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大家好,我是昭华凋,一个热衷于和大家分享生活乐趣的普通值友。
关注过我朋友应该能发现,我一个比较的爱好就是折腾 NAS。折腾 NAS 是为了什么呢 ?相片备份、跑各种服务以及作为影视库是我用的最多的功能。我热衷于下载各种高清视频,而电视就是这些视频最佳的输出。
说点题外话,我不止一次谈过,喜欢下载视频的朋友应该把电视列为家中必备。我最受不了的就是明明下载的节目都是 4K8K分辨率,各种 HDR、圆盘、杜比特性,偏偏拿个手机或者平板看,说暴殄天物都不为过。好资源不配上一台效果出色的大屏电视怎么称得上完美。
选购要点
【屏幕尺寸怎么选】
电视的屏幕尺寸完全成了老生常谈,不少电视推荐贴都用下面这种所谓的观看距离进行参考。拜托,已经 2022 年了,这么古老的选购理念早该扫进历史的垃圾堆。如何选择就一个参考,能买多大买多大!能铺满整堵墙最好,这样的观影体验才叫震撼。
小贴士:早期的 CRT 电视的机型厚重不说,受角度、环境等客观因素影响也比较大,价格还贵,参考这个距离还说的过去。但现在的平板电视价格低、工艺成熟,这个所谓的观看距离早就不适应了。举个简单的例子,当初我们刚接触电脑的时候显示器都是14吋、15吋、有一段时间大家都说最合适的尺寸是17吋。现在呢,27吋是主流,31吋,43吋的显示器也很多人在用。
至于有些人鼓吹的所谓使用大屏伤眼更是无稽之谈,使用尺寸过小的电视,不仅观看效果不佳,还容易因为眼球的过度聚焦影响视力。
不过上面这种理念只适合客厅、书房或者专门的观影室,唯独不适合卧室,特别是夫妻休息的卧室。毕竟尺寸越大屏幕产生的光亮越大,影响枕边人休息就不好了,这方面我是深有感触。
【4K分辨率依然是主流】
讲真没想到,吹 8K 吹了这么多年,普及程度依然任重而道远,资源依然是制衡 8K 进入普通消费领域最重要的一环。虽然很多品牌都有这个分辨率的机型,但记住一点,没有资源再高端的电视都没有用武之地。所以还是那句话,4K 8K真的不用纠结,直接考虑4K,没必要为了一个用不上的功能去买单。
4K 电视除了分辨率还要关注的就是真假 4K ,其实经过这么多年的科普,广大消费者对这个特点也知之甚详,市面上的假 4K 电视也越来越少。所谓的真4K 指的是标准分辨率 3840 x 2160,像素点8294400个(约830万个像素点),只有红、绿、蓝三种颜色 ,假 4K 主要表现在像素点不足,以及在三色的基础上加入了白色。
一般来说商品页面明确标注数值的都可以确定真假4K,但有的商品很含糊。这时候我们可以直接咨询客服,不要直接问是不是真4K,问的时候具体点。比如直接问对方真实分辨率,像素点,或者问对方“电视屏幕面板是RGB还是RGBW?”都可以帮助确认。真4K面板只有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像素,有效像素是820万;假4K面板有红绿蓝白四种颜色的像素,有效像素是615万;假4K增加一个白色子像素W的目的是为了提高LCD对能源的有效利用,但并不能作为色彩像素利用,只能作为一个亮度通道像素,这样一来它对于提升画面精度就没有帮助,相反还会影响画面精度。
如果拿不准家里的电视是不是真4K,可以用手机对着电视进行拍摄,然后放大图片,也能确定电视的颜色像素。
【硬屏 VS 软屏】
液晶屏分为 IPS 硬屏和 VA 软屏。 硬屏的优势是按压不会产生水波纹、可视角度大、色彩不失真、响应时间快、对比度高以及功耗较低;软屏的优势是画面色彩表现鲜艳、画面细节表现更丰富。如果是选购显示器我更为推荐硬屏,毕竟色彩还原更准确。但选购电视就不用套用这个方式,色彩好看远远大于色彩还原。个人建议这个方面不用纠结,硬屏软屏一样用,消费者应该关心的是其他方面。
【LED、OLED、mini LED】
所以目前来说,LED 仍然是最佳选择,当然土豪选啥都没毛病。
【MEMC 运动补偿】
液晶电视的屏幕响应时间比较长,很多视频帧率低,导致运动画面不流畅,有卡顿感模糊感和拖影,严重降低了观影体验,于是运动补偿技术应运而生,通过快速关闭背光灯、插入黑帧/复制帧/预测帧等方式来提升画面流畅度,减少卡顿感和拖影情况,提高观影体验。
