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强制推广的 App,大学生到底为什么不想用?

当代大学生的 16G 手机可能不够用了。

因为在长达 3、4 年的校园生活里,他们的手机上可能累积要安装十几款 App ……随着微博上大量用户的集中反馈,我们发现了一些不简单的事情。

?

那些一定要安装的 App

到底有多难用?

在微博、知乎平台上,用户广泛抱怨的 App 是所谓的校园 App 。

所谓的校园 App 就是解决在校园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或者需求,例如上课点到、跑步签到、评优评比、选课、校园卡充值等等。这些都是校园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如果这些 App 解决的好自然会受到学生的喜欢。

那为什么这些校园 App 会受到共青团中央的点名批评呢?

根据共青团文章中的数据显示,当代大学生手机中的数量大概是 4 个左右,听起来并不多,但是如果这四个软件实现的功能绝大多数都是相同的,是不是就有点蠢了呢?

我们在腾讯应用宝上搜索了一些相关关键词,随随便便就下载了一屏这些所谓的校园 App,这些 App 基本上都是图标毫无审美、UI 复古,软件内部的设计也是乱七八糟。比如微博上吐槽最凶猛的易班 App,这似乎是一个 交平台,然而首页上却全部都是新闻流。

除此之外,功能弱智也是这些软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们通过校园里的朋友尝试下载了一个用来打热水的 App,这个热水 App 一经推出,学校就断掉了原来刷卡打热水的方式。现在你想打热水,需要这样操作:

第一步,通过支付宝充值到热水 App 里;

第二步,把 App 里的钱转入到里,每次只能转 10 元,如果你要充值 100 元,请转 10 次;

第三步,用热水卡去打热水。

新的交水费方式,比以前多了 2 步 ~ 12 步;同时转进去的钱还没办法转出来,比理财软件还要霸道。

我们不禁想问,App 到底让这件事方便在哪了?

跑步 App 也是大家吐槽的重灾区,有了 App 之后你原本的打卡跑步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你在跑步的过程中需要拿一个手机,这本身就够累人的了;你还需要随时看着手机跑,因为跑步的路线是有规定的,如果你偏离了路线,就没办法计入跑步里程,跑再多也是白跑。

每个学期规定的跑步里程一定要跑完,只要你没跑完,不用管什么风天雨天雾霾天,不管你生病姨妈还是骨折你都得跑。

更奇葩的是,软件本身的稳定性还有问题,如果 GPS 定位跑偏了,你就白跑了几百米,要是一不小心那就全白跑了。

就是这样的弱智软件每天督促大家跑步,你就说谁爱跑?

除了软件功能本身,还有难以保证的隐私问题,这些软件从来没用宣传过自己的安全性能,而这些软件的数据库中却都是真实的在校大学生的资料,这些数据一旦泄露后果不堪设想。

这些软件通过学校费力推广的背后,还有一颗想盈利的心:在校大学生的软件内部广告横行,除了辅导教学、还有商品链接,甚至还有饱受批评的校园贷……

在各大应用商店中,这些校园 App 都有海量的差评,言辞也多是愤怒和无奈;然而对厂商来说,只要继续搞定新的学校,下载量都会继续稳步上涨。

来自腾讯应用宝中对易班的评价

?

这些不好用的 App

有 100 种方法让你安装

如果你嫌这些校园 App 缺点多,不装不就行了么?不行 —— 这些软件的有很多。

首先,集成校园生活里的必要功能,比如打热水、选课、做作业,并且不给其他途径,如果你不装 App 就不能正常进行学校生活。甚至还有很多新生 到的时候,你的学 和寝室 都要在这些软件上查看,由不得你想装不想装。

就是让你安装校园 App 的内家功夫。

第二,与学分、旷课挂钩。老师会告知你,如果你一直用校园 App 进行投票答题,学期末可以加 1~4 分不等的学分(各学校不同);反之如果不用的话直接记旷课,甚至反扣学分,导致你无法毕业。

某校针对易班的规定

就是让你安装校园 App 的外家功夫。

这一内一外结合起来,任凭你是怎样的刺头,也要为了那一纸文凭低眉顺眼。

这个套路我们非常熟悉,小学时候强制缴费的时候不也是这么办的吗?这招从小学用到了大学,可还是那么好用……

?

大学生的

到底什么时候能结束?

目前来看,绝大多数校园 App 品质低劣、功能雷同,以强制的手段大量涌入大学生的手机当中,俨然有一种泛滥成灾的状态,给大家的学习生活带来的不便是远远大于带来的便利的。而这样的软件,却能以行政手段强制学生下载,这本身就是非常魔幻的一件事情。

这些软件虽然表面上表示自己不是商业公司,然而一举一动都在表明无非是希望强制大学生安装 App 来提升自己的装机量,并以此求得更好的商业前景;学校方面虽然说这是为了推进数字校园,然而谁又能保证这是不是又是一个升官发财的好路数呢……而无论是还是都是建立在那些倒霉的大学生的自由与权益上的。

这也不是大学生群体第一次了:2012 就曾经有新闻 道称大学生强制献血,否则成绩无法记优;2016 年曾经出现过强制买商业保险,不买还会受到来自各方的压力甚至是;2017 年还有大学生被强制到工厂实习,每天工作 10 个小时,不去就没法毕业……退一万步来说,又有哪位大学生活里没被强制去参加过某些集体活动呢?

无论是出于个人保护还是集体主义,大家基本都是选择;然而追根溯源,无论是强制献血、强制买保险、强制实习、强制参加集体活动还是强制下载校园 App 不都是某些权力逼迫的结果吗?

大学一直是一个国家的未来,一个优秀的大学生无论是国家的投入还是之后能给一个行业带来的产出都是非常巨大的,而大学最大的目的就是让这些对未来抱有无限期望的年轻人真正成才。而现在许多大学不抓教学质量,反而每天搞一些有的没的来给学生添堵,这显然违背了大学教育的初衷。

请别让大学生成为权力的。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8年10月3日
下一篇 2018年10月4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