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序
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对许多国人而言,认识一个城市,往往是从这个城市的美食开始。
近年来不少美食综艺节目打call、遍布全国的潮汕牛肉火锅和香港食神蔡澜先生的力荐,使得潮州这座粤东古城在美食江湖界名声鹊起,让吃货大咖们心生向往。
不过,对这趟潮州之行,吃美食倒没有特别的执着与强烈,去那里的初衷只是纯属看在票价的份上,某一天 上刷机时偶然发现杭州往返潮州的机票价格喜人,而且这阵子工作又处于空档期,就立马约上朋友飞了过去。
到站后再打滴滴就抵达了位于西马路的入住民宿:星檬客栈。
客栈就位于老街民宅之间,显得低调而清静,房间总体干净,地段环境也不错,不论步行到古城各个角落还是市区都很便利,唯一的缺点就是洗脸盆实在太过迷你,对于洗漱有些不方便。
——最流连,刹那光阴烟火人间
稍事安顿之后出门,短暂逃离了近来江南绵绵阴雨不断的天气,在这里终于见到了久违的阳光,整个人的心情顿时灿烂了起来。
在古城里的街头巷尾无目的地随意穿梭游走,南洋风的骑楼与具有上百年历史的明清旧居宅院交织共存,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街景。
步行其中遇见的每一处场景和生活风俗,让人恍惚间有种回到上个世纪的错觉。
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古城景点,潮州古城里仍有不少本地人居住在此,天天上演着活色生香的柴米油盐姜醋茶,处处传递着古朴浓厚的市井生活气息,在当今高速城市化的大背景下还能如此接地气,这也正是这座城市最迷人可爱的地方。
走在西马路一带附近的老街上,时不时会在一些店铺门口看到奇怪而有意思的词汇,诸如办外甥、出花园、大娘巾等,很容易使人产生疑惑,这里科普一下,其实这些词汇本身有衍生之意,是当地人情往来的仪式置办和妇科中医问诊。
当地人喜好养猫,几乎每家每户都有,小狗倒是难得一见。
杂货店、马路摊贩的攀谈交易,供应着本地居民的日常所需,饮食店的手作,使得传统的饮食风俗得以坚守传承,中药铺、钟表电器修理、写对联算命测字看风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
没有高楼遮望眼,寻常巷陌,十弯八曲,时间在这里留住了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宁静、朴素和亲切。
在古城有十大名巷,分别为“猷、灶、义、兴、甲,家、石、辜、郑、庵”,走进这些老街巷,随处可见明清时代留存下来的旧居,得益于当地的大力保护及修缮,大多数保存完好,格局完整的石雕、工艺精湛的木雕,装饰精美的彩色壁画。
门匾上书的“大夫第”、“外翰第”、“资政第”、“龙游衍派”等彰显了主人家的显赫身份和崇高名望。
大夫第
历数百年沧桑,想必每条巷子、每栋民居建筑都可以诉说出一段段时代的变迁和岁月的积淀。
龙游衍派
外翰第
资政第
在每一个古城都会有那么一条老街,承载着繁华中心的百年记忆,潮州也有这样的一条街:牌坊街。
历史上,潮州是粤东的政治、经济中心,商贾云集、官员人才辈出,全城牌坊林立,历经战争、自然风化等变迁,许多牌坊破损严重,后均拆除,在这条两公里长的街上矗立着22座新建修复的古牌坊,每座牌坊背后都有一个值得慢慢细说的历史故事。
除了牌坊,沿街保留有众多骑楼建筑,多为美食店,整条街可以说是 罗了潮州最有名的小吃和特产,如果想图省事省力的话就从街的这头吃到那头吧,但至于味道是否地道就不得而知了,本人在这条街上吃得不多也没什么发言权。
在这里家家户户都少不了摆上一套工夫茶具,只要稍微有点空闲时间,三个杯子一摆,冲泡一盏茶慢慢品味,一天的功夫就在茶水中度过。而泡的茶叶,潮州人大多只喝凤凰单枞茶。
凤凰单枞茶
