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中央电子电气架构扎堆面世“中央计算+域控制器”成智能电车技术新高地

在智能新能源汽车领域,一场轰轰烈烈的变革正在进行。11月8日,广汽埃安正式发布全新一代高端电子电气架构——星灵架构;就在11月14日,岚图汽车也正式发布自研重磅架构ESSA+SOA智能电动仿生体。

事实上,就在智能软件定义汽车形态、高算力硬件加速“上车”之时,能够承载软硬件集成,发挥软硬件功用的汽车电子电气架构,愈发得到汽车厂商的关注和倚重,并有望成为汽车品牌长久竞争力和增强产品全生命周期用户体验的关键一环。

各家车企中央电子电气架构扎堆面世

众所周知,关于车辆的电子电气架构,特斯拉堪当行业引领者和变革者。早在2012年ModelS便率先提出了功能域划分的概念,并予以实装,这包括动力域、底盘域、车身域、ADAS模块等。至2017年,特斯拉又在Model3上突破了功能域的框架,实现了中央计算+区域控制器框架。

凭借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和销量表现,在特斯拉的品牌带动下,近年来国内各个主机厂也在各家的技术日公开了自家的全新一代电子电气架构。

11月8日,广汽埃安正式发布全新一代高端电子电气架构——星灵架构,该架构是在第三代电子电气架构EEA3.0基础上,通过风云三 红外遥感技术、第二代智能可变焦激光雷达、航天级星基定位融合等多项全球领先技术,为智能纯电车提供了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刨除掉配置参数上艰深的专业词汇,岚图汽车CTO汪俊君表示,ESSA原生智能电动架构带给岚图车型的,是强健的骨骼肌肉,关乎车辆的性能表现;中央集中式SOA电子电气架构则相当于大脑和整个神经 络,决定着车辆的智慧水平。

“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的总体发展趋势是由分布向中央集成式演化,集中的好处非常多,包括线束变短,ECU数量大幅减少,车辆更轻,信 传输更稳定高效等,这将有助于智能汽车的利用率更高,便于处理复杂的事。”汪俊君表示。

车企有望凭借架构重回产业链制高点

根据供应商巨头博世的划分,电子电气架构分为三个阶段:分布式电子电气架构、跨域集中电子电气架构和中央集中电子电气架构。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域控制器的出现或将改变汽车行业的供应链角色和利益分配的现状。

智能汽车的域控制器大体分为自动驾驶域、智能座舱域、动力域、底盘域和车身域5个类别。随着汽车电子架构迈向中央计算,ECU数量减少,意味着原先软硬一体的模块将被拆解出来,再进行域控制器的集中。这一过程中,从应用层软件到中间件,到底层软件,甚至到核心硬件主机厂必然会收拢主导权,希望实现全栈覆盖。小鹏汽车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车企。

得益于小鹏汽车的全栈自研能力,新架构做到了硬件和软件的深度集成,不仅实现软硬件解耦,也实现软件分层解耦分层迭代。在开发新功能时,只需要对最上层的应用软件进行研究和迭代就可以,缩短了研发周期和技术壁垒,用户也能够享受到车的快速迭代。

业内普遍认为,一旦电子电气架构进入中央计算+区域控制阶段以后,汽车软件所有权将尽数归属于主机厂,主机厂将长期享有软件红利,甚至比传统车时代拥有更强的产业链话语权,最终将产品持续更新的命脉握在自己手中。

此外,架构升级还将使主机厂盈利模式多样化成为可能。事实上,由于车企拥有大量移动终端,未来将获得包括车身、驾驶、地图、环境等海量数据,并可在全生命周期直达用户。据此衍生出如软件算法、虚拟司机、出行服务、运营平台、售后服务等业务形态。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10月5日
下一篇 2022年10月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