很高兴的一点是,搭载这个特性的电视越来越多,价格也一路走低,2000 以内都能找到不只一款搭载这个技术的机型。
【画质处理芯片】
电视是一个综合性的商品,画质绝对是大家最为关注的。但画质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指标,它是多方面特性的综合表现,比如色域、画质芯片,屏幕亮度、控光分区等等。而是否有专门的画质处理芯片是区分高低端电视的分水岭。海信董事长周厚健曾经说过“没有自己研发画质处理芯片的企业,永远都是二流”。这句话很形象的说明了画质处理芯片对电视画面的重要度。在这个领域索尼就处于领头羊位置,去年发布的 XR 认知芯片更是一骑绝尘,此外像三星、LG、国内的海信都有自己的专属画质处理芯片,这也是传统厂商的技术沉淀,像最近几年爆火的互联 品牌几乎全部落马。
【色彩表现】
这是影响视觉观感比较重要的指标,由色域、色准、色深组成。【色域】是三者中最重要的。一般来说,色域当然是越大越好。色域越大证明能显示的颜色越多,图片、视频能展现出来的颜色越丰富,更加讨好人眼。一般来说,商品的宣传页面都会着重表现这个特性,不过这里的猫腻的也不少。
色域这里也有点讲究。色域本身分为几个标准,比如早期的 sRGB,90年代的 BT.709,常用的 NTSC,12年出现的 BT.2020 和 DCI-P3 等。各个标准覆盖的色域范围不同,购买时需要注意。比较简单的方法是将不同色域标准转换为最常用的 NTSC 标准,标准如下。而我们常说的广色域标准指的是大于 100% BT.709 或者 72% NTCS,在此基础上数值越高越好。
100% sRGB ≈ 72% NTSC
100% BT.709 ≈ 72% NTSC
100% BT.2020 ≈ 150% NTSC
100% DCI-P3 ≈ 96% NTSC
【色深】指的是rgb通道每个通道的颜色的灰度值,也是是亮度信息。色深越多,画面色彩过渡越平衡。色深用多少位bit来表示。bit数越高,色深值越高。通常我们在查看电视参数页面一般会标注色深值,比如8bit、10bit,12bit。对于用户来说当然数值越高越好。比如8bit就是每一色光通道都以8位元表示,那就是3个2的8次方相乘,等于2的24次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真彩色深”,其总色数达到了1670万色
【色准】是衡量色彩是否准确的指标,一般用 ΔE 来表示。△E 值越小、颜色准确度越高。一般来说 ?E 位于 3 到 6 之间的变化是可以接受的,而数值在 3.0 以下的话,人眼基本上分辨不出色彩的差异。这个指标对于显示器特别是有专业需求的用户来说比较重要,电视反而受影响的效果小得多,我想也没人用电视来修图吧。同样的,如果某台电视对色准有优化也会在商品页面着重说明,毕竟也是亮点。
【真假 HDR】
何谓HDR,这是智能电视上用于提升视频画面画质的技术,它包含两个基本点,第一软件支持HDR视频解码。第二对电视亮度有要求。从【HDR显示认证技术规范】可以看到,600尼特 以下入门,800尼特 以下中端,1000尼特 以上可以称为高端了。此外严格的规范标准还包括色深、色域、分区控光等特性。
那所谓的假 HDR 又是怎么回事呢?这是商家玩的障眼法,将支持HDR视频解码偷梁换柱的结果,比如看到下面这种商品简介,再加上最高亮度才200尼特,基本上就可以判断为假 HDR 。多说一句,早几年商家玩这种套路比较多,现在比较少见了。
【屏幕亮度】
看了上面的 HDR 标准可以看到这个参数的重要性。屏幕亮度一般指的屏幕峰值亮度,简单说就是指电视能达到的最大亮度。这个数值越高 HDR 效果越好,同理价格也越高。
【控光分区】
中高端机型必备的技术,同样也是真 HDR 不可或缺要素。控光分区主要作用就是把背光源分成多个区域,独立控制每个区域,根据电视画面的明暗从而进行区域光源调节,亮度高的画面区域更明亮亮,亮度低的区域调低亮度或者直接关闭光源,实现纯正的黑色,对比度的效果也就更好!现在主流的控光方式为【直下式】和【侧入式】。
