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工业软件上市公司风云变幻的2021年

近日,在第十九届中国国际软件合作洽谈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谈到,制造业高水平的发展需要依赖工业软件水平的提升,如何迅速补齐工业软件领域的短板,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而目前我国工业软件行业面临三大难题:

其一,工业软件核心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中国工业软件企业不多,企业之间又互不融合,各自为战;其二,未来十五到三十年,是中国城市制造业的技术体系、生存模式、产业形态,推进制造强国战略的关键时期;其三,我国工业软件高端核心技术长期被外国垄断。中国制造业规模占全球的近30%,但国产工业软件的市场份额不足6%。

不过,他同时也指出,我国工业软件虽然起步较迟,总体水平低,但我国具有世界上最为齐全的工业体系,在广阔的工业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硬环境,形成了全面的支撑体系,为工业软件现存的薄弱环节创造了有利条件。此外,我们既要学习西方国家既有的工业软件,但也不能简单跟随、模仿,而应该积极引入人工智能、物联 、大数据等新的技术,使其更加适合未来智能制造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工业和信息化部1月24日公布了2021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运行情况。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软件业运行态势良好,全国规模以上企业超过4万家,累计完成软件业务收入94994亿元,同比增长17.7%,两年复合增长率为15.5%。其中,工业软件产品实现收入2414亿元,同比增长24.8%,高出全行业水平7.1个百分点。

《“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工业软件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市场满足率超过50%。培育 150 家以上专业水平高、服务能力强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在政策的催化下,业内人士认为,工业软件已经进入到高景气周期。从2021年国产工业软件上市公司的动态来看,确实经历了风云变幻的一年,各企业也在不断探寻新时期下的新路径。

宝信软件:做精做深

在“成为钢铁生态圈信息技术的专业化平台,成为中国一流的信息科技产业公司”的战略定位、打造“千亿级市值、数百亿收入、数十亿利润的信息科技产业公司”的发展目标下,2021年,在钢铁等流程制造业,宝信软件不断做深做精;在钢铁生态圈领域,致力于成为领先的工业互联 服务提供商;在大的信息科技产业领域,致力于成为一流的信息科技产业公司。

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工业智能高峰论坛上,由宝信软件自主研发的中国宝武工业互联 人工智能中台正式发布。该平台将为此前发布的中国宝武工业互联 平台xIn3Plat注入人工智能成果,助力非AI专业人员快速、便捷、高效地生成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加速智慧制造2.0进程。

2021年7月26日,宝信软件发布自主研发的工业控制系统的核心部件——大型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产品,这是宝信软件做精做深钢铁行业又一个重大的创新成果。宝信软件12月16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冗余PLC预计2022年下半年研发完成,云化PLC处于相关基础技术验证阶段。

2021年11月8日,宝信软件与西门子、ABB等企业进行了智能制造领域产品的采购签约,签约金额超千万美元。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宝信软件以市值超1000亿元位居IT服务行业上市公司市值榜首。

鼎捷软件:深度融合

2021年,鼎捷软件持续深化产业合作,携手工业富联打造细分行业头部客户的灯塔工厂,为客户数字化赋能;加强与华为合作,联手打造智能制造应用场景解决方案,共建数字产业生态。

2021年7月17日,工业富联启动了“灯塔领航者计划”,将与鼎捷软件、腾讯等生态伙伴共同携手,在未来5年,实现助力10家领军企业建设为世界级灯塔工厂转型标杆;助力100家领导企业实现完整数字化转型;为1000家制造企业导入数字化技术应用;通过平台为5万家中小企业提供产业与技术服务。

鼎捷软件与华为云生态合作战略达成已久,并于2021年5月荣获“华为云产业生态优秀伙伴”以及“华为云优秀严选SaaS伙伴”奖项。合作以来,鼎捷携手华为云构建产业数字化全面方案,以IT与OT融合数据驱动,联手打造出更为丰富、更具价值的智能制造应用场景,为客户提供更大的价值。2021年,鼎捷软件携手华为云等先后走进福建、珠海等地。

