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动年轻人要靠什么?捕捉住设计潮流是蓝鸟的答案

市场对紧凑级轿车始终有着巨大的需求,但从竞争层面来看,这一细分市场也早已到了“滴水难进”的程度。当格局掌握在众多实力派手中时,后来者自身若是没有特点,制造不出话题,是很难在这个市场中真正发声的。

金秋十月,东风日产亮出了紧凑级轿车中的重磅力作蓝鸟,依仗设计上的创新,蓝鸟上市后立刻刷屏了各大 交平台与汽车论坛,爆发出了一轮猛烈的传播能量。其实自2014年北京车展中蓝鸟印象概念车的亮相,再到最终蓝鸟的上市,关于蓝鸟设计上的标新立异始终是议论不断,而这份创新也正是蓝鸟成功切入紧凑级市场的关键点。

早在上市之前的北京国际设计周里,蓝鸟就已经凭借设计上的出色表现,赢得了来自全球的设计专家们的青睐,并将设计周汽车论坛中的2015年度风尚设计奖揽入了怀中。产品尚未开始销售,便已斩获设计奖项,这在竞争激烈的紧凑级轿车市场是不多见的。在设计周的评选过程中,专家评审团们一致认为,蓝鸟在潮流趋势方面所进行的探索是最积极大胆的,结果也最为出色。

说到潮流趋势,现今车型产品在设计方面的表现远非人们想象中的那样高效活跃。由于家族化设计目前已成了行业主流,沉闷,缺乏新意反而是汽车设计界的现状,也正是因此蓝鸟所体现出的创新和个性在同级产品中显得极其耀眼。设计周的汽车论坛中,蓝鸟的设计师——日产中国设计中心创意设计经理刘恩泓先生也详细介绍了有关蓝鸟设计的一些想法。

尽管现在所有车迷都知道蓝鸟的设计是由中国设计师团队完成,但这项工作最初并不是直接“钦点”给这个团队的。日产在全球从事设计工作的员工超过800人,共有五家设计中心,中国设计中心是通过了层层竞争才获得了这个项目,而“捕捉设计潮流”的理念正是刘恩泓团队胜出的关键。

蓝鸟的设计目标原本就锁定在了年轻人和紧凑级轿车市场,年轻人是非常难满足的群体,轿车市场又是非常沉重的市场,所以蓝鸟的设计任务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艰巨的折磨和挑战。要想真正打动年轻人的心,就一定要跟随当下流行么?在思考过后,刘恩泓和他的团队选择了“引导潮流”。

刘恩泓将达成“引导潮流”的目标分解成了三个阶段。第一个是吸收阶段,第二个是冲撞阶段,第三个是精炼阶段,听起来深奥,其实却是最基本的设计流程。设计团队首先从市场调研和消费者反馈中完成了第一阶段,随后在调研的基础之上,设计团队再“脑洞大开”的去产生各种创意想法,最后再根据市场来收缩想法,选择正确的方向。

“一个设计只有它是有真谛、有论点的,才能炒起话题来,而这对我们来讲是很好的直接收获。” 刘恩泓自信的认为在设计方面蓝鸟达到了之前预定的效果,成功的产生出了话题性。最终蓝鸟也确实是打破了三厢轿车四平八稳的传统设计模式,采用了日产最新的V-motion设计语言的车头极富冲击感,车身侧面则有着很强的雕刻感。采用黑色配色的ABC柱以及大角度向后倾斜的粗壮C柱,令蓝鸟的车顶在视觉上呈悬浮状,在同级车型中独树一帜。

车内设计同样是以满足年轻消费者口味为主,中控台、变速器面板等处大胆出现的银色与炫红色饰板都带来了强烈的科技感和未来感。配置中的CarPlay智能手机互联系统可通过导入手机应用软件获得更丰富的功能,同样全面迎合了90后的“手机生活”习惯。

刘恩泓团队的成果也引得了其他行业设计师的共鸣,Crossboundaries建筑事务所建筑设计师董灏先生对蓝鸟在引导潮流上的创新就赞赏有加。“怎么去引导潮流?引导潮流其实就是解决今天的问题,所有设计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生活更美好,让人更方便。蓝鸟并没有因为创新而失去其他,这才是汽车设计创新的本质。”

当然,汽车设计的好坏也并非只是任由设计师们来评判,从市场销售层面来说,凡是能够带来好的销量的设计才能被称作是好的设计。对此问题,刘恩泓认为身为一个设计师,坚持是非常重要的,好的作品都是设计师坚持出来的成果。不过蓝鸟从设计之初,所有的设计与研发都是建立在深度调研的基础上,所以可以说一切工作都是从消费者认同的角度出发的。

此外,蓝鸟在设计层面所突出的是创新,而非是要特立独行,所以最终结果正如刘恩泓和他的团队所规划的那样,蓝鸟是一款足以打动年轻人心的产品,而“打动年轻人”也最终成为了蓝鸟捕捉潮流的方式。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5年10月3日
下一篇 2015年10月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