两种方案用下面的两张图对比大家更容易理解,直下式分隔区域更多,而且上下区域亮度互不影响,控制能力更为精准,所以效果更好。不过不要简单认为直下式更好,是否具有控光分区和厂商调教尤为重要。对了,一般来说,采用侧入式控光能把机身做的更薄。
【索尼 KD-43X85J】
【屏幕刷新率】
刷新率是指电视机每秒可以显示的图片数量(帧数)。它以赫兹(Hertz)来衡量,这是一个频率单位。大家都知道,相同时间画面显示的越多自然流畅感更足。主流电视以 60Hz 为主,也就是每秒显示60个图像。而一些中高端或者定位游戏、运动的电视会以 120Hz 为卖点,可以带来更为流畅的画面体验。
【扩展选购参考】
【处理器】
虽然我把处理器放在这个章节最前端,实际上对于电视来说处理器并不十分重要,它主要是影响电视系统的流畅度。对于安卓机型来说稍微重要一些,而对于三星、LG这种非安卓系统更不是那么重要。
【内存、运存】
和电脑系统不同,电视的内存实际相当于硬盘,运存才是内存,和手机系统一样。所以选购时重点关注运存,2GB起步越大越好,内存适当即可。电视不像手机,没有太多可供安装的 APP,而主流视频平台上的影视资源通常不用专门安装APP,系统自身就可以登陆这些视频平台观影了。
【蓝牙】我认为最重要的扩展功能,没有之一,特别是连接蓝牙耳机追剧简直神器,再也不用担心影响枕边人休息,看球赛,玩游戏也有用武之地,而且很多手柄本身就支持蓝牙功能。现在蓝牙 5.0 几乎是标配,选购时关注下即可。
【接口】现在主流的电视都是 HDMI 2.0,足以应对机顶盒或者本地 NAS 中的视频传输。不过如果你是游戏玩家可以考虑下带有 HDMI 2.1 的机型,可以满足 4K@120Hz 的数据传输。
USB 接口根据自身需求把握,其实日常用的也不多。除非你是喜欢接 U盘或移动硬盘观影,那么常见的 USB 3.0 完全够用。
【开机广告】
我对这个是深恶痛绝,强烈建议大家首选无广告的机型。我不止一次遇到这样的情景“上次使用的蓝牙耳机,直接关机,下次开机是媳妇已入睡,我直接开机,音量吵醒媳妇被一顿抱怨”,而且广告声音特大,手忙脚乱调音量简直气死个人。我现在用的索尼和 OPPO 都没有开机广告,真的舒服。
据我所知,目前开机没有广告的包括索尼、三星、松下、TCL、雷鸟、LG、华为、荣耀、OPPO。
LED 型 推荐
不知不觉废话了一大堆,开始实战吧
50 英寸以下机型
这个尺寸选择余地不多,配置高的话价格也高,同样的钱用户更愿意接受买大一点尺寸的,所以各品牌也对这个尺寸不怎么重视,不过这个尺寸超适合卧室或者出租屋使用,有需要的关注下面几款。
【小米 ES43 2022款】
去年新出的机型,金属全面屏、屏占比高达 97%、真 4K 屏幕、支持 94% DCI – P3 广色域、色准 ?E ≈ 2、杜比 + DTS 双解码,最重要是支持 MEMC 运动补偿,峰值亮度 400 尼特在这个尺寸及其少见。
硬件方面 四核 A55 处理器,2GB + 32GB 内存组合,支持双频WiFi、蓝牙5.0,而且小米生态做的也不错。最大的问题就是广告了,我自购的第一台的电视就是小米,广告把我折腾惨了,好在可以通过路由器来屏蔽,具体方法可以参考我之前写的文章。
价格参考:最低 1599,低于这个价格可以出手
【小米 Redmi X 2022款 系列】
铝合金喷砂边框、金属底座、 96% 屏占比、94% DCI – P3电影级专业广色域、△E≈2 高色准屏幕、双 120 Hz高刷屏(120Hz刷新率面板 + 120Hz MEMC)、HDMI2.1接口支持 4K / 120 fps、VRR可变刷新率和ALLM自动低延时,通过AMD的FreeSync Premium认证,如果喜欢躺在卧室接主机玩游戏超级适合。
价格参考:低于 2249 就是好价
【三星 QA50Q60AAJXXZ 】
量子点4K处理器Lite + 量子点显示技术,机身超薄、双光源LED背光,色彩对比度效果极佳,冷暖兼顾、HDR 10+高动态范围图像、动态加速以及三星特有的泰泽系统。
QLED的亮度远胜 OLED,同时色域、寿命也有较大优势,所以推荐给想尝试量子点的朋友。个人觉得如果不是三星铁杆又对价格不太在意可以看看下面的索尼。
【索尼 KD-43X85J】
