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技术在科研活动中的应用第三季第3讲

【工业软件学习营】总第78讲,于2022年4月15日如期举行,本期讲师是北京瑞风协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王可,中国图学会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本期课程重点分为以下四个方面:研究背景、研究内容、科研活动数字化关键技术、应用及展望。

一、研究背景

1、数字化技术的核心内容

核心内容:

1)科研实体数字化:科研领域可具象的物理对象的数字化:设备、工具、设施、环境……

2)科研活动数字化;科研领域各种行为及变化的数字化:论证、设计、制造、试验……

3)科研知识数字化:科研领域积累的智慧资产的数字化:标准、规范、案例、模板……

2、科研活动中数字化技术应用需求

? 大量的历史科研成果是以纸质/音像等非电子化形式存在;无法分享、难以管理、失效风险。

? 大量的现代科研文件是以文本/图片等非数字化形式保存;没有量化、缺少关联、无法确保完整性一致性,依赖人来处理,无法自动化。

? 在科研活动中,大量的业务流程、活动指令、会议决策没有数字化工具支持;难以准确理解、准确执行、准确验证, 同步差、协调差数学模型。

3、科研活动中数字化现状

l 欧美的科研信息化:

? 美国:2007年美国NSF发布《21世纪科学研究的信息化基础设施》

? 英国:2008年提出《 e-Sicence 计划》,第一个建立e-Sicence 格的国家

? 欧盟:GEANT2计划、EGEE计划、DEISA计划……

l 中科院的科研信息化:

? 打造数字科学院(digitalCAS)的长远战略目标

? 以科研信息化(e-Sciense)/科研管理信息化(ARP)为主要内容

? 以信息化基础设施有力推进科学院工作

二、研究内容及途径

1、科研活动数字化的重点研究内容

1)科研活动基本分类:

理论研究: 基础科学、理论、原理

科技实践: 设计/制造/试验/应用

数字仿真: 数值仿真(连续型),流程仿真(离散型)

2)科研活动数字化手段分类:

科研技术数字化:产品设计手段、分析/计算手段、试验/测试手段…

科研管理数字化:项目管理、质量管理、团队管理、标准管理…

2、科研活动的特性分析

l 科研活动的六个维度:

1)需求:活动的背景、历史渊源、活动的必要性…

2)目标:希望解决的问题、达到的高度/深度/广度……

4)时间:启动时间、结束时间、延续时间、时间条件(先后顺序等)

5)空间:活动开展的空间环境

6)方式:活动开展的样式,包括策略、方法、途径…

3、科研活动数字化的目标设定

l 科研活动数字化的目标:

1)规范活动规划:采用科学手段,消除随意性、经验依赖、难以沟通等问题…

2)控制活动风险:进度风险、质量风险、协作风险、资源风险……

3)预测活动结果:提前预知能否达成目标,能否解决问题、提高效率…

4) 评估能力效能:能力是否具备、是否充分发挥…

5)促进活动改进:业务能力升级、资源合理利用、总体效益提升…

4、科研活动数字化的途径

三、关键技术:科研活动建模仿真

1.科研活动建模基本要素

? 活动的主体

? 活动的流程

? 活动的环节

? 活动的驱动因素和影响因素

? 活动的状态操作

2.活动的仿真计算

3.科研活动的分析评估

1)目标达成情况:时间/数量/质量/影响…

2)活动执行情况:平稳(均值/峰值/均方差…)、趋势

3)能力发挥程度:能力是否具备、能否充分发挥…

4)问题集中区域:聚类分析、敏感分析

四、应用及展望

1、活动数字化建模应用案例

1) 装备试训分析

l 仿真模型

l 部队模型

l 任务/计划模型

l 装备模型

l 环境/场景模型

l 设施/资源模型

2、生产企业的活动仿真分析

1) 仿真模型

l 车间/班组模型

l 任务/计划模型

l 生产设备模型

l 工厂环境模型

l 设施/资源模型

3、科研活动的数字化应用展望

1)MBSE的思想将逐步推广到科研管理领域

2)UML/SysML建模技术更多应用到科研活动的规划中

3)数字化工具把科研管理活动、科研技术活动联结起来

4)虚拟活动、虚拟评估、平行活动 等业务形态 逐渐兴起……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3月15日
下一篇 2022年3月1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