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三三两两的家人或朋友围坐在一起喝茶聊天,没有华丽的茶具,亦无需名贵的茶叶,简简单单的一杯工夫茶,天天不间断地喝着,融入日常,这是他们的生活,也是他们的生活艺术。
潮州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旅游城市,没有什么太知名的景点,选择性的就近去了当地较有名气的开元寺、广济桥、西湖公园这几个地方。
与其它深居山野、远离凡尘俗世的寺庙不同,开元寺一反常态的屹立于纷繁闹市之中,且占地面积不小,寺内香火旺盛,香客与游人在观音菩萨像前争相跪拜敬香。
广济门楼,是潮州古城几个城门中最为雄伟壮观的一座,正对着广济桥和韩江。晚上还有灯光秀可以看夜景,无奈白天暴走,实在没力气迈开腿了,只好放弃。
广济门楼
广济门楼
大名鼎鼎的广济桥,中国古代四大名桥之一,算得上是潮州的地标性建筑吧。这座启闭式桥梁最奇特的地方在于桥中央是由十多艘木船搭成的浮桥连接,白天浮桥过人,傍晚黄昏后则浮桥拆开,让过往船只通航。
西湖公园
西湖公园,属于城市公园,背山临水,环境怡人,园内有人在闲逛散步、登高徒步、戏水划船、跳广场舞、打牌下棋的,好不丰富热闹,看得出来这里是当地市民常去的一处休闲之地,园内百态也是潮州人优雅、恬静、平和生活的缩影。
西湖公园
西湖公园
园内湖畔边有座灰白色的双层小洋楼很是显眼,名叫“涵碧楼”,抗战时期这里曾是国民革命军的指挥部,现如今成为了爱国教育基地的展览馆,馆内展示了潮州地区抗战时期的一些资料和文物。
涵碧楼
——关于美食那些事
尽管自认不是一名吃货,但既然来到了美食天堂的潮州,不能免俗地要吃下当地众多的特色小吃。
牛肉火锅
来潮州吃美食必须牢记一个原则:少食多餐,甚至于单点一份两人拼着吃,这样才能尽可能多的尝到不同的美食。
牛肉火锅
在这里就谈下自己吃到的个人比较喜欢和印象深刻的美食:牛肉火锅、牛杂汤、鱼饺汤、耗烙、肠粉、裸汁。
牛肉火锅
跟客栈老板打听当地人常去的牛肉火锅店,推荐了阿彬火锅,为了确保口味纯正,我们还特意去了位于南郊路上的总店,果然没选错,味道一级棒,用餐环境也可以,唯独服务态度不咋的。
镇记牛杂店
偶遇镇记牛杂店,看着店面和招牌旧旧的,坚信 上说的:店面越破旧,味道就越好。用餐环境真心很一般,但味道好一切都可以忍了。
耗烙+鱼饺汤,绝配!金黄酥脆的耗烙是好吃,但吃多了嘴里发腻,这时来口汤汤水水恰好中和。
潮州肠粉,画风与平时常见的广州肠粉差别不是一点点的大,但味道是一样的好。
第一次在早餐吃重口味的猪大肠,无味清淡的粿条米浆与酱咸味的一众卤料(五花肉、猪大肠、豆干、卤蛋)混搭在一块,居然出乎意料的好吃。
其它诸如鸭母捻、糖葱薄饼、春饼、杏仁茶、笋粿只能说一般般吧,绝对不像 传的多么好吃。当然,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口味这种东西每个人的感受都不同,只有亲口品尝试一下才知道是否是自己喜欢的那款。
鸭母捻,汤圆的升级版而已,只是多了白木耳和胡萝卜,其它口感上一模一样。
糖葱薄饼,被朋友吐槽是北京烤鸭的面皮,只是裹着的鸭肉换成了麦芽糖、芝麻糊、香菜,这玩意尝个鲜还是可以的,挺独特的体验,但也仅此而已。
春饼的卖相不错,很诱人。但整个吃完会感觉嘴巴有些干,味道也只能说一般。
杏仁茶,喝不惯这个味,这味道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喝鱼肝油的痛苦回忆,芝麻糊、炸物还不错。
——后记
1、因为潮州古城内美食实在太多,出行之前可以提前在手机地图里收藏想去的店再导航过去,可大大节省时间。
2、此次时间紧凑加上去的季节不对,没有到与潮州临近的汕头、南澳岛,时间宽裕的朋友可以不妨考虑一并游玩。
3、行程:第一天(西马路及周边一带、开元寺、广济桥),第二天(牌坊街、西湖公园)。
看最酷的旅行,关注 菠萝游记!
马可菠萝的旅行日记。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