对价格不在意的朋友可以看看索尼的43X85J,120Hz 面板+ Motionflow XR高速组合、搭载索尼独家的 4K HDR图像芯片 X1?、特丽魅彩Pro、4K 迅锐图像处理引擎Pro、杜比视界全景声,内置环境感光调节自动调节屏幕亮度。基本上是这个尺寸顶级配置,除了价格啥都好。
价格参考:史低应该是4429,不过这个尺寸考虑这个机型的朋友估计也不会在乎那点钱。
75英寸以下机型
为什么直接跳到 75 英寸呢,因为很多机型都不止一个尺寸,我也懒得分类,大家就这样看吧
【小米 Redmi X 2022款】
小米的性价比爆款,和前面 50 寸的配置一脉相承。这个系列包括50寸、55寸、65吋、75吋四个机型,全系采用 120Hz 高刷 +MEMC算法优化 + HDMI2.1接口,4ms超低延时,支持VRR可变刷新率和ALLM自动低延时,94% DCI-P3色域,△E≈2 高色准屏幕,四核 A73 1.3GHZ处理器,3GB + 32GB内存组合日常运行不拉后腿,双 120 Hz高刷屏 不管是观影还是作为游戏都很合适。
PS:这个系列的 55寸 屏幕为华星光电高对比度软屏,65、75 寸屏幕则是软硬屏随机发货,购买前大家需要注意,多咨询客服不是坏事。
【雷鸟 55S515D 】
这款机型很有意思,完全就是上面小米的翻版,参数配置完全一模一样,连价格都差不多,所以就不做详细讲解。两者就两个区别,一是调教方式,二是雷鸟没广告,所以如果让我选择那是直接雷鸟
【小米 ES 2022款 系列】
去年发布的新品,55寸、65寸、75寸分别采用了32个、45个、60个背光分区,屏幕峰值亮度达到了700nit,典型亮度提升至400nit,配合锐影光控技术可有效提升画面对比度。金属机身,98% 超高屏占比,94% DCI – P3 广色域、色准 ?E ≈ 2、杜比 + DTS 双解码,支持 MEMC 运动补偿。
ES 和前面的 Redmi X 相比,Redmi X 刷新率更高,ES 亮度高,另外处理器不同,Redmi X (四核A73);ES(四核A55)。二者价格相差400元左右,具体看好哪款需要自行斟酌。
【雷鸟 S535C / S535D / S545C 】
雷鸟是 TCL 的子品牌,一直以硬件给力、价格美丽为卖点。去年更是一口气推出好几款新品,覆盖不同人群,很是走了一波口碑。不过也正是因为推出型 过多,消费者选购起来略显麻烦。主推的S系列包括 S535C / S535D / S545C (定位由低到高) ,每个系列都包括多款不同尺寸,正宗机海战术,用一张表格来帮助大家快速了解。
雷鸟有个很大的优势,背靠大树好乘凉,爸爸 TCL 手头握有华星光电,所以屏幕来的很稳。除此之外,S545C 硬件给力,80个分区,120Hz高刷,750尼特亮度,MTK9652四核A73,4G + 32G 运行组合,软件优化也比其他型 到位,加上价格实在,可以算是超有竞争力的机型。
其实个人更看好 S535D 这个机型,相比S545C略略降低了点峰值亮度,也去掉了 120HZ 高刷屏,其他基本没有变化,但价格可是实实在在降了 1000,只是看电视无疑这个款更为划算。
【海信 E7G-PRO 】
2021海信推出的新品,含65、75两个尺寸。E7G-PRO全系采用全阵列动态背光,搭载海信自研新型量子点技术,拥有96% DCI-P3广色域;双 120Hz 急速屏,HDMI 2.1 支持 4K/120Hz输入;运动补偿;△E ≤ 1.43 专业色准,棋盘式控光分区(32个),A73四核1.3GHZ高性能处理器,3GB + 64GB 内存组合。除此之外,海信还有自家的U+画质引擎的,这是典型的加分项。
槽点和小米一样,广告多,除了开机广告还有系统弹窗广告,最关键的是亮度只有500尼特,比较适合喜欢传统家电品牌的用户。
【TCL Q10】
这个机型是 TCL 的线上型 ,屏幕和 X 系列一样的QLED原色量子点,157%(BT.709)广色域几乎是天花板级别,搭载 MEMC运动补偿。这款机型最大的优势是“声画双绝”,声是指搭载安桥HIFI音响,配合杜比全景声音质极佳;画是指的外形出色,对颜值党来说相当有吸引力。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