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高材生、公务员、高大帅气……通过征婚 站发布虚假信息,一旦有人“上钩”,便趁其不备私自通过对方支付宝账户用“蚂蚁借呗”借款万余元,再骗取信任继而转入自己的微信账户。近日,苏州市虎丘区人民法院依法判决,被告人叶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并处罚金二千元。
“今年6月20日,我在一婚恋 站上认识一名男子。”据受害人刘女士陈述,对方自称“王刚”,山东大汉,微信签名是:知识改变命运、文化决定未来。“我一看 上资料就觉得他挺有内涵,又是名牌大学毕业,一接触他就主动将身份证拍给我看了。”次日,互有好感的二人便相约在刘女士家见面。“当天晚上,他一直拿着我的手机玩,我就把密码都告诉他了。大概十点左右,他突然说自己之前借钱给朋友,现在对方要还钱,但他自己的支付宝、银行卡都被冻结了,要借用我的银行卡,让他朋友还钱到我卡上。”
刘女士表示,当时根本没有多想,反正又不是自己出钱,就将自己的银行卡递给对方。过了几分钟,刘女士手机就收到银行卡到账1.8万元的信息。此时,“王刚”对她说:“钱是朋友还的,我拿走1.5万元本钱,3000元利息留给你。”接着就又用刘女士的手机向他个人微信账户转账1.5万元。
直到6月22日中午11时左右,正在上班的刘女士接到一条支付宝的短信,说她用蚂蚁借呗借款1.8万元,“我从没使用过蚂蚁借呗,意识到一定是前一天晚上‘王刚’使用的,他骗了我钱,我就 警了。”
经查明,被告人叶某今年45岁,高中文化,无业。2011年11月曾因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我有一个儿子,已经25岁了,现在和母亲在农村老家。”据他表示,在使用被害人手机过程中通过对方支付宝账户用“蚂蚁借呗”借款,然后谎称该钱款为他人向自己归还的钱款,骗取被害人信任后再转给自己,这已经是他的“惯用伎俩”,没想到这次对方会发现并 警。
归案后,叶某如实供述了犯罪事实,并退赔被害人损失,取得被害人的谅解。法院认为,被告人叶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隐瞒真相、虚构事实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遂综合各种因素考虑作出上述判决。
法官提醒:
互联 ,就像一个诺大的 ,将天南海北素不相识的人汇聚在一起,使交际面、生活圈狭小的单身群体有了更多选择,也令一些交友 站变得异常火爆,然而,有一些不法分子假借征婚之名,设下骗局,广大单身青年要加强防范意识,端正婚恋观念,别被多金帅气的假象所迷惑,理性、谨慎进行 络活动。
另一方面,伴随科技发展,各种新的支付方式层出不穷,随之而来的便是手段形式多样的侵犯财产案件。承办法官提醒,“蚂蚁借呗”等新型 络消费模式上线后,一旦被不法分子盯上,随意泄露自己的账 、密码、验证码很容易“掉坑”,希望广大群众提高警惕。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