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浪潮推动,许多传统施工企业迈入了转型队伍,转型过程中势必要用到数字化工具,数字化转型也成为了企业提升效率,以及提高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何能够合理地选择一套,适合企业自身的施工管理软件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施工企业在购买工程项目管理软件的第一步是选型,但是软件选型步骤比较繁琐,有些老板工作比较繁忙,常常会犯下一个错误,选型的工作交付给员工来做,最终导致项目管理软件实施不下去。我们认为软件选型老板不参与,这种方案是不可取的,老板应积极参与工程项目管理软件的挑选中,因为员工和老板在选择工程项目管理软件时,出发点是不同的。就容易造成最后选择的产品无法有效帮助企业实现转型的目的。
员工和老板的选择角度有什么区别?
有调研发现,大部分人还是相信转型会对企业有所帮助,但会有不少的员工认为转型,可能会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工作、职业发展和薪资提升带来直接收益。可见,企业员工认为企业的收益并非等同于自己的收益,数字转型最终的得益者主要还是老板和股东。这种局面很容易在企业基层导致行动落后于思想,甚至造成员工在真正面对转型时充满戒备心。
员工角度:在选择软件上,员工往往从实操的角度出发,能否让自身的工作提效,并不多去关注软件是否起到管理进度和成本的作用。同时,员工通常比较排斥较为严格的管理方式,因此他们更倾向于选择功能单一,且管控程度相对宽松的软件。但此类软件通常无法满足企业复杂的管理需求,也无法及时掌控项目的实际情况,实用效果达不到预期。
老板角度:与员工几乎相反,老板由于日常工作偏向战略决策,更加强调KPI构建,会从经营目标的角度出发,考虑多方项目人员、项目流程、交付结果等,更加期待软件能够帮助企业管理好进度、成本、利润、安全质量等。同时,相比员工,老板要更加全方位的了解自己施工企业的特点,能够针对市场的变化,针对同行的反应选择更加合适的软件。
软件选定后如何推行?
统一思想、全员行动:企业高层需要在公司内部统一员工思想,改变员工之前的项目管理习惯,确保员工能够重新适应工程项目管理软件。一开始员工可能会比较不适应,但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发现系统的价值,慢慢会习惯系统。
充分运用个性化服务:在工程项目管理软件的功能设计上增加人性化的服务,特别是要根据企业内部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同时也要考虑到各部门使用者的实际使用情况,设计尽量符合使用场景。
应对全体员工进行使用培训:企业在内部正式使用之前必须进行专业的培训,可以采取现场集中培训的方式进行,或者针对不同的人员和不同的权限分开培训,保证使员工了解其操作原理以及相关的方法,从而提高使用效果。
所以,在购买工程项目管理软件到落地实施,不能只交由员工和部门决定,老板还应得参与其中、给予下属的支持与意见。工程项目管理软件最终的目的,是以助力企业营收为目的,帮助企业提升效率,建立一套全新的建筑企业转型模型。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