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知识产权小课堂,深圳新闻 邀请来自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院地合作与成果转化处处长吴小丽主讲。吴小丽是高级经济师,也是多家公司的董事,长期从事科技合作、院地合作与成果转化工作,具有丰富的知识产权转化经验。
(更多法治新闻,请点击:深圳法治发布)
吴小丽:知识产权是“基于创造成果和工商标记依法产生的权利统称”,通常指专利、商标、著作权。音乐与画以及论文,这些都属于著作权范畴。著作权是一种法律权利,著作权包括:人身权利与财产权利。大家要知道,未经著作权所有权人的同意,任何单位与个人在任何场景下都不能侵犯著作权人的权利,否则,属于侵权行为。
当著作权在使用时获得经济收益,就是知识产权转化应用价值的体现,实现这个过程就是平常所说的知识产权转化。
对于高校学生涉及成果转化问题,可以先将他们分为文科和理工科的学生。一般来讲,对于文科类专业的学生,其知识产权转化的主要方式是发表的论文被引用和著作权被授权许可使用或转让变现,例如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对于理工科专业的学生,其知识产权转化的主要方式是发表的论文被引用和专利的转化变现,例如申请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软件著作权获得授权后,通过授权许可、所有权转让或作价投资的方式获得经济收益。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院地合作与成果转化处处长吴小丽。(本 资料图片)
问:什么样的知识产权成果是值得转化的?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的方式又有哪些?
吴小丽:这个问题我们要从市场需求和科技成果质量两个维度进行分析,可以把这两个维度想象成一个二维坐标轴。横轴是市场需求,纵轴是成果质量。我们都知道,需求决定供给,在知识产权转化上也不例外。所以市场需求越大、应用场景越广的科技成果,越值得转化。
例如,高端医学影像的技术与市场一直以来都是被国外的GE、飞利浦、西门子三家巨头垄断,国内高端医学成像设备依赖进口,2015年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联合上海联影医疗公司双方共同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磁共振医学成像设备,实现了从专利布局、到核心技术的研发、再到产业化、产品化的全过程的转化,填补了国内高端医学成像仪器设备的空白,产品已广泛实现销售。
在这里,我们要强调,有了高质量的成果是转化的基础,同时,还应该有一支具备不断创新叠加新技术研发能力的团队和具备产业转化承接能力的企业,反之,则不具备转化条件。
对于成果转化的方式,不同体制机制的单位,有着不同的转化方式,例如:有短期通过专利许可与转让实现现金收益,中期通过持续提供技术服务实现收益,长期通过股权价值变现实现收益,形成“组合拳”的转化模式,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就在践行这种模式。
此外还有引入资本模式:即“知识产权投资股权+投资机构溢价现金投资”合作方式;提升效能模式:即“技术服务+概念验证+中试熟化+产业化”合作方式;院企合作模式:即“载体+项目+人才+成果+产业化”方式;蝴蝶模式:即财政税收大循环方式。
问:高校学生专利的转化,有什么好的途径,能否给一个建议?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