本“药”字 的产品披上“消字 ”的外衣,综合成本大大降低,利润也大幅上升。

以此次涉事的婴儿抑菌霜为例,出厂价才4元,但到消费者手中售价达70多元。冀连梅透露,很多添加激素的面霜其实就是由药厂生产的。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1月3日
下一篇 2021年1月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