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 广州1月11日电 当前,我国在线音频市场规模稳步扩大。市场上,部分制作精良的有声书(剧)平台收购价可达每小时数千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录制有声书赚钱的机会。
套路:门槛低、赚钱多、赚钱快、躺着赚
有些“声音培训班”揽客套路明显。
第三步,承诺“能赚更多”“能派工作”,实为卖高价课。“熊X教育”培训导师声称:“即便是新手,接受进阶培训后每个月赚5000元左右很轻松。”
真相:培训质量差、承诺难兑现、有人“被 贷”
培训班的承诺大多难以兑现。
此类培训班大多宣称由所谓“顶级播音老师”专门授课,但实际大多是由播音主持专业的在读大学生兼职授课。
治理:压实平台主体责任、明确监管权责
“声音变现”真的是低门槛“财富风口”吗?问题多多的“声音培训班”为何屡见不鲜?该如何治理?
“蜻蜓FM的有声书作品一般由专业录音制作机构完成,不采用兼职投稿。”这位负责人表示,平台有声书中每个角色都会通过几轮试音来认真甄别挑选,主播人选中不乏著名的影视剧配音演员和广播剧专家。
业内人士透露,当前的趋势是专业平台对有声书、广播剧作品越来越重视后期制作。“后期制作水平的重要性已和演播质量旗鼓相当,不是业余人士能满足的。”
专家对此类培训班的培训方式与效果并不认可。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教授、百佳电视节目主持人孙智华表示,虽然“绕口令”及发音正音是语言训练不可或缺的工具,但这需要久久为功的过程,光靠这些是无法整体提升声音表达技能水平的。配音技能训练对天赋要求比较高,有复杂系统的技能训练手段,绝不是通过几个兼职的大学生在短期内能够提升的。
专家建议应尽快压实相关 络平台责任。此类培训班多在各大 络平台投放夸大、虚假招生广告,深圳市消费纠纷评审专家、北京市东元(深圳)律师事务所律师邓永建议应依照消保法、 络安全法等规范对相关平台严格执法。
市场监管、教育、人 、 信等多方均认为此类培训班存在虚假宣传、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等问题,但对于应该由何方实施常态化监管并无定论,对于开设此类“声音培训班”应具备何种资质的要求也不够清晰。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张力认为,监管职责不清晰影响了治理此类问题培训班的效能,有关部门应尽快明晰权责,系统施治。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