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翻番的行情——数据港与光环新 的差距在这呢

写完(未来五年三倍的机会—数据中心龙头光环新 深度分析),有人建议对行业内几个主要公司作个比较,我也非常认同。通过对比,可以对行业有更深的理解,也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的理解市场。

行业供需分析

IDC数据中心的投资逻辑主要在于5G时代流量指数级爆发带来的对IDC数据中心需求的大量增加,未来的主要变量在于流量爆发的需求与IDC大量新增供给之间的供需平衡。

从需求端看,主要关注三个核心问题:

一是5G带来多大的流量增长?

5G是未来数字 会的基础,相比4G时代,具有高速度、大容量、低延时的特点。5G 提供高达 10Gbps 的峰值数据下载速率,而4G 的峰值速率大概为 100Mbps,可以说,5G的速度提升了 100 倍。

据专家预测,在 5G 时代随着高清视频、直播、物联 、工业互联 等高宽带应用的逐步落地,流量将会以数十倍的量级爆发。

以韩国为例,韩国在 2019 年 4 月开启 5G 商用,在 5G 应用尚未大规模爆发的前提下,仅依靠高清视频、AR/VR 等既有业务,韩国 5G 人均流量较 4G 实现了近 3 倍的增长(平均每户每月上 流量DOU 从约 9G 到 27G)。

二是流量增长的时间轴如何推演?

截至2020年 3 月底,我国三大运营商的5G 套餐用户总数已经突破5000万大关,已经有超 2000 万个 5G 终端,全国已经建成的 5G 基站 19.8 万个。按照三大运营商的规划,预计年底全国范围内将累计开通 5G 基站超过 55 万个,实现地级市室外连续覆盖、县城及乡镇有重点覆盖、重点场景室内覆盖。

三是流量增长和云计算的发展带来多少IDC数据中心的需求?

据思科预测, 95%的数据中心流量将是云流量。随着云计算的持续深化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选择上云或云服务 ,云计算正逐渐成为全 流量增长的核心推动力。

2020 年受疫情影响,在线业务需求大涨,全 流量爆发,在当前需求和未来预期的双重推动下,云厂商加大资本开支力度建设云基础设施。阿里十分看好未来云计算的发展前景,宣布未来三年还要再投 2000 亿元加大云计算投入力度。腾讯、华为、百度等巨头也纷纷进场,云计算正越来越被广泛的应用为科技巨头的业务基础。

从阿里 IDC 领域的布局来看,在2019 年下半年起,阿里明显加大了 IDC 资源的获取力度,且资源集中在核心区域,由于能耗和土地等方面的因素,一线城市对 IDC 管理趋严,核心区域 IDC 资源价值逐渐凸显。这意味着阿里或已意识到流量将会有更大程度的爆发,现有资源无法支撑起其业务的需求。

根据中国IDC圈近日发布的《2019-2020年中国IDC产业发展研究 告》,中国IDC业务市场规模在日益增长的客户需求带动下仍保持稳定增长。预计2019-2022年,中国IDC业务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6.9%。

综上,在5G+云计算共振大背景下, IDC 作为核心信息基建的重要性正越发凸显。以一线城市为主的核心 IDC 资源正成为战略资源,科技巨头正围绕核心 IDC 资源进行争夺布局。

从供给端看,要关注两个核心问题:

一是未来新增IDC的规模有多少?二是新增IDC能否被市场需求所消化?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国内IDC企业的产能扩张速度也是很可观的,未来三至五年,规划的机柜数普遍是当前的2至4倍。光环新 是目前的4倍,宝信软件是3倍多,数据港2倍多,奥飞数据4倍,鹏博士3倍多。

那未来新增这么多IDC数据中心供给,能否被市场需求所消化呢?

个人认为取决于几个因素:

一是与阿里等云巨头深度合作,采取定制化建设的IDC确定性非常高。

二是拥有北上广等核心地区IDC稀缺资源的企业,将充分受益于5G时代流量爆发的需求增长。

三是新增IDC能否成为有效供给,取决于IDC能否满足客户对安全性、故障率、服务质量等各方面的要求,考验的是IDC的运维服务能力,拥有可靠技术、良好口碑的IDC服务商将成为首选。

行业内主要公司比较

根据公司的规模、IDC业务占比、所处区域等几个要素,我们选取国内上市的光环新 、宝信软件、数据港、奥飞数据、鹏博士五家企业进行比较。主要从市场表现、业务特点、机柜数量、财务表现、市场估值几个方面作一个比较。

