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粗虽然方法单一,但也有其技巧。很多人认为, UG的开粗没有 PM CIM 等好用,但是掌握一定的技巧仍然是必要的,现对平日积累的一些经验作一介绍
01
1、 关于走刀方式。
一般来讲, UG开粗优先使用跟随部件 ,但是此方式跳刀多,刀路看起来实在扎眼。不过利用干涉面 可以很好解决这个问题 没有干涉面的刀路
设置了干涉面的刀路。
干涉面距离毛坯一个刀半径左右 , 高度略高于一个刀底 R值
至于一些简单的铜公,就用跟随周边更快些,此种走刀方式对于铜料问题就不是很大
关于 单刀铣 (profile) 虽然和等高刀路相似, 但二者也有区别。特别是等高带开粗时, 除非很有把握时才用等高,但用 profile 更保险。
一个概念:等高是精加工刀路。
图示为 2 种刀路计算的切削区域。
想想看,如果在等高刀路中,若切削区域之间还有残料相连,可能会发生什么后果?当然此例用等高做中加工更合理
关于 单向铣和双向铣, 一般用在精加工。特别是光平面时。此方式效果要好于跟随外围和跟随部件。
在学习uG编程的朋友可以加我QQ1978839958微信同 !
02
2、 切削步距的确定。
UG的切削步距用刀径的百分比与其他软件有所不同。UG是按有效刀径的百分比来计算的。
所谓有效百分比对于:
飞刀= D-2R6 X
平刀球刀= D, 因此确定百分比值时可按以下原则:
飞刀 90 %-- 100%
平刀 65 %-- 80%
球刀 30 %以下。
刀径越大,百分比值越大。
03
3、 关于二次开粗
编程难在开粗,开粗难在二粗。工件越复杂变现越明显。
最好用的方式:参考刀,但有时会有点问题;
最快的方式:基于层的 IPW;
最保险的方式:选已生成的 IPW为毛坯来二粗,三粗 。。。
最不智能的方式:手动定范围定高度来开粗。
至于用哪一种,就看情况处理了。
04
4 、如用局部毛坯(如加工镶件)
则应注意:
毛坯要大于工件,否则可能算不出刀路。若相邻毛坯较近,最好合并,否则可能出错,甚至撞刀。
05
5、 为减少跳刀,尽量指定一些进刀刀点 。
相对默认进刀,刀路明显好看一些,合理一些。可比较一下 3 楼未指定进刀点的方式 , 下图为指定进刀点
06
6 挖槽开粗时如用“上一层”的跨越方式,该值不能太小。
工件曲面较多时,尤其要注意该问题,否则刀具有可能在快 速移动中碰撞台阶状残余量。
过切处理
如果发现过切了有以下几种方法:
1、调整行距
2、调整加工方向
3、调整投影方向
4、找出有问题的地方重新造型
5、对于大面积的过切可以试试进行 igs 的多次转换,将型面打碎
如果您觉得不错,请别忘了分享一下得资料,让更多人看到!您的举手之劳,就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非常感谢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