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整合升级大数据 打造“智慧防汛”护航群众安全

“喂,这里是市防汛办,请给个信 接传真。”随着“嘀”的声响,一张张文件纸缓缓从传真机里滑出,传完一份文件大概要三四分钟,通知传遍所有部门单位则需要大半天。这一情景,老防汛人记忆犹新,直呼不易。而如今,文件通过微信群、QQ群、短信平台传送,不管多少,直接“秒杀”,轻松搞定。

快与慢的嬗变,折射的是科技力量。近年来,临沂市按照 格化、属地化、常态化、市场化、信息化原则,加大投入,加快“智慧防汛”建设,以功能完善、操作简便、高效实用、节俭节约为出发点,建成了一个以水雨工灾情信息采集系统为基础、通信系统为保障、计算机 络系统为依托、决策支持系统为核心的防汛指挥调度系统,实现大数据为群众安全“护航”。

整合升级大数据,打造智慧防汛

防汛工作需要掌握多部门、多种类信息资料,运用多学科知识综合分析才能够科学指挥调度,如果仅仅依靠“人防”是远远达不到防灾减灾的要求的。运用防汛信息化建设能够有效提升数据处理效率、提高科学指挥决策能力,是“技防”减灾的一个有效途径。临沂市防汛信息化建设采取分步走、逐步完成的过程,通过近几年持续不断地建设,基本建成了科学有效的防汛指挥调度系统,为抗洪抢险救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科学依据。

市级防汛视频会商系统可实现视频会议全高清信 传输到省及县区,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到共665个站点的降雨情况,防汛综合信息查询系统能够实现在“一张图”上看气象、雨情、水情、工情等信息,大、中型水库及重要拦河闸坝视频监控为领导和专家及时部署决策提供支持,防汛值班管理系统大大提高了防汛值班效率和质量……为解决多系统各自独立、多设备兼容性差的问题,2016年对相关系统进行了整合,建设了一套可视指挥调度系统。通过购置4G移动单兵系统、车载监控系统,增加移动视频监控功能,随时随地对险情灾情进行现场直播。将原有的大中型水库及重要拦河闸坝视频监控系统、视频会商系统、单兵系统、车载移动监控系统、桌面电脑等各系统视频音频汇集融合,统一调度展示,并将市级主会场大屏幕显示的多路图像融合后,同步向各县区及工程管理单位推送,形成可视指挥调度中心。

智慧防汛新模式“全面感知科学调度”

通过近几年来的建设,我市防汛抗旱信息化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仍存在基础感知体系不完善、综合防汛业务支撑较弱、科学化调度决策支持不足等问题。2017年我市积极争取市级资金1149.0345万元,在一期建设内容的基础上,继续建设完善智慧防汛指挥调决策系统(二期项目)。

据了解,目前该项目已经召开8次进展调度会议,对基础数据收集、前端监测设备安装、软件开发具体细节进行商定,已经完成综合信息系统数据库与体系架构建设,计划今年汛前完成项目主体建设,并投入试运行。

建成全省第一个标准化市级物资储备中心

目前,我市已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完成全省第一个标准化、规范化市级防汛抗旱物资储备中心,市级总投资871.52万元,总建筑面积3424平方米,进一步提升了市级防汛物资储备管理水平。2017年,全市共组建1支市级和12支县区级专业抢险队伍,落实防汛抢险常备队伍4327人。市县两级军分区(武装部)、武警支队、水利局分别成立了三支防汛抢险机动队共2117人,并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培训和演练,提升了防汛专业队伍的抢险技能和实战能力。

据了解,今年临沂市将进一步强化防洪薄弱环节建设,开工岸堤水库除险加固和祊河左岸防洪堤工程,治理蒙河、白马河、温凉河等3处中小河流,新开工50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治理239座病险塘坝。全面落实以防汛抗旱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责任制,超前部署培训演练、监督检查、预案修订、河道清障等工作。加强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管理,年底完成群测群防延伸体系建设。在“智慧防汛”项目建设方面,将加快实施进度,尽早完成防汛指挥综合信息系统、库河联合调度决策支持系统、岸堤水库三维仿真管理信息系统、移动工作平台等建设。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8年2月15日
下一篇 2018年2月1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