1、市场表现

从近6个月的市场表现来看,IDC各股表现都还不错,远远跑赢沪深300指数,其中奥飞数据和数据港都是翻倍以上的行情,表现相对较弱的是鹏博士和光环新 。

2、业务特点

从上表中,我们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IDC区位布局基本都是围绕核心地区展开的。其中:光环新 以北京地区为主,宝信以上海地区为主,奥飞数据以广深地区为主,数据港以沪杭地区为主,鹏博士在几个主要城市都有布局。

二是目前阶段股价表现定制化模式优于零售模式。宝信软件、数据港、奥飞数据都是以定制化销售模式为主,虽然毛利率低于零售型的光环新 ,但上架率相对要高一些。从近6个月市场表现来看,定制型公司股价远远跑赢零售型,特别是与阿里深度合作的数据港和奥飞数据。

这也说明在当前经济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背景下,定制型公司受益于云计算巨头新增资本开支带来的对IDC的需求拉动,业绩增速及确定性高;而零售型公司反而受制于下游客户削减支出预算引起的需求减弱,业绩增速放缓且不确定性因素较多。

从全球视角下看,两种商业模式都诞生了全球性的行业龙头,即零售型数据中心的龙头公司Equinix 以及定制型数据中心的龙头公司 DLR,且从股价表现上来看,自 2008 年以来两家公司的股价皆大幅跑赢道琼斯和纳斯达克指数。2008年至2012年期间,定制型的DLR股价明显跑赢零售型的Equinix,但总体涨幅趋近。

从长期视角来看,在流量爆发的5G时代,零售型IDC因为拥有核心地段资源、客户结构多元化、增值服务能力更强,可以提升对客户的议价权(毛利率更高)以及粘性。以 Equinix 为例,20多年积累了9700+企业用户,通过数据中心内部不同用户间的物理直连服务,降低了用户访问时长,成为其“黏住”客户的重要武器。而定制型IDC单机柜的盈利能力较零售型业务较低,且单机柜的投资较零售型业务而言更高,成本控制能力和运维管理效率成为其核心要素。因此,借鉴全球龙头公司的长期股价走势,从更长周期来看,零售型IDC龙头公司未来的潜力会更大一些。

三是IDC业务占比较大的公司表现更好。因各公司业务构成差异较大,我们选取利润占比作为比较指标。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数据港的IDC业务占比最高,属于比较纯粹的IDC公司,从最近的表现来看,也是最受资金追捧的标的。鹏博士IDC业务占比最低,市场表现也是最弱的一个。

3、财务表现

从财务数据表现来看,因为各公司营收构成有较大差异,净利率和综合毛利率没有比较的意义。

从净资产收益率ROE比较看,前四个公司相差不是很大,奥飞数据和宝信软件相对高一些。

从现金流角度看,数据港的收入与净利含金量最好。

从资产负债率看,光环新 和宝信软件较低,还有不小提升空间,鹏博士和数据港的较高,特别是鹏博士已经达到95%,奥飞数据居于行业平均水平。

从业绩增长角度看,奥飞数据2019年以来增速迅猛,20Q1扣非净利增速也有65%;数据港2019年业绩同比下降,据公司介绍是因为解决方案业务收入较去年同期大幅减少,部分客户业务调整不再续租,机柜下电导致收入减少所致。宝信软件和光环新 增长相对比较稳定。鹏博士因为2019年度公司计提商誉减值准备19.99亿元,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30.75亿元,计提坏账准备及其他资产减值损失等4.17亿元造成业绩大幅亏损。

4、估值比较 

说明:根据机构预测的2020年每股收益EPS平均值,以2020年6月12日收盘价计算出来的估值进行比较,未来三年每股收益的复合增速取自机构盈利预测的平均值计算得出。

从未来三年的成长性来看,数据港和奥飞数据复合增速非常高,宝信软件和光环新 也有25%左右的复合增速。

从市场估值角度看,当前阶段市场给予受需求影响较小且确定性较高的定制型IDC公司更高的估值,比如数据港不管用PE估值法还是用EV/EBITDA(市值除以息税折旧摊息前利润)估值都远远高于其他企业。零售型IDC企业需求端受外围经济影响较大,短期业绩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市场给的估值比定制型企业低很多。

同时,市场给予高成长性的企业高估值,低增长低估值,比如数据港和奥飞数据的估值就明显高于光环新 。

通过比较给我们投资的启示:市场一般给予高确定性高增长的企业高估值,特别在宏观经济整体不好的时候,市场资金更愿意拥抱高确定性标的,从而不断推高这些确定性标的的股价。在遇到市场系统性风险泥沙俱下的时候,高确定性标的也往往能够率先走出泥潭,甚至走出V型反转走势。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5月3日
下一篇 2020年5月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