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中国共产党保定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召开。
绽放新颜值,跑出加速度,2022年,我市经济工作主要在六个方面聚焦聚力,打开全新局面。
聚力推动协同创新,壮大经济新实力
把深度对接北京、联动雄安,作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新保定的“第一动力”,持续深化“五大链接”:
■规划链接
对照全省“两翼、两区、三群、六带”发展布局,丰富完善全市“一主三副、两轴两带、四区多点”建设格局和内容内涵。深入推进协同创新、产业联动、生态建设等“七个一体化”,共同唱响新时代雄保“双城记”。
■创新链接
全年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5个。2022年新建设省级“院士合作重点单位”3家以上。深化“揭榜挂帅”,推出征榜事项30-50项,全年举办科技成果对接路演12场以上。2022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0家,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500家。
■交通链接
扎实推进京雄保城际(R1线)、雄忻高铁、京原电气化改造等建设,启动保定东站综合交通枢纽项目,建设保定南站和雄忻高铁。全面推进北三环东延等7个涉雄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东二环快速路力争3月份进场施工。率先打通朝阳大街与南二环交口、长城大街与北三环交口、朝阳大街六道口等交通堵点,实施七一路与朝阳大街等4个交叉口快速通行示范路建设。
■项目链接
谋划实施市以上重点项目599个,总投资5941.9亿元,当年计划投资1003亿元。当年竣工或部分竣工项目突破80项,动态争取省重点前期项目突破100项,动态储备市重点前期项目突破150项。
■机制链接
深化与央字头、国字头企业战略合作,开展京保、雄保对接,对标北京和雄安重点领域政策、标准,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的人才流动、医疗教育、 保养老等政策体系。积极争取债券资金和上级转移支付资金。
聚力深化产业转型,提升发展新能级
强力推进产业升级“千百亿”行动,持续做大做强“7+18+N”现代产业体系:
■加快数字产业布局
加快形成万人数据服务产业园,力争到2023年达到5万人、2025年达到10万人,打造华北地区最重要的数据服务中心和国家级大数据服务基地。
■加快碳中和产业布局
筹办“2022保定·绿色转型资本大会”,加快推进总投资100亿元的8个新型储能项目。加快易县12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推进徐水60万千瓦抽水蓄能和阜平12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前期工作,2022年重点布局11个储能项目。
■提升先进制造业量级
全力支持长城汽车做大做强,持续推进河北京车轨道交通产业园建设,2022年新认定省、市“专精特新”企业各50家以上、省级“专精特新”示范企业30家以上,培育“小巨人”企业3-5家。新增县域特色产业集群4个,150个项目列入省千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计划。
■提升现代服务业量级
实现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95家。支持高碑店国家级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加快万达广场等大型商业综合体建设,支持白沟新城建设特色电子商务产业园区。
■提升都市农业量级
推动中国农大涿州校区申办国家级农业高新区。力争市级龙头企业突破350家,力争绿色食品产品总数达到120个以上,创建省级智慧农业示范区3个、市级智慧农业示范区6个。
聚力加快城市转型,扮靓城乡新颜值
着力打造有活力、有气质、有情怀、有惬意、有温度的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
■高品质建设中心城市
力争城中村改造一期2022年11月底交付,二期2023年5月底交付,三期2月20日开工。一期配套路 建设2022年6月底前完成。加快中国古动物馆、古城保护更新、环城水系等城市新地标建设。
■高水平推进县城建设
每个县着力打造一组城市公园、 区公园、口袋公园,一条美丽风景大道,一条滨水景观带,一个城市“会客厅”,一个高品质中心商务区,一组地标公共建筑,一系列由公共文化中心、高水平学校、医院等构成的优质公共服务,一个精细化管理平台。
■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
全面消除村集体收入5万元以下的村,力争全市家庭农场达到6500家,市级以上示范农场300家、示范 250家。新改造提升户厕9万座,规划建设公厕800座。启动不少于400个村庄创建美丽乡村。
聚力推进生态建设,绘写山水新范例
高标准建设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做好三方面工作:
■持续改善空气质量
严格管控劣质散煤,强化“绿色拆迁”措施落地落实,做好生态环境部监督帮扶问题整改,加快新能源车推广应用。
■持续提升水环境质量
全力实施总投资18.6亿元的黄花沟综合治理工程,谋划唐河、瀑河、金线河等河道治理。确保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达到Ⅲ类及以上标准。推进关停农村取水井17500眼。科学实施一亩泉生态修复。
■持续抓牢土壤污染防治
严格污染地块准入管理、风险管控和修复,确保安全利用率和再开发安全利用率保持100%。以顺平富硒土壤通过全国首批天然富硒土地认定为契机,打造一批富硒农产品品牌。
聚力扩大改革开放,打造环境新高地
着力建设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的创新创业高地,擦亮叫响“三个品牌”:
■“服务保定”品牌
领导干部每月开展一次送政策上门服务。深化“12345”政务服务热线接诉即办改革,开通 情民意“直通车”,推动“接诉即办”立法。
■“兴业保定”品牌
研究制定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具体措施,加快审批服务“告知承诺制”“定制服务包”等改革全覆盖。全面推行审批服务,深化“证照分离”改革,打造“智慧政务”。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
■“开放保定”品牌
支持高新区等经开区建设“4.0样板园区”,全力推进国控集团信用评级3A冲级,打造10家2A级以上平台公司。加快4个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和6个省级外贸转型示范基地提档升级。
聚力办好 会事业,共享品质新生活
着力建设京津冀最具竞争力的民生幸福标杆城市,突出抓好五项重点工作:
■稳住就业基本盘
实现城镇新增就业8.9万人以上。扎实推进“千百万”青年英才集聚工程,引进不少于1万名各类青年人才来保就业创业。聚焦“医车电数游”等重点产业,培育培训各类技能人才5.2万人,新增专业技术人员1.3万人。
■加快建设教育强市
加快主城区城中村改造20所配套学校建设,开工新改扩建中小学校38所,竞秀区高中年内投入使用。职教园区一期开工建设,26所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全部达到省定标准,全力支持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专升本。
■全面打造健康保定
推动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中国中医药大学广安门医院保定医院、国际医疗基地西区路 项目早日开工,力争全市生命健康产业吸引聚集人气达到3000万人次。
■繁荣发展文体事业
高效率推进“全国博物馆之城”“全国书院之城”建设,联合河北大学共建“莲池书院”。加快打造“一城两都”文旅城市金名片。为主城区100个 区配建健身设施。组织召开全市“奥运冠军之城”建设体育发展大会。高标准举办2022年保定全程马拉松、市冰雪运动会等赛事活动,打造“全国篮球城市”。
■筑牢品质生活安全底线
有效防控金融风险、地方债务风险等各类风险,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对主城区地下管 、地下设施进行全面勘测。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举措。
#保定城事##保定头条#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