中控技术:全面转型

在向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供应商全面转型的战略下,中控技术主营业务迅速扩张,自主研发了TCS-900安全仪表系统、ESP-iSYS 实时数据库系统、APC-Suite 先进控制软件、MES-Suite制造执行系统、VxOTS 仿真培训软件等多个工业软件。

而2021年以来,中控技术继续扩展工业软件品类,逐步布局供应链管理、资产管理类、能源管理类、安全环保类、工业AI类软件,细分市场市占率提升迅速。

2021年10月27日,在中控技术“5T创新融合发展大会”上,中控技术发布了未来发展的5T战略品牌。中控技术以自动化技术为核心,不断探索延展,通过自主研发、生态合作等方式,逐渐扩大技术和产品的方向,最终总结出来5T战略——AI-POET,包括AT、IT、PT、OT、ET。

同样在10月,中控技术与中国联通联合发布基于5G+MEC的云化控制系统“DeepControl”,5G+MEC云化控制系统通过将虚拟化PLC和SCADA云化部署在联通MEC上,实现工业控制 络全5G无线化、数据采集的云化和海量数据的接入与快速处理,通过一站式管理可以大幅提升系统连续运行时间,目前已在中煤等企业应用和试运营。

2021年11月,中控技术正式发布了新一代智能控制系统DCS4.0,可实现控制应用与生产管理协同,确定性实时控制与仿真预测协同。

2021年12月22日,中控技术基于工业大数据的MCS(甲基氯硅烷)装置智能自动化控制项目验收。该项目创新性地实现了在MCS生产装置自动化的国内首台套应用,是工业大数据智能控制技术在精细化工行业复杂装置控制上的重大突破。

赛意信息:服务升级

在2021年中国企业数字化峰会上,华为与赛意信息联合发布《数字化供应链集成解决方案》。赛意信息着力于构建端到端的全场景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面对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数字化转型需求,赛意信息在16年沉淀的“9+9+9”的产品体系即9大代理厂商+9大自主产品+9大生态伙伴基础上,实现从数字化咨询到实施、技术开发、运维四位一体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体系。

2021年11月29日,赛意信息落地了6.5亿非公开发行募资,投资项目由共享技术中台、智能财务应用、数字化营销应用、数字化供应链应用组成。企业数字化解决方案升级项目,意味着,其可更广泛地触达企业数字化转型中越来越丰富的场景,在丰富自主解决方案产品线,加快自主软件研发进度,增强公司盈利能力的道路上迈出重要的一步。

如今的赛意信息,已从最初实施开发ERP的“赛意1.0”时代,升级为工业软件践行者及企业数字化赋能者的“赛意3.0”时代。据悉,赛意信息计划3年内建成千人规模的华东总部,并以上海为核心辐射长三角地区。在“一体三翼”战略下,赛意信息会重点布局一些未来发展潜力大的行业,比如电子、半导体、快消品、医药器械等。

能科科技:重新定位

自2018年确立了智能制造、智能电气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以来,能科股份的主要客户群体向高端离散制造业转移。2021年10月11日,能科股份将公司简称由“能科股份”变更为“能科科技”,简称的变更,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能科对于自身定位的新思考。

就在2021年9月25日,能科发布了筹备多时的“乐仓”和“后厂造”两个新品牌,聚焦新业务,布局新生态,助力制造业企业实现技术的自主可控和全球制造业人才的需求对接。其中,“后厂造”在2021年12月26日如期正式开张营业,为有志从事智能制造事业的伙伴们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学习的 区,也为能科科技更好地服务企业客户提供了平台。

2021年11月26日,能科上海中心开业,能科科技继北京总部、上海张江研发中心、上海临港制造中心、上海松江集成中心、南京软件开发中心后,又迎来能科上海中心的建立,这开启了能科南方布局新时代。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1月1日
下一篇 2022年1月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