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给老人!部分手机App这样“收割”老年群体

“这款交友App,把我们家闹得鸡飞狗跳。”武汉市民刘女士说,家里老人看了 络广告下载了一款中老年 交App,结果被引诱充值五六千元。

不少老年人在 上被骗

“我父亲不知道点了什么广告,无意间办理了一份保险,接下来每个月自动扣费并且没有通知。”谈起这件事,来自天津的程先生十分气愤——短短7个月,他父亲就被某 络保险平台莫名其妙地扣款1800多元。

程先生询问其父亲从何处投保时,年近七旬的老人完全不知道怎么回事。他通过 络搜索才发现,这个 络保险平台在出行App、购物弹窗等投放了很多广告,用“领红包”“首月1元”等噱头吸引众多用户点击。

“黑猫投诉”平台上的消费者投诉情况

不少消费者感叹,现在 上各种小广告满天飞,老人一不小心就落入陷阱,让人防不胜防。

“老人已经70多岁了,平时省吃俭用,一下被骗了2800多元,每天茶饭不思。”来自山西的李先生吐槽,自己的父亲在 上学习理财课,说是免费学习,几节课下来就在所谓“教授”的怂恿下买了价值2888元的“精品课”,结果发现课程内容都是“教授”从 上抄来的。

中国互联 络信息中心今年2月发布的第49次《中国互联 络发展状况统计 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 民规模达1.19亿。

随着老年 民快速增长,针对老年人的 络套路也逐渐增多。2021年9月,中国 科院 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的研究 告显示,17.25%的被访老年人有在 络中受骗的经历;其中,超四成老年人曾因保健品被骗,近四成老年人因免费领红包被骗。

天津市 会学会会长张宝义认为,老年人是互联 领域的“年轻人”,也是互联 领域的“弱势群体”。老年人有其生理和心理上的特点,面对复杂的 络套路,往往难辨真伪,一旦放下戒备心理就容易上当受骗。

“围猎”老年人手段多多

——专打老年人缺少陪伴的痛点,“陪聊”诱导付费充值。眼下,不少 交软件将目标人群转移到老年群体,老年人线上交友 区、婚恋相亲App层出不穷。这类App真的能帮助老年人找到幸福吗?

某中老年相亲交友平台相亲界面及充值界面

一位年近六十的单身男性表示,本想在 上寻找另一半,但花费数万元后“竹篮打水一场空”。“语音聊天按分钟计费,不送礼物人家也不搭理。”

天津财经大学商学院互联 信息与用户行为研究中心主任陈旭辉说,大部分老年用户的手机性能一般,有的是子女用过的旧手机,老人容易被这类弹窗欺骗。一些软件在安装后会偷偷收集用户信息,进行数据画像,给他们标注“容易被误导和诱导”的群体标签;随后,各种劣质内容、欺骗套路的广告,就会定向往这类老人的手机上推送。

——瞄准老年人辨识能力差的弱点,吸引流量、快速变现。《有毒!这种食物千万不能乱吃》《丈夫出轨,离家多年未归》……这类文章充斥着一些老年人的微信朋友圈。在短视频平台,中老年用户成为一些婆媳关系、养生保健内容的“自来水”。直播领域,一些老人深陷“情感直播”不能自拔。

陈旭辉表示,这些内容一边对老年人展开“洗脑”,一边通过打赏、带货、知识付费等方式变现。此前,在某个“患癌”家庭调解直播的结尾,主播话题一转卖起保健品,不少老年人被“剧情”感染,按捺不住消费的冲动。有养生类自媒体从业者坦言:“内容是抄来的,好赖要靠 友自己分辨。我要的只是粉丝和点击量,赚的是广告费和流量分成。”

为老年人营造一个清朗的 络空间

为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拥抱互联 ,去年1月起,工信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为期一年的互联 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一批大字体、大图标、界面简单、操作方便的App问世,大大满足了老年人的需要。

“有关部门和 会各界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的努力和成绩有目共睹,但一些互联 从业者试图把老年人引入另一个‘流量深坑’,这是 会所不能容忍的。”陈旭辉认为,“有必要整合 会力量,引入第三方专业测评机构对各类软件展开常态化抽检、巡检,定期公布测评结果,对违法者予以曝光,倒逼企业遵纪守法。”

张宝义认为,平台、应用商店应该负起主体责任,重视用户反馈,及时下架有问题的App。有关部门也应坚持对违法广告、弹窗零容忍,建立一套快速响应机制,对发现的违法问题快速处置。

针对一些老年人 络安全知识不足的问题,北京奥肯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李传文建议,可利用老年受众较多的电视节目、电台广播等,普及 络安全知识和典型案例,提醒老年人不占小便宜,增强防范意识,一旦被骗及时投诉或 警。

张宝义说,年轻人也应给予家中老人更多陪伴,一方面通过陪伴给予老人关心和理解,起到预防作用;另一方面在陪伴中向老人传授更多手机使用技巧和防骗技能,提供更多安全守护。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2月3日
下一篇 2022年2月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